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新闻】盘州市大山镇:好日子一起过

“森林防火,人人有责”……4月,大山镇长洼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杜鹃公园里,喇叭声、鸟鸣声、山风过处稀疏声和着阳光摇曳成影。


【天眼新闻】盘州市大山镇:好日子一起过


花开似火的杜鹃树下,57岁的徐成忠扫着小径上的花瓣和落叶,他笑盈盈地望着公园下的新房:“这是我们的家,要打扫干净一些,连这山我都有感情”。

徐成忠原是大山镇上寨村的贫困户,多年前,他和老母亲还有2个孩子挤在一间石棉瓦房中。

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惠泽下,2017年他们一家搬出了石棉瓦房,住进了90多平米的新房,徐成忠被居委会聘为保洁员,每月有1200元的收入,他难掩喜悦:“现在的日子真的是好过了”。


【天眼新闻】盘州市大山镇:好日子一起过


保洁员徐成忠

和徐成忠一样感受到“日子好过”的还有上寨村的228户近邻。

上寨村属于边远的贫困自然村寨,“人背马驼走泥路”是村民共有的记忆,易地搬迁政策下,上寨村整个自然村寨集中搬迁,离了故土不离近邻,让很多村民对新居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天眼新闻】盘州市大山镇:好日子一起过


“邻里之间还是抬头不见低头见,村里的红白喜事,大家也能像以前一样互相帮忙。”对于35岁的施明应来说,高兴不止这个。

原来娃娃上学要去12公里外是镇上,走路就要2个小时,而今不到2公里的路,孩子上学接送不再是难题,搬迁的时候,他还将现家里的3亩多地全部入股村集体合作社种植核桃树,勤劳的他在大山镇小河村小河煤矿上班,每月有近6千元收入。


【天眼新闻】盘州市大山镇:好日子一起过


“以前的生活和现在相比,真的是天差地别了。”这是施明应常挂在嘴边的话。

“一开始还担心买点蔬菜都要遭钱,没想到房子门前还有个小菜园。”86岁的施正菊告别几十年的故土,也告别了“家家是瓦房,处处破破烂”的记忆,而今这小小的微田园不仅满足平时生活需要,也成为承载她故土情的容量器。

新居的敞亮也打开了更多“敞亮”的日子。安置点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规划建设了两个杜鹃山小公园,保存了小山的上七个品种的杜鹃花,还设计了休闲亭和长廊,村民有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还能一览大山七指峰森林公园美景和安置点全貌,也因此吸引了很多摄影、绘画爱好者来此采风创作。

而依托镇区、景区、工矿区优势,发展乡村旅游、森林康养的盘州七指峰森林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应运而生,七指峰居委会主任陈诚率先带领村民准备“旅游饭”,把闲置的房间租给外地游客。


【天眼新闻】盘州市大山镇:好日子一起过


生活已经适应

“目前有49户农户有意愿发展乡村旅游,我们已经和一家旅游公司签订了协议,5月底将会迎来200多名前来避暑的游客,一张床位一个月800元,每个人每月吃饭700元,每户能有近3万元的收入。”

从选址搬迁安置点,到房屋的建设,陈诚都是参与者和见证者,作为一名村民他见证着新居拔地起。

192栋,228户,686人,5个小区的划分错落有致,新生活的开始可以是一组具体的数据,更可以是人们接纳新生活的起点。


【天眼新闻】盘州市大山镇:好日子一起过


走在新居里,透过玻璃橱窗,有的农户在自家的墙面上贴上了“归园田居”农舍几个大字,发展乡村旅游的新愿景正在这个秀美的安置点成型。

“村民的眼界开阔了,大家都开始向着更美好的生活发展。”而今,陈诚和村民都在期待5月远方游客的到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