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逆袭史 下

建国时,穷到水兵司令萧劲光要去视察刘公岛(丁汝昌自尽的地方),居然要找渔民借船,那时候的海军主力是日制的25吨级老掉牙炮艇,唯一的一艘7000吨巨舰重庆号巡洋舰,只拥了26天,就被国民党空军炸沉,一直到1954年引进苏联的4艘07型驱逐舰,才算有了一点现代海军的样子。

朱英富已经78岁了。

1968年,当黄旭华等人到葫芦岛开始造中国第一艘核潜艇时,27岁的他才刚到701研究所报到。

小伙子性格和善,虽然没有黄旭华跑得那么久,但他跑得快。

黄旭华主要负责的是水下的工作,朱英富则主要负责水上的工作。

当然,不论是水上还是水下,我们起步时的水平,都落后得一塌糊涂。

可以说,从甲午之后,中国就一直处于有海无防的状态。

南海舰队60年代的头等主力,是65型火炮护卫舰---这个舰也是由701所负责整体设计任务,这是中国首型自行研制的千吨级以上中型主战舰,虽然离美苏的差距还非常远,但65型护卫舰可以让中国在南海压制越南、菲律宾、泰国等国,1988年3月,在南沙赤瓜礁海战中,65型表现不错,4分钟时间击沉了越南604船。

中国海军逆袭史 下

65型护卫舰的自行生产,给了中国的造船工业提供了实践的机会。

朱英富告别大鼻子伯伯,进入701所时,所里刚完成65型这个得意之作,并交由江南造船厂生产,1966年8月开始服役,那时他还没有成为主力设计师,1982年至1984年朱英富去往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船舶与海洋工程系学习,让朱英富开了眼界,学习到先进的造船技术,留洋深造对他后来担任701所所长一职有很大帮助。

位于武汉武昌紫阳湖畔的701所还有很多牛人,其中有另一位院士,“中国驱逐舰之父”潘镜芙,在1966年开始设计中国第一代国产导弹驱逐舰051型(模仿苏联科特林级驱逐舰,很落后),到1980年初,又启动第二代驱逐舰052型项目,90年代上半期服役海军,1999年的他主持的“新型导弹驱逐舰”有很强的对空作战能力,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朱英富第一次担任总设计师是在1990年,练手之作是出口泰国的F25T型护卫舰。泰方要求这艘护卫舰,西方武器不在中国装舰的要求,使设计及建造难度增大。但朱总弄出了一台主要性能指标与以德国MEKO型出口护卫舰为代表的西欧90年代的护卫舰水平相当的好货,它的研制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根据用户海军及国际通行要求建造新型护卫舰出口国之一,也为我国海军新型护卫舰研制提供了很好的母型。

中国海军逆袭史 下

这年,朱英富49岁,正是一个工程师事业黄金年龄段,一个顶级的造船工程师即将冉冉升起。

1996年朱英富主持了我国新一代两型驱逐舰研制。历经十年努力,研制完成达到当代世界同类水面舰艇先进水平的新一代驱逐舰。军队媒体曾报料这两类军舰参加了第一次赴亚丁湾的护航任务,据此可以推断,它们就是被人们称为052B型的“武汉号”和053C型的“海口号”,从央视的纪录片也确认,朱英富在这两种军舰的总体设计中处于领衔地位。这两种军舰都可以执行编队区域型防空任务,在自保的同时可以为航空母舰等其他舰只编队提供保护。

053C因装备有和美国宙斯盾系统类似的垂直导弹发射系统,还被大家称为“中华神盾”。

该舰的研制成功,全面提升了我国水面舰艇的研制能力和科技水平,舰艇的总体技术达到了当代世界水面舰艇的先进水平,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继美、俄之后第三个能自主研制国产化的编队区域防空型驱逐舰的国家。

因为连续创作出优秀军舰,朱英富被选定为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总设计师(孙光甦为副总设计师,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复杂曲折的来历,见我公众号2月20日的文章《中国国运三十年》)。

这样一份具有历史开创性、足可以名垂青史的光荣任务,交到他们手里。

朱英富与孙光甦没有错过这一次历史机会,从2005年4月开始建造,一直到2012年9月正式交付使用,花费7年时间,圆满完成了辽宁号的建设。

中国海军逆袭史 下

辽宁号的建造过程充满曲折,据局座回忆,花费了4000万美金修路、建船坞、盖工房,才发现没有造航母用的特种钢材,这种钢材只有美俄日德四国可以生产,我们这方面差距巨大,瓦良格号的钢可以自然的抵御海水腐蚀,拉到中国都过了24年了,表面的锈迹擦去后,里面跟新的一样,而且,为了防止磁性水雷或者磁力探测设备对军舰的探测,重要的军舰使用的钢材都要进行消磁处理,即使由于自然界本身所带有的磁场,致使军舰在航行数年后也还要进行逆向消磁,但瓦良格号在中国进行首次检查后发现,其舰身上钢材的磁力依然为零,可见前苏联时期的特种钢材制造工艺有多么高超。当我们向俄罗斯买特种钢时,俄罗斯表示只出售,不卖技术,我们被迫自己研发这种钢材,2008年才搞定技术,由鞍钢负责生产。

