雙十一前夕央媒起底電商刷單 京東、拼多多每天能刷的數量最多

一年一度的雙十一購物狂歡節進入倒計時,為了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還是有很多商家在商品的銷量和評價上動心思。針對這一現象,《法制日報》記者展開了調查。

據《法制日報》報道,刷單的商品主要是衣服、鞋帽等,在不少電商平臺都有商家在刷單。淘寶查刷單比較嚴格,京東、拼多多這樣的平臺要求相對較低,每單隻能拿到3至5元,但每天能刷的數量較多。

據瞭解,在全國範圍內查處的組織刷單炒信案件中,涉案金額最高的,就是這起涉及3.2億的京東平臺特大刷單案。在今年3月,浙江金華市場監管局查獲了一起京東平臺特大刷單案,在現場,執法人員提取了該刷單團伙的大量經營數據,其中包含涉嫌與刷單相關的文檔、表格以及聊天記錄。京東作為這家公司的最大金主,團伙負責人交代,該團隊開發了智能刷單的系統,可以自動註冊京東賬號並模擬全國各地用戶下單,甚至有成員在週報中“反思”:“刷單速度太快,16秒1單,比秒殺還快,不夠真實”。

經過3個月的調查取證,6月12日,浙江省工商局在全省反不正當競爭"百日執法"專項行動實務公示會上,公佈了對該公司的查處情況:“由於組織虛假交易金額、刷單交易筆數特別巨大,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條第一款規定,處以頂格罰款200萬元。”

雙十一前夕央媒起底電商刷單 京東、拼多多每天能刷的數量最多

而在電商新秀拼多多平臺上,刷單現象也是觸目驚心。新華社曾披露一起特大製售假壯陽藥案,犯罪嫌疑人花費8萬元將假壯陽藥刷成某拼團購物網站“爆款”,一個月可銷售6000餘單,銷往20多個省份。警方調查發現,犯罪嫌疑人在拼多多上開設多家網店,為了讓更多客戶能在檢索時看到自己的店鋪,所以高投入刷單。

雙十一前夕央媒起底電商刷單 京東、拼多多每天能刷的數量最多

我國新修訂的《反不正當競爭法》自2018年1月1日實施,其中規定嚴禁“組織虛假交易”。儘管國家三令五申禁止,但是刷單這一亂象仍然屢禁不止,刷單人員的擴張類似傳銷。究其原因,與平臺的監管鬆懈甚至鼓勵不無關係。

《華西都市報》就曾接到來自京東賣家王先生的爆料,稱有京東運動母嬰行業的員工直接對其提出要求進行最低五十萬的刷單,更宣稱這就是“互相幫助的事”。

雙十一前夕央媒起底電商刷單 京東、拼多多每天能刷的數量最多

對於電商平臺而言,嚴厲打擊刷單是天經地義的事。雙十一馬上來臨,作為電商平臺,必須為消費者把好“准入關”,更不能對刷單、售假等違規違法行為放任自流。只有讓數據更加真實,才能贏得客戶和消費者的信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