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你沒有房子,是怎樣的焦慮?

對於一線房子,多數人在大城市沒有自己的房子,自己心裡不踏實,沒有歸屬感,認為擁有一套房子以後的日子就好過很多。

於是焦慮著:我買房子估計要到何年何月,我根本就沒有這個能力購置房產,我沒有有錢的父母,我沒有好工作...

認為沒有房子,成就不了別的夢想。

年輕人,你沒有房子,是怎樣的焦慮?

沒有房也是一件好事。

第一:你感知這個時代在變化。

認為有了房子就能消除焦慮,能夠激發學習的動力,能夠接受現在移動互聯網的浪潮,知道克隆技術,人工智能,比特幣。

第二:你希望改變現狀,想成為更好的做自己。

於是努力工作夢想當一個自豪的房奴,可反過來,房奴這個標籤也在捆綁著我們更大的夢想。

年輕人,你沒有房子,是怎樣的焦慮?

高曉松為什麼結婚還租房,他曾說:“我不買房,全天下都是我的,想住哪就住哪兒,買了房就剩一個角落是我的”。

美國人平均31歲才第一次購房,德國人42歲,比利時人37歲,中國香港人是32水,歐洲擁有獨立住房的人口占50%,剩下的人都是租房。

他們認為,我們憑什麼一畢業就結婚?一結婚就買房?而且還要典當我們的發展與夢想?

這就上升到了青年危機。

青年作家spenser認為青年危機指思想的粗糙且遲鈍。

為什麼這麼說,我們還拿房子做例子,當我們有了所謂的一線房,每月月供上萬,我們不敢辭職,不敢創業,就會犧牲太多的發展機會,典當夢想成就一套房子。

年輕人,你沒有房子,是怎樣的焦慮?

我們是青年,我們至少還有十年的發展機會,如果我們把更多的錢投資選定的職業,上高質量的培訓班,考取含金量的證書,收集大把的人脈並積攢活動基金,努力接近成功人士,這才是最重要的。

在網上了解科斯定律,比較流行的說法是:只要財產權是明確的,並且交易成本為零或者很小,那麼,無論在開始時將財產權賦予誰,市場均衡的最終結果都是有效率的,實現資源配置的帕累托最優。

“科斯定律的一個重要含義是,一項有價值的資源,不管從一開始它的產權歸誰,最後這項資源都會流動到能最大化利用其價值的人手裡去”。

年輕人,你沒有房子,是怎樣的焦慮?

所以十年後我們的資源層面,眼界層面和那些體力下降的,職業到了瓶頸期,每天都能看到天花板,被房子捆綁的人截然不同,我們煥然一新,我們業精於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