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在生活中成功的方法

传统文化是培养我们智慧,让我们在实践中使用的文化力量。

我的小学语文老师,在教我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的时候。特意采用了互动上课的方式,让我们每一位同学首先分组讨论,然后上台对着全班同学讲自己的梦想,讲自己长大以后要干什么?

我们一群生活在农村的孩子,在电视都还非常稀缺的年代,能够想到的职业也只有一声老师、医生、解放军······所以同学们的回答大多没有离开这几个范围。但是老师的这节课一直影响着我,后来我会经常想起这个话题。

文化的主体是人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宇宙中的一切,在人类都还没有出现在这个地球上之前,不知道就已经运行了多少年。但是人类的出现创造和改变了现在的一切,“名”是我们认识自然,了解世界,改造建设世界的实践中创造的。

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人是拥有智商和梦想(欲望)的高等生物。

自然界中有生命的动物,比我们更早出现在这个地球上的多的是。只有当我们在抬头仰望星空时,才产生了登临月球的梦想,所以才有神话中嫦娥在上面建立行宫,最后才会发明创造飞机。

“名”的背后是融入一个个生命中的梦想(欲望)。这才是现在世界上,一切可行,可用,可见或者不可见的原始动力,“有名,万物之母”。

谈梦想谁不会呀?

2016年,我受同学邀请到他任职的学校去玩。他让我顺便和他的学生们聊一聊。我估计当时他带的那个年级应该有上千人吧,都是十六七岁大的孩子。交流的气氛非常的活跃,让我都感觉自己仿佛回到了那个年龄阶段。我也不知道他们究竟会想些什么?但毕竟自己也是从那个年龄过来的人,我就特意问了一下,问他们有没有规划好去哪里上大学,毕业后准备朝哪个方向发展,也让他们分组讨论后派几个代表上台和大家分享一下。也不知道当时是不是我问这个话题的场合不对,还是他们的代表只代表极个别人的意见,反正最后上台分享的10个孩子意见都倾向于接受父母或者老师的建议。

梦想达至信仰,到梦想最终变为现实,还差着不止十万八千里的距离。

西方的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详尽的阐述了梦想达至信仰的过程,他说,只有通过绝望,通过苦难,通过痛苦和无尽的磨难,梦想才能达至信仰,信仰不是非理性的,伤感的,情绪化的,自生自发的,是经历严肃的思考和学习,严格的训练,完全的清醒和节制,谦卑,将自我服从于一个更高的绝对意愿的结果,每个人都可以最终达至信仰。

我自从和那些孩子们交流了以后,就会经常的自己问自己,我的梦想是什么?我把它变成了我的一种思维习惯。在我自问的同时,我也会经常的问我的孩子们,你们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呢?虽然不能马上得到他们的答案,但我想终究也会成为他们思考的一种习惯,我问的多了,总有一天他们会去思考这个问题,他们到那个时候一会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梦想,属于自己的信仰。

学以致用,传统文化不是老学究们藏在闺房中用于炫耀的花瓶,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是融入我们生命历程中的思想指引。学“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不是只让我们理解他本身的字面意思,而是培养我们的智慧,让我们真正的学会建造我们的梦想,塑造我们的信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