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製造的駁殼槍為什麼被淘汰了?

風雲一點通


在德國軍隊裡,實際上沒有駁殼槍的戰術位置。這一點後來在我國也同樣如此。

首先,我國軍隊裝備駁殼槍的主要是,將軍們的衛隊連,衛隊營,正規軍當中的班排連長,還有擔任突擊任務的手槍團,手槍旅。以及部分游擊隊使用,還有一些富裕財主的自衛武器。

無論在德軍還是我們的敵人日軍,哪裡都沒有駁殼槍的位置。無論德國正規野戰師,還是日本野戰師團,都沒有警衛營,衛隊營這個概念。而且德國班排長裝備衝鋒槍,不使用駁殼槍。

日本陸軍那些軍曹和下級軍官,直接是步槍或者馬槍,南部手槍和軍刀。這是一個戰術分配的問題,我國的班排長是要帶頭衝鋒的,所以要有駁殼槍這種大威力戰鬥手槍。日本那些分隊長,小隊長和下級軍官,戰鬥的時候主要指揮機槍手和擲彈筒手射擊掩護,領頭衝鋒是次要任務。

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們都沒有手槍團,手槍旅這樣的突擊單位。這種特殊突擊單位,德軍喜歡搞戰鬥群,日軍喜歡搞混合編組的支隊。基本就是1個大隊或者1個聯隊,再配合一點,機槍大隊,炮兵大隊,工兵,還有裝甲車坦克。德軍戰鬥群也類似,以一個步兵營團為核心,再配備一些獨立坦克,炮兵單位。

到了50年以後,我國軍隊開始接收蘇聯武器,也開始淘汰駁殼槍。原因也是一樣的,沒有駁殼槍的戰術位置了。大批的波波沙衝鋒槍代替了駁殼槍的位置。也不再需要大編制手槍單位作為突擊部隊了,畢竟有了更多的自動武器和重武器。


深度軍事


駁殼槍,是民間對德國毛瑟C-96軍用手槍的稱謂,就是那種10發彈倉供彈,只能單發射擊的德國毛瑟C-96軍用手槍。

至於二十響、盒子炮、大肚匣子等,是德國毛瑟C-96軍用手槍改進型號,大概誕生在1932年,屬於20發彈匣供彈,既可單發,也能連續射擊。

兩把槍械隨槍都配有一隻木製的槍盒,可以將槍柄和木盒相連接,實施抵肩射擊,此時,兩把槍械的有效射程,就提高到了150米,特別是20發彈匣供彈的德國毛瑟C-96軍用手槍,就是一把微型衝鋒槍,對缺乏衝鋒槍的中國軍隊來說,意義非常重大,彌補了步兵火力不足的弊端。

事實上,網上包括冠名軍事創作者的作者,也常將駁殼槍和盒子炮等混為一團,都傻傻地搞不清楚其種類,更何況是對兵器一知半解的讀者了,所以本文作者已非常清楚地解釋了駁殼槍和盒子炮的區別,也算是軍事科普吧。

歷來手槍都以小巧玲瓏,易於攜行,而受到軍方歡迎,但毛瑟C-96軍用手槍卻以體積大、笨重而出名,所以在發明國德國,並不受軍方待見,因此裝備數量極少。

反倒是中國,當年軍閥混戰時,由於受到西方列強的武器禁運,槍械包括火炮都屬於禁運範圍,手槍是例外,因此10發彈倉供彈,火力較猛,射程較遠的德國毛瑟C-96軍用手槍,就受到了國內大小軍閥的歡迎。

包括抗戰前國府引進了大量的20發彈匣供彈的盒子炮,加上國內無數兵工廠的仿製品,這兩把槍械在國內的擁有量不亞於100萬把,成了抗戰時期軍民抵禦日軍侵略非常給力的武器,日軍最怕抗日軍民的兩把槍械,一把是捷克ZB-26輕機槍,另外一把就是駁殼槍和盒子炮。

