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村一個會,折射出您的牽掛與惦念

—分享—

一個村,一個會。陽春時節,您飛赴重慶,聚焦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進行專題調研。看的村,是大山深處的貧困村,名叫華溪村。開的會,叫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跨省區座談會。

察民情,問冷暖,您最牽掛最惦念的是“讓各族群眾都過上好日子”。

4月15日,您專程從北京出發,乘飛機、轉高鐵、換汽車,歷經7個小時,來到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中益鄉華溪村。在中益鄉小學,您專門走進師生食堂,從餐廳到後廚,仔細察看每一個環節;沿著溼滑的臺階拾級而上,您來到62歲因病返貧的譚登周家,算著一個貧困家庭的小賬,因這連接著國家脫貧攻堅的大賬;下午五點多,您來到於2016年脫貧的85歲老黨員馬培清家,面朝大山,一個方桌,幾條長凳,一個座談會開在了她家的院子裡。

您說,“扶貧是我心裡最重要的事情之一,讓各族群眾都過上好日子是我最大心願。”貧困百姓是您心中的一份牽掛,您不遠萬里親身貼近百姓生活,瞭解民生疾苦,為扶貧而殫精竭慮、鞠躬盡瘁。七年之間您走遍全國貧困地區,用腳步丈量了老百姓脫貧致富的歷程,每一次,您都奔著問題而來,我們看到的是人民領袖親民、愛民、為民的赤誠情懷。

抓問題,求發展,您最牽掛最惦念的是“脫貧攻堅戰要防鬆懈防滑坡”。

離開華溪村的第二天下午,您在重慶親自主持召開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座談會奔著問題而來,就難點議對策,實打實地研究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您說,“脫貧攻堅戰進入決勝的關鍵階段,‘打法’要同初期的全面部署、中期的全面推進有所區別,這個階段最重要的是防鬆懈、防滑坡。”您質樸的語言,充滿辯證法和科學的方法論,充滿哲理性的光芒,直抵人心。

座談會中,您談到了“遲到”和“早退”的問題,談到了“拔高”和“降低”的問題,並說,越是到吃勁的時候,越要響鼓重錘,鏗鏘的聲音,蘊含著接續前行的內在邏輯。

脫貧一線幹部的辛勞與付出,您也都記在心裡,還特別提到了奮戰在一線的扶貧幹部:“這都是我們新時代的英雄。我們要關心他們的生活、健康、安全。”“對在基層一線幹出成績、群眾歡迎的幹部,要注意培養使用。培養幹部就是要不斷推到火線上、前線上,在摔打中成長,成為骨幹棟樑。”

您說,“全面小康路上一個也不能少,每一個貧困群眾都要幫扶,這才是共產黨。”您話音未落,掌聲如雷。脫貧攻堅,也是我們黨對歷史、對人民的一份交代。一代代共產黨人唯有堅定不移,堅忍不拔,堅持不懈,以釘釘子的精神去抓,去落實,才能無愧於時代,不負人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