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兩小時收到發言稿!茸芭莘那委員究竟說了些什麼?

最后两小时收到发言稿!茸芭莘那委员究竟说了些什么?

作為怒江兒女,我想用歌曲《太陽照到獨龍江》來表達此刻的心情“高黎貢山高喲/獨龍江水長喲/共產黨的恩情/比山高來比水長/葵花向太陽喲/百鳥朝鳳凰喲/獨龍人民跟黨走/幸福歌兒唱不完/啊喲喲……”

猶記得2016年全國兩會開幕前夕,獲悉家鄉怒江要修建機場,再加之之前高黎貢山隧道的全線貫通等等一系列好消息,我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在3月3日政協會議開幕的當晚萌生出了寫一篇大會發言稿的念頭,雖然當時離大會發言稿截稿只有3天時間,但我的初衷就是一定要代表怒江人民把感恩之情表達出來,所以就有了後來大家口中所說的:“最後截稿兩小時收到的特別的發言稿!”

怒江是國家級深度貧困地區“三區三州”之一,一直以來交通滯後、信息閉塞不為外界所熟知!“我的家鄉在祖國西南邊陲的雲南怒江,是全國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這裡居住著傈僳、怒、獨龍、普米等20多個民族,全州少數民族人口比例佔總人口的92.2%,是全國民族數量最多的自治州,也是人口較少民族聚集的一個州。這裡98%以上的土地為高山峽谷,平均坡度達70度。“看天一條縫,看地一道溝,出門過溜索,種地像攀巖”是當地老百姓生產、生活的寫照。“獨龍族是我國28個人口較少民族之一,也是新中國成立初期一個從原始社會末期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的少數民族,主要聚居在地處深山峽谷中的貢山縣獨龍江鄉,自然條件惡劣。這裡為高黎貢山阻隔,每年有半年大雪封山、與世隔離,是全國唯一一個不通公路的民族鄉,一直是雲南乃至全國最為貧困的地區。”當很多委員聽到我的大會發言中關於怒江的這些信息,都覺得很不可思議,覺得沒想到還有發展如此滯後的地方!

2016年10月,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成立60週年慶典我回家鄉參加演出,當途徑高黎貢山隧道時,隧道上方“飲水思源·感謝黨恩”八個大字映入眼簾,我停下車在隧道邊留了一張影!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批示下,2014年4月10日,全長6.68公里的高黎貢山隧道全線貫通,改寫了過去獨龍江鄉半年通車半年封山的歷史,如今從貢山縣城到獨龍江鄉只需要兩個小時。儘管改建後的獨龍江公路只有短短的79公里,但對於過去因為一個小小的闌尾炎未能及時送到縣城醫院就醫,就能致人死命的獨龍族同胞來說,這是一條生命之線,是一條讓他們走出大山,早日過上小康生活的康莊大道。

這次獨龍江之行對於我可謂是最難忘的一趟!當94歲高齡的獨龍族紋面女肯國芳老人拉著我的手說:“我大半輩子都是苦過來的,我上半輩子很苦,但後半輩子還是很幸福的,現在日子是越來越好了,黨和國家對我們獨龍族是越來越關心,吃的住的都是國家幫忙考慮,就是可惜我年紀大了,這樣的好日子享受不了多長時間了……”我不禁有些心酸!當我在獨龍江邊的舞臺上唱響《太陽照到獨龍江》時,臺下的獨龍族同胞與我產生了強烈的共鳴,一起合唱,我們用最飽滿的激情歌唱美好新生活……

2015年1月20日,正在雲南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會見了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幹部群眾代表。正如獨龍族同胞所言他們是“一步登天”的民族,從刀耕火種的原始社會一步跨越到社會主義社會!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獨龍族同胞的經濟社會發展,習近平總書記一直牽掛著獨龍江鄉的鄉親們,這一切都深深的鐫刻在每一個獨龍族同胞的心坎上!

60多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的家鄉怒江從一張白紙、滿目荒涼、百廢待興,到團結互助、進步開放、繁榮富強。當回顧這段歷史時,讓我們感受到的是一種溫暖、一種力量、一種希望!怒江的脫貧攻堅取得階段性的勝利、獨龍族同胞率先整族脫貧,這得益於黨的民族政策,怒江各族人民感謝黨和國家對怒江的關懷!感謝社會各界對怒江的幫扶!未來,54萬怒江各族兒女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脫貧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還在後頭。”繼續齊心協力努力奮鬥,徹底打贏脫貧攻堅戰,共同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作為怒江兒女,我想用歌曲《太陽照到獨龍江》來表達此刻的心情“高黎貢山高喲/獨龍江水長喲/共產黨的恩情/比山高來比水長/葵花向太陽喲/百鳥朝鳳凰喲/獨龍人民跟黨走/幸福歌兒唱不完/啊喲喲……”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著名歌唱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