至於駁殼槍和盒子炮為什麼被淘汰,也是非常好理解的,就是此槍笨重,不易攜帶,作為手槍確實分量太沉了,此其一。

其二,戰後衝鋒槍逐漸在中國普及,包括湯姆遜衝鋒槍、波波沙衝鋒槍,特別是56式衝鋒槍等制式裝備的大量裝備,火力和威力自然都遠在毛瑟手槍之上,軍隊中就淘汰了駁殼槍和盒子炮。

其三,駁殼槍和盒子炮,當手槍使用,畢竟體積大,重量沉,已經不適應我軍基層指揮官配用,在有了54式手槍以後,這兩把毛瑟軍用手槍,就完成了在軍中的使命徹底退出現役。


國平軍史


圖片上的“盒子炮”雕花鏤刻,至少價值200塊現大洋!非擁有上千畝肥地的“老財”用不起。

大多數軍迷都會認為,抗戰時期最受我軍歡迎的當屬武器應該是德制C96戰鬥手槍和其各地方仿製型號,由於它相對的短小精悍,即可以單發殲敵 ,又可以連發掃射…是一件利器。

由於C96的各種傳奇故事,使其成為我國百姓心目中的“神槍”…這其實是一種錯覺,“盒子炮”固然在我抗日軍民手中大顯神威,但該槍只適合游擊戰使用或者偵察員進入敵佔區偵察敵情的防衛武器…而到了正面戰場上大兵團作戰,該槍所發揮的作用嚴重的降低!因為,戰鬥手槍也是手槍,就算是裝上槍套抵肩較精準射擊距離也就150米內,遠不及“中正式”和鬼子的“三八”槍!而且7.92毫米手槍彈受發射藥量少的限制威力也較低!
C96誕生之初總體性能就不被歐美軍隊
看好,綜合性能遠不及衝鋒槍,而歐美國家的營連級指揮員必要時拿著衝鋒槍上陣,團以上只配備手槍…從武器裝備火力層次來說根本沒有C96戰鬥手槍的位置,而且戰鬥手槍機械加工的複雜性不亞於生產一支步槍或者衝鋒槍!既然威力低、結構複雜價錢又貴,C96 在歐美國家軍隊當中沒有被裝備。

但是,C96在1920年代初到了我國後境遇就不一樣了,我國當時是落後的農業國家,軍工生產水平極低,連隊主要火力基本上就是“漢陽造”!“中正”步槍和ZB-26輕機槍也只是在1920年代中後期才量產…所以,C96的出現正好彌補當時軍隊火力的嚴重不足…它才大行其道!還有就是抗戰時期我抗日軍民嚴重的缺乏武器裝備也凸現了它的作用。
黃志忠版的《亮劍》,李雲龍、趙剛、孔捷、丁偉…等一眾團級幹部都拿著“盒子炮”,這也反應了抗戰時期我軍裝備的缺乏,一個團僅幾門迫擊炮、數挺繳獲的“九二式”重機関銃、ZB26輕機槍做不到每一個班一挺…根本沒有衝鋒槍、半自動步槍…在極端缺乏武器裝備的條件下有一支C96已經相當不錯了。

但,隨著我軍的壯大發展,繳獲的敵人裝備也是成批量的,在武器裝備大大改善之後,“盒子炮”的地位也嚴重下降了…也就再也沒有演繹出傳奇。


皇家橡樹1972


德國毛瑟軍用手槍在非中國地區很失敗,原因很簡單,作為手槍太大了,使用不方便。作為衝鋒槍,威力又不足。所以即便德國陸軍都沒怎麼裝備。但是這東西在中國很快流行起來,最終中國採購及仿造的各種毛瑟軍用手槍近150萬支。

