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使用化肥,破坏了土壤,怎么办?

农多收农业课堂


常年使用化肥,破坏了土壤,怎么办?

在现在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东西了,作物的高产丰收都在靠着化肥、农药的支撑。然而,虽然化肥、农药的确能在短时间内提高作物的产量,但是却对土壤造成了很大的危害,长期来看,反而是一种危害

化肥对土壤的影响:

1、土壤污染

咱们平常使用的化肥中都含有大量的金属元素和有毒元素,比如磷、锌等等,这些元素很容易在土壤中富集,造成土壤被重金属污染,长久下来,就会产生非常大的危害。

2、造成土壤酸化

大多数常用的肥料都是酸性的,比如咱们常用的硫酸铵、过磷酸钙等肥料。这些肥料想要发挥出肥效都会释放出大量的氢离子,造成土壤酸化。而土壤酸化则会导致土壤中有毒物质积累,造成土壤贫瘠

3、造成土壤板结

化肥在使用的过程中,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板结,同时还会降低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导致土壤肥效降低。

防治方法:

1、增施有机肥

传统的农家肥中富含有机质和微生物,可以有效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胶体对有毒重金属的吸附能力

2、合理施肥、科学施肥

很多化肥对土壤造成的危害都是由于农户施肥不当造成的。为了增加作物的产量,不少农户偏施化肥、大量施肥,不仅造成土壤受到污染,还会产生肥害,反而降低了收益。所以施肥应当有机肥和化肥相结合、适量施肥、适期施肥,不要盲目施肥。

骏景——殷


骏景农业


对于种植业者来说,土壤非常重要的,只有高质量的土壤情况,才能种植出高质量、高营养、高产量的农作物。

1、土壤被破坏的表现

土壤被破坏后,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土地板结。板结现象是因为土壤缺少有机质,土壤结构不良,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在种植过程中大量的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严重的破坏了土壤。

2、如何解决土壤被破坏

根据我的经验,要想解决土壤破坏问题需要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1)深翻土地

深翻土地可以将板结的土壤打碎,并翻到土壤底层,让土地表层和底层的土壤搅拌均匀,达到新旧平衡。

(2)闲置土地进行养护

土壤是拥有较强的自我代谢功能,解决土壤破坏问题第二步就是闲置土地,闲置时长最好是三年,三年的时间可以使得土壤得到很好的休息,最大限度的代谢掉有毒成分,并平衡土壤结构。

(3)使用有机肥料进行养护

在土壤得到修养之后,需要使用有机肥料进行土壤养护,有机肥是由纯生物肥料组成,不含有任何的化学成分,能有效的补充土壤缺失的营养,使得土壤营养均衡。

(4)采用有机的种植方式种植作物

科学的有机种植方式能够持续有效的改善改良土壤,更能进一步提升种植作物的经济价值,使得种植人在解决土壤问题的同时,增加收入。

如果种植人没有办法将土地闲置三年,也可以选择去掉第二步,只不过这样救护土壤的速度和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京贡米粮王东


由于常年使用化肥导致现在土壤缺少中微量元素,土壤板结严重,作物根系发育不好,倒伏严重!

改良土壤前先要了解土壤为什么会被破坏,重氮轻磷钾肥,土壤有机质下降,腐殖质不能得到及时地补充,化肥中的氮、磷、钾是提供植物生长所必须的营养元素,但是土壤经过连年耕作导致其中中微量元素和有益菌的缺乏,导致土壤中大量元素沉积,无法分解供植物吸收,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结构变差,影响微生物的活性,从而影响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造成土壤的酸碱性不平衡。

彻底修复土壤是一项长期连续性工程,需要增加有机肥或者菌肥的使用量,减少化肥使用量,注重补充土壤有机质,形成适合微生物的生长环境。

在改良期间土壤基质的增加会形成适合根系发育的松软土,利于根系向下扎根,结合深耕可以快速的释放深土层沉积的元素供给植物。

重点:国家各地的土壤环境都不相同,我觉的最好的办法就是结合当地农业部门测土施肥,能有效的解决问题!


