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汽新能源古惠南:我們已經和特斯拉 “並駕齊驅”了


廣汽新能源古惠南:我們已經和特斯拉 “並駕齊驅”了


做電動汽車的人,經常有兩句話掛在嘴邊上。其一,我們的產品要以特斯拉為目標;其二,我們的車型對標特斯拉。

雖然這兩句話聽起來很“提氣”,但如果每一家新能源汽車企業都將這兩句話當做“精神寄託”,那麼“狼來了”的故事聽多了,也就會覺得不痛不癢。不過在車展期間,廣汽新能源總經理古惠南爆出的一句話,還是讓大家些許感受到了久違的振奮,他說:“我們現在造出的車,已經跟世界最先進的車並駕齊驅了”。


廣汽新能源古惠南:我們已經和特斯拉 “並駕齊驅”了


▲廣汽新能源總經理 古惠南

從“對標”到“並駕齊驅”,含義的不同點有兩重。第一,這並不是計劃,而是“我們”已經實現的東西。第二,“我們”並沒有充當跟隨者,而是另闢了一方舞臺跟世界最先進技術打“對手戲”。古惠南還特別強調,這並不是他們自信心過分爆棚,而是確實是做到了這樣的事情。

“先人一步”指代何物?

“這樣的事情”,指代的就是在上海車展上首發亮相的廣汽新能源Aion LX,這是廣汽新能源基於第二代純電動專屬平臺推出的第二款產品,擁有600km+的NEDC續航里程和3.9秒破百的性能實力。可以說,廣汽新能源的自信全都集中在這部新車上,甚至有種將它“視若珍寶”的感覺。


廣汽新能源古惠南:我們已經和特斯拉 “並駕齊驅”了


毋庸置疑的是,本屆上海車展上,Aion LX的關注度佔據了整個廣汽集團自主品牌第一的位置,因為無論從各個方面看待,這款新車絕對能代表廣汽自主品牌的最高實力。

據古惠南介紹,Aion LX是一款以“豪華智能超跑SUV”定位的Aion體系旗艦車型,將於今年9月投產,在續航、加速、智駕、舒適、空間等技術領域實現了升級。

在造型設計方面,Aion LX既有純電車的特徵,進氣的面積非常小,但是利用進氣面積釋放出來的這些空間,仍然塑造出了廣汽新能源的產品辨識度。


廣汽新能源古惠南:我們已經和特斯拉 “並駕齊驅”了


例如前臉部分“穿雲箭”的做法,把整個LOGO和前大燈串聯起來。同時,這個電路條還能在解鎖時點亮形成氛圍燈,產生動態的燈光效果,凸顯儀式感和豪華氣息。

此外,它不僅擁有超長的續航里程以及比肩運動跑車的百公里加速度,而且搭載了全新發布的廣汽新能源Adigo自動駕駛系統,將成為全球首款L3級自動駕駛的“量產SUV”車型。在硬件設計上,Aion LX將電機、電池、電控集成了“三合一”電動四驅系統,結構更加緊湊,理論傳動效率也更高。

在古惠南看來,無論是續航里程、百公里加速時間、L3輔助駕駛還是頗具豪華感的造型設計,廣汽新能源都是世界“第一家”,所謂先人一步的科技享受,也正是由此而來。


廣汽新能源古惠南:我們已經和特斯拉 “並駕齊驅”了


新能源給了我們機會

2017年,廣汽新能源推出了首款純電動車GE3。彼時,國內的新能源汽車早就到了外資大舉進攻,傳統車企迎風轉舵,新勢力層出不窮的程度,換言之,在大多數人看來,廣汽新能源起步並不早。

但時隔兩年,Aion LX橫空出世,宣示著和世界領先技術並駕齊驅。對於廣汽新能源這個傳統車企來說,如此大幅度的跨越是如何實現的,這樣的進步究竟“真實”嗎。

古惠南認為,這並不是廣汽新能源在技術上的冒進,而是“新能源”本身的特性給了他們這次後發制人的機會。因為燃油車多年的演變中,只是研究提升了它的效率,並沒有改變發動機變速箱的機械結構,所以在傳統的領域,誰積累越多,誰就會佔有一定的先機。


廣汽新能源古惠南:我們已經和特斯拉 “並駕齊驅”了


但在電動車領域,由於物理結構進行了重新的設定,想要實現傳統汽油車能夠達到的水平則明顯容易地多,比如針對於Aion LX,古惠南的期望是“實現人人開跑車”,這在傳統汽油車領域是絕對不可能實現的成就。

“現新能源車給了我一個什麼樣的機會呢?比如說加速,百公里加速的冠軍肯定是最厲害的冠軍,因為體現的是車的極致性能,這是由物理特性決定的,所以電動車打破了很多由傳統超跑保持的加速記錄,造電動車才能夠是冠軍。”

電動車不能和燃油車“混”在一起


廣汽新能源古惠南:我們已經和特斯拉 “並駕齊驅”了


事實上,廣汽集團為新能源汽車做技術儲備並不是“一日之功”。人們之所以認為其起步較,大半原因是直到2017年,廣汽集團認識到新能源汽車一個未來的發展趨勢和未來十年的戰略方向,所以把新能源完全獨立出來。而在此之前,廣汽新能源一直跟廣汽燃油車在一起“共事”,並沒有凸顯出特別的“存在感”。

因此,在品牌獨立之後,廣汽新能源自然會給人一種“一鳴驚人”的感覺。據古惠南介紹:“從2017年,我們的首款電動車推出時,就已經在使用純電動汽車專屬平臺進行設計了,現在推出的Aion系列都是第二代專屬平臺了。其實是來源於我們的科技魅力。”


廣汽新能源古惠南:我們已經和特斯拉 “並駕齊驅”了


古惠南認為,廣汽新能源之所以能在短短几年時間呈現“先人一步的科技享受”,主要歸功於他們對純電動專屬平臺的執著。因為電動車的佈局不一樣,在設計新車時候考慮的要素也就不甚相同。“我不能再跟燃油車混在一塊造新能源車,只有這樣才能把這個產品的性能做到極致。”

的確,在廣汽新能源開發的純電動平臺上,他們做了許多傳統平臺上不可能發生的事,比如在最核心的三電部分,“三合一”的全新架構可以讓前後電機的尺寸變小,效率提高、容積增大,能耗變得更低;為了解決續航里程問題,還可以根據平臺特性做出很多輕量化技術,將新材料、新工藝投入到量產車的設計中。


廣汽新能源古惠南:我們已經和特斯拉 “並駕齊驅”了


經過兩年多的發展,廣汽新能源正在自己的產品規劃以及技術層面一步一個腳印,穩紮穩打。

於去年12月竣工的廣汽新能源智能生態工廠,具備鋼鋁車身柔性生產、數字化流程管理、與消費者互動式深度定製和能源綜合利用四大全球領先技術,甚至可以讓用戶深度參與汽車的設計和生產製造。在古惠南看來,這一切巨大的投入都是必要的。

“投了那麼多錢去新工廠生產這些東西,我做什麼?說白了,我要跟特斯拉平起平坐,我要超過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