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養育孩子,會毀了他的未來

這樣養育孩子,會毀了他的未來

總有一天他們得自謀生路,這一天會不可避免地到來,如果我們沒有幫助孩子和我們自己做好準備,那雙方都會追悔莫及。

01

聽朋友講過一件她舍友的事,秋季開學沒多久,她舍友收到快遞公司電話,說是把她從家裡寄來的箱子送到了宿舍外面,讓她趕緊去取一下。

舍友急忙出去取,但是下樓沒多又空手回來了,啥也沒說徑自躺回床上了。此後很多天,她那兩個大箱子就放在宿舍樓邊被人“指指點點”。

後來她們才知道,因為箱子又大又重,每個箱子都要兩個人才抬得動,她不知道怎麼把它們弄到自己的宿舍去。

後來還是她媽媽給宿舍管理員打電話求助,管理員找人把箱子搬進了宿舍。她無助地告訴宿舍管理員,她不知道如何找人幫忙。

同宿舍住了四年,但凡碰到事情她這位舍友都是第一時間打電話求助父母,衣服髒了也是她媽媽找快遞員過來拿,洗好後再寄回來。

曾經在一場青少年心理學講座打過臨時工,聽底下的父母和老師討論自己孩子的生活能力,談到一些很不可思議但是又特別常見的情況。

比如:“我的孩子上高三了,可還不知道如何乘坐地鐵。”“如果我把我家十幾歲的孩子帶到市區,告訴他們‘自己回家’,他們會哭起來的。”“我的孩子從來不會做飯,因為她每天晚上都要做作業。”......

《家庭心理學》雜誌曾經發表過一項研究,就成年的主要標誌,研究人員詢問了18~25歲的年輕人。按重要性排序,他們的標準依次如下:

接受行為的後果,承擔責任。

以平等的成人身份與父母相處。

財務上獨立於父母。

不受父母與他人影響,自己決定信念和價值觀。

但是反觀現實依然有很多“大孩子”,他們啃老、沒責任感、事事躲在父母后面。

不依賴父母,擁有獨自生活的能力,這是孩子必須培養的關鍵生活技能。過度養育只會養出斷不掉奶的“巨嬰”。

這樣養育孩子,會毀了他的未來

02

18歲是法定的成人年齡,但這並不意味著心理成熟。很多人生理早已成人,心理卻還是個孩子。

蘇珊是一家醫院的急診科醫生,她說自己“最不喜歡的病人”是那些19歲的女大學生。

平時的她善良、慈愛,有兩個孩子,還都不到18歲,所以,當聽到她用責備的口吻說起病人時令人感到驚訝。

她進一步解釋說:“一般來說,大學生是一個健康的群體,在家的時候,得到了爸爸媽媽無微不至的照顧。而大多數學生因上呼吸道感染來到急診室時,你會覺得他們好像遭遇了世界末日。

如果你不給他們吃抗生素,不讓他們住院,他們就會沮喪不安,儘管他們只是感冒了,只需要攝入水分、躺幾天就夠了。”

她還“恨鐵不成鋼”地描述了這些大學生如何眼淚汪汪地癱坐在急診室冰冷的地板上看著手機,想必是在向朋友和家人傾訴她巨大的不幸。

蘇珊認為“他們完全沒有應對能力

”。

急診室的確很嚇人,環境陌生,場面嚇人。但有時,那是一種必需。再過幾年,這群學生大學畢業步入社會、結婚生子。如果還是這樣,又如何使自己能夠在這個世界上以負責、自信、受人尊重的方式立身行事。

孩子不可能一夜之間長大,一個人不可能18歲時突然心智變的成熟,具備應對生活的能力。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這樣養育孩子,會毀了他的未來

03

如果父母希望孩子在18歲時可以在世界的舞臺上施展拳腳,那麼“手機臍帶”並非幫他們解決各種問題的途徑,他們需要具備一套基本的生活技能。

那麼18歲,需要掌握哪些基本技能?

1. 必須會和真實世界中的陌生人交談,包括同事、房東、醫生、銷售等等。

2. 必須認識校園的道路,必須認識暑期實習所在城市的道路,以及工作或學習時所在城市的道路。

3. 必須能夠管理好自己的作業、任務和截止日期。

4. 必須為家庭的運轉做出貢獻。

5. 必須能夠處理人際關係問題。

6. 必須能夠應付課程壓力和工作量的起伏變化,能夠應付工作、競爭,以及態度強硬的老師、老闆和其他各種人。

7. 必須有能力掙錢和打理財務。

8. 必須能夠承擔風險。

針對孩子成人後需要具備的能力,父母在他們小時候就要有意識地培養他們這些能力。

1. 不要單純地要求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說話,而要讓他們學會識別居心不良的陌生人。與此同時,當孩子懂事後,要教他們如何禮貌地、用目光接觸的方式接近陌生人,尋求幫助、指導和指引。

2. 保護孩子的同時培養他們的獨立性。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讓孩子坐公交車、騎自行車或者步行去目的地,而不要總是開車接送或陪同。

3. 讓孩子獨立安排自己的作業時間。父母每天提醒孩子什麼時候該交作業,什麼時候該做作業,有時候協助他們做,有時候替他們做。結果導致了他們不知道如何確定任務的優先順序,不會管理工作量,不能按時完成任務。

4. 讓孩子參與家務勞動,不勞動的孩子是不會知道如何照顧自己的需要,不懂得尊重別人的勞動,不善於為整體利益承擔自己的一份責任,或者為家庭的運轉做出貢獻。

5. 父母不可能為孩子擋住人生路上的所有困難,有些問題需要他們自己想辦法解決,否則當孩子長大,就不知道如何應付和解決衝突。

6. 讓孩子從事兼職工作,自小學習理財。這樣會培養出他們完成工作任務的責任感,瞭解各種東西的成本,並知道如何管理金錢。

7. 不要擔心孩子跌倒受挫,只有經過嘗試、失敗、再嘗試的過程,人才會擁有堅毅的品格和抗挫力,才能取得成功。

學業成功只是人生的一部分,掌握生活技能才是獨立為人的關鍵。

end

作者簡介:lemon青檸檬,喜歡讀書、旅行,樂於分享心理學書評、婚姻育兒、情感相關內容。人生目標是每一個今天都比昨天優秀一點點。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