释元素生物菌肥


您好,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

在耕地上过度使用化肥,会破坏土壤的结构、导致腐殖土和上层土的下降、残杀土壤中的有机生物、破坏土壤中的生态平衡和导致有机物的失调和流失。化肥有时候对土壤的损害是不可逆的,但有些损害还是可以通过一些方法进行改善、补救、或者提前预防。


农村地区发展有机肥料势在必行,要以有机肥料为主,无机肥料为辅。积极推广增施农家肥,减少化肥使用,提高合理耕作土壤,增强土壤降解污染物的能力。首先要合理的施肥,最大限度地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再者可以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的使用,此外还要合理的耕作措施,也是减少化肥流失、提高化肥利用率的重要途径。中国土地孕育了华夏文明,十分的疲惫,想要改善也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从当下做起,为农村的长期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祝大家琐果累累,年年丰收!


野钓大全


怎么样能有效的改良土壤,首先要弄清楚几个概念,首先大家都知道,增加土壤有机质能改良土壤,那么,有机质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增加有机质能改良土壤?增加多少有机质能提高1%的有机质含量?首先解释一下常见的几个概念:有机物,大家知道秸秆是有机物,纸箱和木桌子也是有机物,大树和小草也是有机物,水泥和塑料不是有机物是无机物,有机物都含碳(c)源,理论上都能变成有机质,转化率为多少因物因情况有不同,转化过程复杂程度也不同!有机质还不能被作物吸收,还要继续转化成腐殖质(不远了),腐殖质还要进一步转化成腐植酸还有其它元素才能被作物吸收,怎样吸收?还要靠金属离子作为中介运输!下面给予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个复杂的过程!

一、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基础,其主要功能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保肥保水性,是水肥的载体。

2、微生物的载体和能源。

3、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

二、土壤有机质是什么?

土壤有机质就是土壤中来自生命体(包括动、植物、微生物)排泄物或尸体的有机物质。

土壤中,在微生物(活性酶)的作用下,还有另外一个生化过程,就是把一些小分子的有机物合成为更为复杂的大分子有机物质---腐殖质。也就是所谓的腐殖化过程。

腐殖质是土壤中对植物生长有益的有机质。说明还有无用的有机质!

腐殖质进一步转化,才能变成作物可利用的腐植酸!

腐植酸是腐植质的主要成分,且大都是和一些轻金属离子结合成盐的形式而存在,称腐殖酸盐,通过水为介质,被根部利用!

四、有机质是大类概念,其中还有细分的分支。

1、原始态(类似秸秆的一类物质)

2、半转化态(类似秸秆粉碎,入土,经过土壤雨水寖泡一段时间的状态)

3、腐植质态,即经过微生物的转化并经过物理的化学的作用生成的具有土壤活性的物质,所谓活性即能和轻金属离子结合并且到根部后,还能交换出来,把养分供根部吸收!

对植物直接起作用的是腐植质,前2项必须转化成腐植质才能被利用。

这种转化需经过酶(微生物)在常温状态下的分解。因此,未经腐植化的有机肥,施到地里被土壤中的酶慢慢分解转化为腐植质!这只是说到结果,过程还很复杂!

五,酶是什么呢?酶是生命的本源,是蛋白质!丰富多彩的、值得上到帝王下到蝼蚁留恋的这个世界都是由酶组成和酶的活动维持的!说酶活天下、酶养天下一点也不为过!

土壤中的有机物靠活性酶分解、靠酶转化、靠酶活化,并且在常温态进行复杂的活动,有益于土壤团粒结构形成!

说到现在可以举个例子形象的说明一下!把土壤看成汽车,活性酶就是发动机,汽车能正常的跑的话,化肥和土壤中的原始营养是汽油或者柴油,那腐殖酸就是标号更高的汽油、柴油、润滑油!再豪华的车,仅仅缺润滑油就会瘫痪!腐殖酸不但直接可以供有效养分,还可以把土壤团粒结构撮合形成起来(润滑作用),让土壤持续高效供养、保水,给作物根部提高良好的生长环境!酶(微生物菌)自身也要存活,也靠腐植酸供应养分!

如果有一种肥,能含土壤中需要的活性酶,再含有土壤需要的大量元素氮磷钾,再含有运输氮磷和作物生长发育需要的轻金属离子(元素)、再含有作物需要的微量元素(硼、钼等)、再含有作物直接组成成份氨基酸(蛋白质粉组成成份),再能以腐殖质的形态施入土壤!那么它就能边养地边养庄稼!