原因也很簡單。

二三十年代,因為中國軍閥混戰,西方對華軍事禁運,步槍機槍與火炮禁止出口中國。當然有大體遵守規定的如英美法,也有三個流氓國家在大肆出口武器,比如蘇聯日本意大利。李雲龍攻打平安縣城那個意大利炮,就是意大利人購買的法國一戰後退役的75小姐炮,刷了層漆,印上意大利文就出售到中國。所以中國各地軍閥就進口了不在限制內的德國毛瑟軍用手槍,用以擔任警衛和突擊隊。別說手槍連,手槍營,駁殼槍隊曾最高編制到了手槍旅。

想象一下,戰場上,3000支駁殼槍發起衝鋒是啥局面?

此後,中國各軍工廠都在仿造駁殼槍,口徑從7.62毫米到11.43不等。

真正令駁殼槍名揚天下還是抗日戰場。國共均在大量使用駁殼槍,游擊隊更是使用得出神入化,一支正常精確射擊。一支磨掉準星,插在腰帶上,可以隨時拔出,搶時間射擊。

針對駁殼槍威力大,槍口上跳問題,游擊隊員創造性採取翻轉手腕45度持槍方式,成功將槍口上跳給轉化為了左右橫掃(⊙o⊙)。

請注意此圖,左手駁殼槍已經沒有了準星,利於快速拔射。右手駁殼槍的持槍角度,利於精確射擊和子彈橫掃。

當然,解放後中國軍工建設步入正軌,駁殼槍自然淘汰,原因還是設計上的困擾,作為手槍攜帶不便,作為衝鋒槍威力不足。


四川達州


其實軍隊對手槍的需求並不是很大,特別是在戰後。手槍在一定程度是軍官身份的象徵,所以在後方運籌帷幄的指揮官肯定是不會喜歡哪種體積大且重量大的手槍,所以從誕生之初手槍都是往精緻小巧方向發展。而被稱為駁殼槍的毛瑟C-96最開始的定位就不是軍官用手槍,而是戰鬥用的衝鋒槍。在1918年伯格曼MP-18衝鋒槍出來前,毛瑟C-96其實是作為衝鋒槍使用的,而德軍在一戰戰場上也的確是將它配給具有特戰性質的衝鋒隊。


而一戰之後,衝鋒槍迅速發展,而介於衝鋒槍與手槍之間的駁殼槍的地位就比較尷尬,和衝鋒槍比沒有彈容和射速優勢,和手槍比有沒有體積和重量優勢。所以一戰之後歐洲基本上就不用這款武器了,哪怕後來出了全自動型的毛瑟M762,但都沒有多少人喜歡用,理論上到這個時候駁殼槍就已經被淘汰了。而一戰後這款武器開始大量流入中國,而這時的中國是啥都缺,就像飢不擇食的人一樣什麼都吃,更何況這一款不符合歐洲人胃口的武器卻深受中國人的喜愛。


因為中國缺乏半自動/自動武器,而毛瑟C-96的定位剛好符合中國國情,所以駁殼槍就成為了民國時期的明星武器,不僅各方勢力的軍隊喜歡用,而且土匪、警察、游擊隊也喜歡用。所以本應該在一戰後被淘汰的武器在東方這片輕武器十分貧瘠的土地上又煥發了第二春。而到了建國後中國逐漸建立自己的重工業並仿製蘇聯的武器,隨著戰事的平息毛瑟C-96這款為戰鬥而打造的武器也基本上功成身退。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應該說德國製造的駁殼槍開始就並不是一種成功的設計,僅僅是因為時代的特殊原因在中國得以大量使用,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自然也就被淘汰了。

駁殼槍其實就是毛瑟C96軍用手槍,是世界上最早的自動手槍之一,後來又開發出可以速射型的駁殼槍,這種駁殼槍在中國又叫快慢機。駁殼槍的優點一是威力大,有效射程遠,特別是將槍套裝在槍後作為槍托時可以抵肩射擊,有效增加射擊的穩定性。二是駁殼槍結構可靠,不需要工具即可拆解,維護簡單。此外駁殼槍有使用20發彈匣的全自動款型,可以當小型衝鋒槍使用,火力足。

