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与张作霖的特殊关系,背后隐藏怎样的真相?

屎蛋君


在前两年大火的影视剧《少帅》中,将清帝退位后,清室遗老遗少对张作霖的态度十分有趣,这些把大清国弄没了的老爷们一心想要干掉张作霖,然后幻想夺取东北政权。

这里就要说到溥仪和张作霖的关系。

张作霖原本就是一个土匪,后来接受朝廷招安,成为奉天巡防营的一个小头头,在清末的东北剿匪中,张作霖逐渐发展壮大,可以说,这个时候溥仪是坐过张作霖的皇帝的,张作霖给溥仪打过工,大概张作霖当时还想不到,自己后来能够做到和溥仪一个级别的位置。

武昌起义一声响,溥仪宣布退位,张作霖在日本人的帮助下逐渐成为东北最有影响力的军阀。

随着张作霖势力的扩张,已经退位的溥仪十分看好张作霖,鉴于张作霖曾经在清廷做过官的基础上,1919年有心复辟的溥仪开始和张作霖暗中联系。

据溥仪自己说,当时从皇宫中拿出很多宝贝用来拉拢各路军阀,但是没有一个军阀愿意帮他,溥仪却对他们充满幻想,尤其张作霖,经常劝溥仪等待时机。

张作霖绝对不是在敷衍溥仪,而是从张作霖的骨子里就有封建皇权思想,对清室也有感恩的心里,十分看好溥仪的政治价值。

两个人在这段时间经常你侬我侬的秘密联系。

张作霖主政东北后,将清朝皇室在东北的资产变卖后,还把钱给了溥仪,这更加促进了双方之间的关系,1922年溥仪和婉容大婚时,张还派人随礼一万大洋。

双方关系发生变法是在1924年第二次直奉大战期间。

直到1924年奉系军阀在第二次直奉大战中战胜直系,奉系势力进入关内,本来溥仪和张作霖之间的关系应该更加密切的事情,却因为冯玉祥发动北京事变,将溥仪从紫禁城里面赶了出来。

当时冯玉祥之所以阵前倒戈,完全是因为受了张作霖的贿赂,因此很多人认为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是张作霖指使的。

出了紫禁城的溥仪,彻底失去了对张作霖的幻想,转而和日本人秘密接触,张作霖对于冯玉祥的行为是勃然大怒,自己多年苦心经营的关系被冯玉祥一下子打稀碎。

1925年张作霖张作霖与溥仪第一次相见,其实溥仪对见面后的礼仪问题还是挺担心,结果见面后,张作霖直接跪下说了声:“皇上好”。溥仪回了一句,“上将军好”。

曾经有人质疑过这个细节,具体跪没跪的确有疑问,但是这句话肯定查不了,作为辽南人,纵横和张作霖应该算是半个老乡,张作霖会说“皇上好”,完全符合辽南的语言交流习惯。

此次会面,溥仪对张作霖的印象很好,但是也知道张作霖不会支持其复辟,彻底死心了,当时张作霖还劝说溥仪,不要和日本人走得太近。

1926年4月,张学良还受张作霖的委托前去看望溥仪,也行的是清朝的大礼,后来张学良也劝溥仪要好好做人,不要成天想着复辟那些事。

如果愿意可以选择去读书,也可以出国,并且警告溥仪:“你原来有皇帝的身份,现在你虽然是平民,但比平民还是高,你要是真正好好做一个平民,说不定将来选中国大总统会有你的份儿。你如果以后还是皇帝老爷这一套,将来有一天也许会把你的脑瓜子耍掉。”


史论纵横


溥仪和张作霖的关系很微妙,二人关系大致分可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溥仪在1908年12月2日继位,尽管当时他只有3岁,可也是名正言顺的大清皇帝。(实权掌握在他老爸醇亲王载沣手中)

此时张作霖则由土匪华丽丽转身成了奉天巡防营前路统领。是清政府体制中人,他的主要任务是:内灭土匪外击“老毛子”和蒙匪。

张作霖还是比较敬业的,接连取得了几次好战绩。为了表彰他的功劳,被清廷赏赐顶戴花翎,任洮南镇守使,其麾下兵力也扩充至3500人。

当时溥仪还特别赏赐了他一件龙袍,这让羽翼未丰的张作霖感到兴奋,老张的这支劲旅,正是他日后成为东北王的“本钱”。

这一阶段溥仪和张作霖的关系是君臣关系。


▲张作霖

第二阶段:1912年2月12日,溥仪退位。清朝灭亡。张作霖和溥仪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一个是末代皇帝,一个是东三省的实权人物。但张作霖对溥仪还是尊敬有加,这可能是多年“皇权至上”教育的结果。

袁世凯做了大总统后,曾试探张作霖,一方面看看他对溥仪的态度,一方面看看老张是不是属于自己阵营的人。

袁世凯电邀张作霖进京,老张摸透了袁世凯的心思,他假装自己没有远大理想,进京后不是吃喝就是进妓院,当见到老袁时还装出爱财的样子,相中老袁的一块金表,老袁一见张作霖这做派和水平,对他也就放心了。

老张回到奉天后,被袁世凯任命为奉天巡按使,张作霖转身成了袁世凯的心腹之人。


▲张作霖影视形象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死后,北洋政府一片混乱,第二年7月,即1917年7月1日,辫帅张勋扶持溥仪复辟,溥仪在做了12天的皇帝后,被段祺瑞带领的军队赶下了台。

此后张作霖为了讨好南方革命党人,声称不会效仿张勋,不做“保皇派”,坚决支持革命。【作霖以爱国为天职,凡有破坏我共和政体者,将挺身而击之】

1924年11月5日,直系第三军总司令冯玉祥发动了北京政变,把溥仪赶出了皇宫。此时张作霖发出抗议,声言要讨伐冯玉祥,这时老张的行为是出于内心还是沽名钓誉呢?