航母用的钢材不仅要求特殊,航母的甲板都是由多块甲板焊接而成,单块甲板越少,航母的结构强度就越高,自然防护能力就越强,因此越大的甲板越好,但恰恰就是大型甲板才难以制造,我国也是近年才突破了这方面技术。

我国现在的十万吨级轧机能够轧出5.5米宽、40米长以上的超巨型钢板,是全球目前最大的轧机,也只有这么强大的轧机,才能让我国在短短2年零8个月就建造出了一艘6.5万吨的大型航母。我国还研发了先进的卷板机,目前最大的卷板机吨位已经超过了8000吨,这种8000吨级的卷板机可以用于制造排水量2万吨以上的巨型核潜艇,这种大卷板机不但可以制造攻击核潜艇,最重要的是用来制造先进的战略核潜艇,8000吨级的卷板机可以制造出14米级的艇壳,如此大的直径完全可以保证我国海军的战略核潜艇不需要背负着一个庞大的“龟背”,保证潜艇的安静性能,从而大大提升我国的战略核打击能力。

加上前文说的我国正在研制的屈服度高达2000兆帕的“超级钢材”(也有说已经研制成功),我国在航母还有核潜艇上都还有长足的进步空间。

2013年11月,辽宁舰从青岛赴南海展开为期47天的海上综合演练,期间中国海军以辽宁号航空母舰为主编组了大型远洋航空母舰战斗群,战斗群编列近20艘各类舰艇。这是自冷战结束以来除美国海军外西太平洋地区最大的单国海上兵力集结演练,亦标志着辽宁号航空母舰开始具备海上编队战斗群能力。

辽宁号的出现也不仅仅是701所的功能,位于哈尔滨的703所主要解决了辽宁号的动力装置问题,洛阳的725所则负责了辽宁号的舰船材料问题。

在杭州、北京、大连、南京等地,也有以7开头的声学、情报、测控、雷达等专门研究所,这些机构也承担了辽宁号的建设任务。

有了辽宁号练手,第一艘国产航母002号已经快要服役,第二艘国产航母003号已经在建造中,虽然都还是常规动力航母,但按中国制造的速度,离实现核动力航母已经不远。(据猜测004号航母才是我们的目标舰,设计也许已经完成)

中国海军逆袭史 下

外界猜测003航母建成后的效果图

虽然我在这篇文章里只提到了朱英富与孙光甦的名字,但他们背后代表着,就是这一代海军军工人士的不懈追求,多少默默无闻的人在深夜里计算着数据,测量着尺寸,勾画着图纸,正是有这些伟大的人的存在,我们才得以在海洋世界真正站立了起来。

中华民族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就是只要给这个民族50年和平时间,没有战争,没有内乱,哪怕我们曾经沦落到人均收入世界倒数第二,我们也能飞快追上世界先进民族。

我们的血液里,生下来就刻着“奋斗”两个字。

1996年台湾危机时,中国海军唯一拿得出手的舰艇就只有一艘052型驱逐舰,其它都是清一色的被美国海军笑为古董的051型驱逐舰。

1999年,中国海军还是只有2艘052型和1艘051B型,建造数量极少,护卫舰则有5艘053H3型护卫舰,她拥有和052型和051B型一样的防空能力,但只有八枚HQ-7型防空导弹,无备弹,显得十分单薄。

加入世贸后,中国经济狂飙,海军也终于有钱了,到2009年,071综合登陆舰,中华神盾052C、051B,中华现代级052B防空驱逐舰都服役了,有新四大金刚之称的956E和956EM驱逐舰也从俄罗斯引进了,驱逐舰的数量开始有所上涨。护卫舰的队伍也开始增加,053H3数量增加到了10艘,新型的054和054A大型护卫舰也开始服役。

到今年2019年,又一个十年过去,预计第一艘国产航母将正式服役,071综合登陆舰预计能达到6艘,万吨级大型防空驱逐舰055也将于今年服役,052D驱逐舰将迎来更多的后续舰,052C驱逐舰已经停产,但数量已经达到6艘,护卫舰更不用说了,简直就是疯狂下饺子似的一波一波的。054A护卫舰今年的服役数量将达到30艘,056和056A轻型护卫舰数量到将达到48艘以上

中国海军逆袭史 下

2019年海军阵容,国产第一艘航母预计今年服役,所以也算在里面

在丁汝昌吞鸦片自尽124年后,英国智库IISS发布《2018全球军事力量》各国海军现役舰艇统计数据,预测世界前五强海军如下:美、中、俄、英、法。中国海军实力,排名全球第二。

虽然这个第二,离第一的实力还差得非常非常远,但我们并没有丝毫松懈,正在努力追赶中。

而这所有的开始,都源于大鼻子伯伯杨槱、马拉松之王黄旭华、一辈子不换工作的朱英富(与空军英雄陆续去世不同,海军各位长老全部健在),等等无数没有留下名字的中国军工精英们,一代代的努力,只要还有这种奋发图强的精神尚在,海军就还有希望。

中国,就还有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