但是它的缺點也非常明顯:

一是駁殼槍個頭太大,一般手槍只是自衛武器,方便攜帶是最重要的,駁殼槍的個頭顯然並不適合。

其次是駁殼槍畢竟只是手槍,它的優點威力大、火力足僅僅是相對手槍而言,在面對衝鋒槍時就遠遠不如了。

第三駁殼槍射擊時槍口容易上跳,影響射擊精度,實戰使用中遠不如衝鋒槍。如果臨時裝槍托,則有些麻煩。

第四則是因為駁殼槍價格較高,比一般的手槍要貴的多。

正因為如此,所以駁殼槍出現以後,歐洲國家購買者寥寥無幾。而一戰結束以後列強以軍閥混戰為由對中國實行武器禁運,步槍、火炮之類的都在禁運之列,只有手槍可以購買。因此中國的大小軍閥購買了很多駁殼槍作為衝鋒槍使用,所以中國成了駁殼槍的最大的用戶。

不過隨著禁運的解除,中國後來也進口了大量的衝鋒槍,駁殼槍的作用自然大幅度下降,而作為指揮官配槍,又不如其他手槍方便,因此逐步也被淘汰。雖然因為情懷原因,國內在80年代以後又開發了一款仿毛瑟的衝鋒手槍,不過已經不符合時代的需要,因此並沒有列裝。

80式衝鋒手槍


不沉的經遠


因為這貨軍用的定位太尷尬了。

首先我們得知道它不是一支便宜的槍

抗日機密檔案輕武器史料中記載,當時採購手槍的自來得(C96駁殼槍)需要80元一支,而其他手槍僅需30元。

而C96本身是一款戰鬥手槍,最佳的用途是裝備給二線部隊-比如炮兵、通訊兵、巡邏騎兵等等。但這個價格明顯吃不消裝備給二線,而對於軍官而言並沒有作戰需求,給他們盒子炮不如給他們各種小巧的擼子用以自衛。


所以說它是尷尬的,好在中國當時敵後武工隊對這種尺寸不算太長,而且還有全自動型,也算能隱蔽攜帶的大型手槍有應用場景需求。 但更多的則是當時國內對於輕武器的認知不足,只是覺得個頭大,威猛,威力大便是好的落後思想作祟。


實際上這種穿透過度,停止力不足,尺寸過大,重心靠前,價格昂貴的玩意,做手槍來說是失敗的。

而戰鬥能力又遠不及步槍、衝鋒槍。所以這種當秀才欠火候,當強盜又缺狠勁的手槍被出局也是必然。


瘋狗的輕武


其實駁殼槍在中國大行其道最主要的原因並不是武器禁運,在抗戰爆發武器進口渠道被日本徹底封鎖前中國的任何一個時期都不缺乏輕武器進口途徑,成千上萬的合同甚至都不用出國在上海的洋行就能辦了。這支槍之所以在軍隊普遍使用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國軍隊嚴重缺乏重武器,這樣就只能在近戰中靠輕武器戰鬥,而步槍火力不足輕重機槍數量不夠機動能力差,當年衝鋒槍又沒有普及,這種重量輕火力相對單發步槍強的多的大型戰鬥手槍就成了衝鋒槍的替代品。從軍閥混戰時期開始毛瑟手槍最常見的裝備方式就是集中起來作為突擊隊用槍和裝備高級指揮官的衛隊,另外就是作為初級軍官和部分二線輔助和後勤保障人員的自衛手槍,這實際上和後來衝鋒槍普及以後的定位是重疊的,衝鋒槍大量裝備以後這種作為手槍體積大造價高,作為近戰武器火力和性能又都不如衝鋒槍的雞肋自然就被淘汰了。實際上這本身就是中國的特殊國情造成的特殊情況,毛瑟手槍在原產國德國和世界其他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作為主流產品正式列裝過任何一個軍隊,只是作為臨時性的替代品短期裝備過德軍和前蘇聯紅軍和沙俄軍隊,也在世界其他國家少量和短期裝備過但都很快退役換裝了,從誕生到徹底停產全世界生產的包括德國和西班牙生產的這個類型的手槍有100萬支這其中至少有一半以上出口中國,這還不包括中國的大量仿製品,所以中國一直使用到了解放初期,甚至八十年代公安系統還有裝備。這不是性能的問題是保有量實在是太大了!


