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芯通關閉啟示,不只外部原因那麼簡單

為什麼這個項目會這麼短命?

文︱亞亞君

圖︱網絡

多家媒體都在昨天曝出,貴州華芯通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下簡稱“華芯通”)召開內部溝通會,並宣佈經股東慎重決定,公司將於4月30日關閉。

一些媒體用了“剛剛”一詞,總感覺有些不妥。據接近華芯通的人對TechSugar表示,華芯通在兩個月之前就已經不分配任務了,現在只是官方宣佈要解散了。

爭議與反駁

登陸華芯通官網,依舊是較為鮮活的樣子。在“最新動態”一欄,最靠前的動態仍是關於 “昇龍4800”量產和商用這些喜人的消息。不過也是幾個月前了。

2016年1月17日,貴州政府和高通在北京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布共同組建一家合資企業,該公司首期註冊資本18.5億元(約2.8億美元),貴州方面佔股55%,Qualcomm方面佔股45%。據悉,華芯通在貴州貴安新區註冊,並在貴州、北京、上海設有運營機構和研發中心。根據協議,高通向合資公司提供其服務器芯片專有技術(Arm服務器芯片相關技術),支持新公司在未來的發展。

华芯通关闭启示,不只外部原因那么简单

2016、2017這兩年,華芯通正面形象居多,媒體報道也無外乎獲得一些Arm授權、參加展會、領導視察指導等文章。顯然這屬於大力發展期。

壞就壞在,2018年5月份,當時彭博社引援知情人士透露,高通準備放棄數據中心服務器芯片。在6月份,又曝出了其數據中心部門裁員約280名。猶記得2017年11月份,高通還發布了自稱最強Arm芯片Centriq 2400。

業內人士緊接著就想到一個問題“華芯通怎麼辦”?質疑開始蔓延,“高通都退出了,華芯通技術支持怎麼辦?”“如果把高通裁掉的人招過來,出現內鬼怎麼辦?”

關於質疑過度的媒體,華芯通內部也發了“嚴正聲明”,稱個別自媒體為“不實言論”,自己為“強芯夢”在繼續努力。

华芯通关闭启示,不只外部原因那么简单

外部or內部原因?

據接近華芯通的人表示,華芯通的人才資源是從多家公司挖人組合而成。從飛思卡爾挖了不少有實力的,也有來自AMD的工程師。其實這並不奇怪,華芯通前CEO汪凱博士在加盟華芯通半導體之前,曾出任SanDisk亞太區銷售副總裁。而在此之前,汪凱博士曾擔任飛思卡爾銷售和市場副總裁兼亞太區總經理。

從汪凱博士的履歷來看,也是一位在半導體行業擁有豐富經驗的大神,在加盟飛思卡爾前,汪凱博士在2005年5月到2007年7月間曾出任博通副總裁和大中華區總經理。從2003年2月至2005年4月,汪凱博士出任UTStarcom研發工程副總裁。在此之前, 汪凱博士在美國和歐洲工作多年,並擔任著名半導體公司的重要管理職務。

也許你會納悶如此厲害的人物,管理的項目為啥活不過幾年呢。

其實人才團隊冗雜也是華芯通一個問題。據華芯通某前員工表示:“因為華芯通從幾個公司挖人組成的團隊,水平參差不齊,尤其軟件部門,還存在不知道DNS概念的一線經理,不瞭解RPM包如何安裝的Ceph開發,更有意思的是有內部報BUG說服務器拔了網線就不能上網的神奇工程師。”

該消息人士雖然抱怨了一下華芯通的人才混雜問題的同時,也表示其實華芯通內部不缺能力高的工程師,不過一些人的水平是遠不足勝任自己工作的。

當外界都在談論Arm服務器未來成敗的時候,其實往往也會忽略內部問題。

一位曾向華芯通投過簡歷的業內人士表示,因為當初看到宣傳是和高通合資,所以就投了簡歷。該匿名人士感慨道:“當初可以看到華芯通大規模裝修的場景,後來似乎就沒有動靜了。”

當然外部問題也不容忽視,你單純說高通退下陣來代表一眾Arm陣營的人徹底輸了服務器這場戰役,其實也不全對。

在今年1月份,華為宣佈推出業界最高性能ARM-based處理器-華為鯤鵬920,以及基於華為鯤鵬920的TaiShan服務器、華為雲服務,並攜手產業夥伴推動ARM的產業發展。

华芯通关闭启示,不只外部原因那么简单

去年11月份,亞馬遜對外發布了基於ARM架構的雲服務器芯片Graviton及基於該芯片提供的EC2 A1虛擬服務器,宣稱對部分工作負載能耗可降低45%。這意味著亞馬遜AWS已經建立了自己的服務器芯片,並且成為第一家公佈了基於ARM架構的定製CPU的主流雲服務提供商。

從這些可以看出,Arm服務器芯片自用是一條不錯的路。據另一位曾在Arm工作過的匿名人士表示:“其實國內有很多對安全可靠有要求的行業,對服務器的要求就是要有自己的處理器芯片。”這似乎是商業化的另一條思路,他表示:“很多行業講究關係平衡,大部分訂單被華為拿下,還是需要留一部分份額給其他廠商,這樣也有不少機會。”

從2016年1月到2019年4月,也許我們永遠不知道這三年發生了什麼。也有業內人士表示,也許會有接手該項目的企業。那些在裡面呆過一段時間的工程師才像是做了一場夢一般,有些是高薪挖過去,待了些時日,如今再找東家,拿了賠償後,日子依舊。某行業交流群裡有來自華芯通的工程師說:“好歹江湖也有過我們傳說。”

华芯通关闭启示,不只外部原因那么简单

《T訪談》往期回顧:

●能訊半導體:5G時間窗口只有三年

●曼普拉斯:AGV導航傳感器的市場進階路

●美圖半導體:國產半導體設備廠商生存啟示錄

●慧聞科技:傳感器“細嗅薔薇”

●三榮高科:四十年經驗日本芯片設計服務公司如何看中國市場

●美思迪賽半導體:在電源管理IC市場“攻城略地”

华芯通关闭启示,不只外部原因那么简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