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重點強農惠農政策來了 泰安農民將享受這些補貼 泰安發佈 昨天

近日,農業農村部、財政部發布2019年重點強農惠農政策,國家將繼續加大支農投入,強化項目統籌整合,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2019重点强农惠农政策来了 泰安农民将享受这些补贴 泰安发布 昨天

從強農惠農政策中可以看出,支農惠農的力度進一步加大,農民將享受這些補貼:

耕地地力保護補貼

補貼對象原則上為擁有耕地承包權的種地農民。

補貼資金通過“一卡(折)通”等形式直接兌現到戶。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繼續按照《財政部、農業部關於全面推開農業“三項補貼”改革工作的通知》(財農〔2016〕26號)要求,並結合本地實際具體確定補貼對象、補貼方式、補貼標準,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確保廣大農民直接受益。

鼓勵各地創新方式方法,以綠色生態為導向,探索將補貼發放與耕地保護責任落實掛鉤的機制,引導農民自覺提升耕地地力。

2019重点强农惠农政策来了 泰安农民将享受这些补贴 泰安发布 昨天

農機購置補貼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在中央財政農機購置補貼機具種類範圍內選取確定本省補貼機具品目,實行補貼範圍內機具應補盡補,優先保證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生產所需機具和支持農業綠色發展機具的補貼需要,增加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機具品目。

對購買國內外農機產品一視同仁。補貼額依據同檔產品上年市場銷售均價測算,原則上測算比例不超過30%。

獎補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2019年繼續創建一批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擇優認定一批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工作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負責,中央財政對符合創建條件的安排部分補助資金,通過農業農村部、財政部認定後,再視情況安排部分獎補資金。

獎補農業產業強鎮

培育鄉土經濟、鄉村產業,規範壯大生產經營主體,創新農民利益聯結共享機制,建設一批產業興旺、經濟繁榮、綠色美麗、宜業宜居的農業產業強鎮。中央財政通過安排獎補資金予以支持。

產糧大縣獎勵

對符合規定的常規產糧大縣、超級產糧大縣、產油大縣、商品糧大省、制種大縣、“優質糧食工程”實施省份給予獎勵。

常規產糧大縣獎勵資金作為一般性轉移支付,由縣級人民政府統籌安排;其他獎勵資金按照有關規定用於扶持糧油產業發展。

2019重点强农惠农政策来了 泰安农民将享受这些补贴 泰安发布 昨天

農業保險保費補貼

在地方財政自主開展、自願承擔一定補貼比例基礎上,中央財政對水稻、小麥、玉米、棉花、馬鈴薯、油料作物、糖料作物、能繁母豬、奶牛、育肥豬、森林、青稞、犛牛、藏系羊和天然橡膠,以及水稻、小麥、玉米制種保險給予保費補貼支持,農民自繳保費比例一般不超過20%。

繼續開展並擴大農業大災保險試點,保障水平覆蓋“直接物化成本+地租”,保障對象覆蓋試點地區的適度規模經營主體和小農戶;

在內蒙古、遼寧、安徽、山東、河南、湖北等6個省(自治區)各選擇4個產糧大縣繼續開展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試點,保障水平覆蓋“直接物化成本+地租+勞動力成本”;

中央財政啟動對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實施獎補試點。

安排農村“廁所革命”專項獎補資金

中央財政安排專項獎補資金,支持和引導各地以行政村為單元,整體規劃設計,整體組織發動,同步實施戶廁改造、公共設施配套建設,並建立健全後期管護機制。獎補行政村衛生廁所普及率原則上應達到85%以上。獎補資金主要支持糞汙收集、儲存、運輸、資源化利用等設施建設和後續管護能力提升,兼顧戶廁改造。獎補標準、方式等由各地結合實際確定。

中央財政一次性獎補信息進村入戶

2019年支持天津、河北、福建、山東、湖南、廣西、雲南等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開展示範。加快益農信息社建設運營,儘快修通修好覆蓋農村、立足農業、服務農民的“信息高速公路”。信息進村入戶採取市場化建設運營,中央財政給予一次性獎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