曉林158238475


武器作為這是世界非常重要的一個產品,更新換代速度是非常快的,對於槍械來說,更新速度更快。

駁殼槍被淘汰其實是個必然結果,能在中國撐住這麼久,已經是超出預想了。從辛亥革命時期,到八十年代,這把槍使用已經超過很多槍支的使用時間了。而在歐洲,早就被淘汰掉了。

駁殼槍的正式名稱叫做毛瑟C96,1896年毛瑟兵工廠推出的產品。這把槍威力大,射程比普通手槍要遠得多。這把槍子彈的初速度,達到了425米/秒,已經快接近步槍的水平了。然而,使用的時候,問題全出現了,槍口跳動太嚴重了。作為手槍用,過於笨重,超出了手槍應有的水平,而作為步槍,射程又太近,這也是為什麼這把槍在歐洲會淘汰的那麼早的主要原因。

這把槍在民國時期非常流行,北洋軍閥曾經大量採購,而且,國內各個兵工廠都在仿造。原因其實就一個,當時國內軍隊火力不足,而駁殼槍可以很好的滿足這個需求,20發的容彈量,半自動射擊,在近戰中還是有很大優勢的。

但是隨著國內武裝的武器發展,這把槍也跟著逐漸淡出了軍隊。軍隊火力足夠用的時候,就沒有了這把槍發揮的空間。解放後,隨著五四式手槍的出品,毛瑟C96也就跟著逐漸消失。但是消失的還是很慢,八十年代還能看見。

以前,我家一個鄰居,來我家的時候,背了這麼一把槍,結果被我哥說了一句“現在誰還用這槍啊”。當時我們那邊的警察都配五四了,只有他拿個匣子槍。

毛瑟C96之所以小時,是現在更為小巧的手槍就足夠用了,而且,近戰的時候,還有衝鋒槍突擊步槍使用。手槍僅僅作為防身之用,而毛瑟C96並不是一個為防身之用而設計的。


軍武文齋


時代在前進,社會總是要進步的,經濟、科技日新月異。二戰時代出生的人也淘汰了很多呢?人從娘肚子裡出來就天天在長,一天比一天高,一天比一天懂事,一天比一天活潑,一天比一天會說話,一天比一天認的字多。長大後成家做爸爸媽媽,然後做爺爺奶奶,做公公婆婆。由小女孩變成老太婆就證明光陰時時刻刻在流逝。不管多漂亮多性感的女人都會變老,最後消失不見了。植物也是這樣。花開花又落,長高又死亡。像鞋業公司生產的鞋子,像製衣廠生產的服裝,一邊買一邊扔。一邊從鞋店買回家,一邊又扔到垃圾桶裡去。如果太陽下山了,那是因為太陽出來很久了。如果人老了,眼睛花了,白玉般的臉變成從罈子裡掏出來的醃菜了,那是因為人從娘腹內出來很多年了。美國生產的手機中國手機也年年淘汰。前一年出廠的手機與第二年生產的手機不一樣。美國生產的戰機和槍支也不斷地淘汰。不斷推出新產品,當然不斷淘汰老產品。步槍的口徑由大變小,槍管由長變短,是戰爭年代變成和平年代的表現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