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有八旗軍,駐營行軍竟暗藏這些玄機


17世紀初,隨著女真部落勢力的擴大,人口的增多,女真各部首領努爾哈赤建立了八旗制度,起初採用最為常見的四色黃、白、紅、藍建四旗,旗皆純色,稱為正黃、正白、正紅、正藍。

後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增編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旗。旗幟除正色外,黃、白、藍旗均鑲以紅邊,紅旗鑲以白邊,色彩對比鮮明。圖為天壇文化周舉行的祭天。

正黃旗甲冑(左)和鑲黃旗甲冑(右)。

八旗軍在行軍、駐營時根據陰陽五行相剋的學說,保持固定的位置。五行學說認為北方屬水,兩黃旗的黃色屬土,土能克水,所以在北方;西方屬金,兩紅旗的紅色屬火,火能克金,所以位於西方;南方屬火,兩藍旗藍色屬水,水能克火,所以位於南方;東方屬木,兩白旗的白色屬金,金能克木,所以位於東方。圖為郎世寧《塞宴四事圖橫幅》。

圖為郎世寧《乾隆圍獵聚餐圖軸》。

在冰面上做各種雜耍,這在清代不僅是一個冬季的娛樂項目,更是被皇帝視為可鍛鍊八旗兵士作戰靈活與抗寒能力的國家軍事體育活動。每年從八旗官兵中挑選“善走冰”的能手入宮訓練。臘八當天,皇帝要率王公大臣前往西苑的太液池觀賞冰嬉。

圖為現代人模仿八旗士兵在北海“冰嬉“的情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