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內蒙古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

2019內蒙古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

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魯迅先生曾說,“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然而,當代中國青年普遍懷有“佛系”心理,缺乏奮鬥目標和進取之心。新時代青年只有將生命的溫度注入到工作和生活中,以百姓之心為己心,以他人之心為己心,才能真正享受到其中的歡樂。

當下社會中,冷漠的氛圍也在蔓延:老人路邊摔倒,而周圍無人敢扶;患者看病諮詢,無處可坐只能窗口跪地交流...一個個冷漠案例,讓整個社會充滿“冷氣”,而人心在這樣的氛圍之中也漸漸變冷:幹群之間不信任,醫患之間相互猜忌,要想驅散這種冷氣,我們同樣也需要將生命的溫度注入工作和生活中,以百姓之心為己心,以他人之心為己心,讓人生更加美好。

以百姓之心為己心,打造有溫度的政府。“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全國優秀縣委書記廖俊波,在工作中,始終從群眾角度出發考慮問題,用心用情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用自己的“辛勤指數”換來群眾的“幸福指數”,讓政府工作變得更加有溫度。而時代楷模黃大發同樣時刻將百姓的需求放在心上,歷時30餘年,靠著簡陋的工具,帶領群眾,在絕壁上鑿出一條長9400米長的“生命渠”,成功讓這個貧困的小鄉村實現脫貧致富,贏得群眾的真心認可。由此可見,只有以百姓之心為己心,時刻想著為人民服務,如此方能打造有溫度的政府,增強政府公信力。

以他人之心為己心,共建有溫度的社會。“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成美好的明天”。每個人都是社會當中的一份子,和諧社會離不開人人參與,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個人主義、功利主義愈加受到人們的青睞,成為人與人交流的重要選擇:食品安全事故頻發、司機與乘客互毆、老人與年輕人爭搶籃球場......種種現象均凸顯出當前社會的“冷漠”。當然,社會當中也絕非全部“冷漠”: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發起的免費午餐基金公募計劃,為中國鄉村貧困地區兒童提供免費午餐,改變他們的營養狀況,受到眾多的好評,也體現了社會的溫度。時代在變化,社會在進步,只有以他人之心為己心,多為他人考慮,才能夠建設有溫度的社會。

心靈有溫度,人生才更美好。以百姓之心為己心,增強政府公信力,提高政府服務能力,讓政府更有溫度;以他人之心為己心,緩和社會矛盾,營造積極氛圍,讓社會更有溫度。只有這樣,才能讓溫度照亮人生,享受人生美好,建設和諧社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