我觉得忠君思想和讨好皇族贵戚各占一半。这从他面见溥仪的举动可窥一斑。


▲溥仪

溥仪被赶出皇宫后,前往天津使馆向日本人寻求保护,当时张作霖到天津见溥仪。

【张作霖刚见到溥仪,就跪下磕头,嘴里还说着皇上好。张作霖的行动让溥仪很是吃惊,随口应到,将军你好】。

张作霖起身后,用质问的口吻问溥仪:我有足够力量保护你,为何你还要往日本使馆跑?这个问题让溥仪尴尬不已,只好含糊的说是不得已。

其实张作霖从心中不可能帮助溥仪,只不过借溥仪的神身份抬高自己的威望。东北三省是清朝的龙兴之地,也是老张的一亩三分地,“一山不容二虎”,张作霖不会把末帝溥仪奉为自己的顶头上司。所有这一切不过是张作霖演戏罢了。


▲溥仪和关东军

第三阶段:溥仪同样心知肚明,张作霖感恩帮助自己是一回事,但和日本人共同支持自己复辟估计张作霖做不到。最终,溥仪还是选择了做日本人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而张作霖则被日本人炸死在了皇姑屯。

结语:张作霖和溥仪无疑都是日本人的棋子,时代的变迁决定了二人之间的关系。张作霖在新旧复杂的关系中寻找平衡点,溥仪恰恰是他最不值得选择的人。


秉烛读春秋


溥仪和张作霖的关系很微妙,如果从表象看张作霖是非常看重溥仪的,为何这么讲,我们简单举例说明。


比如在1920年,溥仪过生日的时候,张大帅就派人给他送去了厚礼,而且溥仪1919年生活不如意拮据的时候张作霖也是出手阔绰,送了笔巨款给溥仪作生活费。溥仪对张作霖也是很友善和客气,张作霖女儿出嫁,溥仪也是给张送上了厚礼。

而且,张作霖经常收到溥仪的墨宝,溥仪曾给张作霖写过这样一副对联:东方桃结千年实,北海樽开四座春。寓意很好的对联。


但溥仪和张作霖关系真得这么好吗?

原则问题张作霖看的很透彻。张肯定是不会帮助溥仪重建大清国,不会走辫帅张勋的老路的,曾经一段时间媒体小报传张作霖复辟,张作霖还出面解释澄清:他相继在北京、天津、上海等主要城市的各大报纸上发表声明进行辟谣:“作霖以爱国为天职,凡有破坏我共和政体者,将挺身而击之。”

所以说张作霖的大局观非常透彻,他可不会为了溥仪而逆流而上,说到底二人就是客客气气,相互利用的关系。望采纳,谢谢。


好玩儿的历史小段子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也有过记载:我记得这年(1919年)的下半年,紫禁城里的小朝廷和老北洋系以外的军人便有了较亲密的交往。第一个对象是奉系的首领张作霖巡阅使。

1925年,溥仪趁天黑前往天津曹家花园密见张作霖。刚进大门,身着便装的张作霖便迎上来。正在溥仪为难,该用什么样的礼节时,张作霖毫不迟疑跪在地上磕了一个响头,毕恭毕敬:“皇上好!”溥仪感动到掉泪,没想到,这时候还能给自己磕头,赶紧扶起张作霖,说了句:“上将军好!这是二人的第一次见面。

在这次见面之前,溥仪跟张作霖、张学良父子都有过很深的交集,溥仪之所以选择与张作霖交往,不仅仅因为张当时手握重兵权势人物,更重要是是东北是清朝的老家,清朝的根基就在那。清王室在那还有大把的土地、庄园等财产。当时张把清王室的这些财产变卖后,如数把钱打给了溥仪,令溥仪感激万分。当时紫禁城里的小朝廷主要的经济来源一是靠民国政府接济,而是靠太监宫女变卖文物来维持度日。收到这笔钱对溥仪来说真是久旱逢甘霖。溥仪马上命内务府精选两件名贵古玩派特使向张作霖面谢。在1922年溥仪和婉容大婚时,张还派人随礼一万大洋。


张作霖对溥仪这么好,难道张真心喜欢溥仪吗,答案是否定的。张主动交往溥仪大多是政治上的因素。张作霖想着借助溥仪的威名为自己赢得更大的光环。在必要时也可以利用溥仪这个金字招牌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那些钱对他来说算不了什么。两人不谋而合。


历史课课代表


张作霖明着是满洲兵,暗着是死敌,张作霖有一终生任务,就是给溥仪毁容,灭溥仪模样,夺爱新觉罗江山,让自己在东北和满蒙立起来,结果可想而知,被日本情报机关得知,以牙还牙,逐将其模样全部消灭,夺了张家权利,确实够狠,官场绝绝。关系好不好,问婉容,她是介绍推荐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