我目前知道的,袁氏复合肥和果匠就能满足以上条件!

袁氏复合肥是袁隆平院士下属袁氏农业的主要产品,其核心技术是添加25%的益土酶。全功能全营养、富含腐殖质,几乎全水溶!果匠是袁氏复合肥其中的一个产品,果匠可以称为营养质(浓缩的含益土酶、全功能全营养的氨基酸营养质),全水溶,可以喷施、滴管和冲施!

持续用袁氏复合肥做底肥,结合秸秆还田(补充点秸秆转化成有机质过程中需要的纯氮肥),全生育期喷施一定次数的果匠,种地就可以达到边种边养的良性循环!这提出了一种改良土壤的方法了!

六,所有品牌的有机肥中,有机肥中腐植质所占比重,也是判定有机肥性价比的核心内容了。给大家以后购买有机复合肥提供一个重要参数!

七、传统或农家增加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方法

1、秸秆还田

2、生草和种植绿肥

3、施用腐熟的农家肥、有机肥

以上方法最终都是增加土壤的有机物再转化成有机质再分解成腐植质,最后,腐殖质分解成腐植酸才是我们想要的东西!

八、怎样使土壤有机质增加1%?

所有土壤有机质最原始的来源是光合作用,上亿年从石头风化成土壤,大自然不断的给土壤增加有机质(没有人类的栽培活动,动植物生老病死、甚至天然火灾都能给土壤添加有机质),人类的栽培行为(历史上没用化肥的时候),都是形态的转化(最常见的是秸秆焚烧还田)对有机质的增加作用也不大!

自然界生草也好落叶也好,其为土壤有机质的贡献每年不会超过0.1%,算上土壤微生物的消耗和植物的利用,实际增加值更小。考虑到当前的栽培活动,普遍增施化肥的模式是在掠夺有机质,实际上有机质在逐年降低的。

因此,最直接快速增加有机质的方法就是增施有机肥和腐熟农家肥了。如何做到通过施有机肥让土壤有机质增加1%呢?

以腐熟农家肥为例:

设定耕作层厚度0.25米,土壤容重1.3,那么一亩(667平方米)耕层的重量为667x0.25x1.3=216.8吨。农家肥中有机质一般标准为≥45%,则每亩土壤要想平均增加1%的有机质需要的施肥量为216.8x1%÷45%=4.8吨

现在可以算算秸秆还田能增加多少有机质,以玉米为例,小麦大豆秸秆矮,比例更小!生产1000斤玉米(玉米的谷草比是1比1.3到1.5),大概会还田1300到1500斤秸秆。这是有机物,转化成有机质大概800斤,按照上面的公式倒推,9600斤有机质增加土壤1%的有机质含量,800斤有机质(实际还没有那么多),可以增加土壤0.08%有机质含量,理论上不断还田要12年(小麦还田的算消耗掉了)才可以增加土壤1%的有机质含量,还要多消耗一定的氮肥,还顺便带来了病菌孢子,影响了播种质量!只能说比不还田的、同样模式栽培的好一点!

所以,通过科学补充一定量的腐熟的农家肥这个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进而改良土壤!


高产省力栽培模式录


破坏土壤的凶手是~劣质肥与不科学施肥!


龙博士的徒弟


休耕最好的办法!国家大力提倡!休三年。就好了!


北国飘雪


常年使用化肥,是对土地资源的掠夺。使用农家肥工作量大,收效慢,长期使用对改良土壤及水土保持,作物高产有很好的作用。秸杆焚烧对防治病虫害传播和农田土壤熟化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赖显康


关于长时间使用化肥对土壤产生的破坏,这个问题是不存在的。长期单一施用化肥 会造成土壤板结,对农作物的优质高产造成不利影响。近些年,人们也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也做出了整改措施。

整改的方法有增施有机肥、农家肥,以及微生物菌肥。只有这样才能使农作物的产品提品质提高。实现高产、稳产,高品质。最终使农民增产增收。


踏雪寻梅_25681


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就是不用化肥农药。改用新型科学的绿色种养方式。如稻鳅,稻鳖等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