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谣】你们平安未获大病保险经营资质,肯定完蛋了?

2月27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调整保险公司大病保险经营资质名单的公示》,调整后的公司共有32家,其中人身险公司17家,财产险公司15家。平安人寿从名单列表中消失。

【辟谣】你们平安未获大病保险经营资质,肯定完蛋了?

消息已经发布,就在各险企包括经纪公司业务员之间传开了,搞得客户也人心惶惶,都说某福产品不能销售了,而客户在犹豫要不要把平安福退掉或者在担心平安福以后拒赔!

各位优秀的业务同仁,请让自己的业务知识更上层楼好不好?

大病保险不等于重疾险,两个概念,两种不同的东西。你什么都没搞懂就说人家中国平安出问题了?搞得购买了平安福的客户人心惶惶,如果客户退保了,发生疾病了,你能承担的起责任吗?

大病保险解决的是人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突出问题,仍属于基本医疗保障范畴。在业内人士看来,保险公司参与大病保险,一方面可以获得保费收入,如果经营得好还可能有结余,并以适当的比例分享该结余;另一方面,参与该项业务后,保险公司可以有机会面对更大范围的城乡居民,销售公司的其他相关产品以此拓展业务。

【辟谣】你们平安未获大病保险经营资质,肯定完蛋了?

大病保险最早是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时期,从缴费和补贴中切一块给保险公司,以提高运作和报销水平,此后合并为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属于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中,引入保险公司经办大病保险业务。

大病保险业务开展以“保本微利”为原则。此前,国家及地方政府给予了大量补贴,但承办公司还要缴纳0.95%的保险保障基金,造成了承保公司大幅亏损的情况。此后该项基金予以免收,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承保盈利情况各家不尽相同。

【辟谣】你们平安未获大病保险经营资质,肯定完蛋了?

所以大病保险是惠民政策,而不是重疾险,两者有本质的区别。

然而,中国平安作为险企巨头,为城镇医疗和农村医疗已经做得够多了,事实上,以中国平安为代表的大型保险集团、产寿险公司是在实践中开展大病保险业务的主力。

【辟谣】你们平安未获大病保险经营资质,肯定完蛋了?


据了解,中国人寿自2003年率先参与新农合经办管理,多年来探索创造了“新乡模式”“番禹模式”“洛阳模式”和“郑州模式”等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典型经验。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9月末,中国人寿已承办260多个大病保险项目,覆盖4.2亿人。

此外,各大险企2017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底,中国太保承办大病保险覆盖全国15个省市,服务人群6500万人,累计赔付超71.19万人次,累计赔付金额达49亿元。平安人寿为内蒙古、广西等地的510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提供了总保额高达1.88亿元的保障。平安养老险实现44个国家贫困县大病保险全覆盖,服务参保人数近一亿,累计赔付16万人次,累计支付赔款超4.3亿元。中国人保大病保险覆盖29个省、194个地市,服务4亿人次。

小编只是站在群众立场考虑问题,发表观点,让群众不被无良业务员诱导!

本号日常怼爆各种保险套路,喜欢的点个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