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初唐四杰也分小团体。

大家都读过王勃的《滕王阁序》,也听过骆宾王写的《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王杨卢骆是唐朝初期4位有名的才子,文学史上称他们为初唐四杰。

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初唐四杰也分小团体。

四杰只是一个概括的称法。

诗中四杰是在唐诗开创期,负起了时代的作用,他们都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行为想当浪漫,遭遇尤其悲惨,四人中有三人死于非命。因为行为浪漫,受到别人的非议,因为遭遇悲惨,所以赢得不少同情。

但是,四杰虽然有很多相同点,但是他们也有很多不同点,相互之间的关系也不是都挺好,关于四杰的排名,他们自己当时就不怎么认同。

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初唐四杰也分小团体。

四杰无论在个人性格上,相互的关系上,作诗的风格上,其实都可以分为两组。

我们提起四杰,常言王杨卢骆,据说是按照文章品第来的。但实际上,还有一个一个自然顺序,就是年龄顺序,按照年龄大小来排,应当是卢骆王杨,前两者比后两者大了十岁,简直可以算两辈人,杨炯就说过:愧在卢前,耻居王后。杨炯的年龄比卢照邻小很多,名字却在卢前,而他和王勃却是同辈。

其次,在性格上,卢骆是一类,都比较不安分王杨是一类,比较沉静。卢骆最后一个是自杀,一个是慷慨赴义,用不平凡的方式结束自己的一生,一悲壮一恻隐,各有姿态。

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初唐四杰也分小团体。

既然,年龄有差距,性格又不同,他们写出的作品的风格也就不一样,卢骆擅长七言歌行,王杨专工五律。卢骆是宫体诗的改造者,五律在王杨的手里才从台阁移至江山和塞漠。

在文学史上,卢骆的功绩不下于王杨,前者是破坏前代的文学做法,后者是建设新的诗法。破坏与建设都是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