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瞭解一個人——胡雪巖 中國封建社會的最後一位商人

胡雪巖,中國近代著名紅頂商人(也就是俗稱的官商),政治家,徽商代表人物。

每天瞭解一個人——胡雪巖 中國封建社會的最後一位商人

“中國封建社會的最後一位商人”——魯迅

為官——白手起家 庚申之變

每天瞭解一個人——胡雪巖 中國封建社會的最後一位商人

胡雪巖出生於安徽省徽州績溪縣湖裡村,幼年時候,家境十分貧困,以幫人放牛為生。不過說到從小放牛,之前也有一位非常厲害的人物,那就是朱元璋。胡雪巖12歲那年,父親病逝。13歲的胡雪巖開始就孤身出外闖蕩,先後在杭州雜糧行、金華火腿商行當過小夥計,到杭州“信和錢莊”當學徒。其實放在現在來說就是和實習生差不多,從掃地、倒尿壺等雜役幹起,三年師滿後,就因勤勞、踏實成了錢莊正式的夥計。19歲的胡雪巖被杭州阜康錢莊於掌櫃收為學徒,於掌櫃沒有後代,把辦事靈活的胡雪巖當做親生兒子。於掌櫃彌留之際,把錢莊悉數託付給胡雪巖。這所價值5000兩銀子的錢莊,堪稱胡雪巖在商海中的第一桶金。現在聽起來甚至帶有一點神秘色彩,胡雪巖當然是幸運的,然而這也是他在錢莊任勞任怨付出的結果。短短几年從實習到轉正,幾乎沒有受過教育,卻能成為掌櫃最信任最值得託付的人,將一生的心血交付,從這裡就能看出胡雪巖絕對不是等閒之輩。

每天瞭解一個人——胡雪巖 中國封建社會的最後一位商人

清道光二十八年,26歲的胡雪巖結識“候補浙江鹽大使”王有齡,挪借錢莊銀票500兩銀錢,幫王有齡補實官位,事發,被趕出錢莊(此處有待考究)。清咸豐元年,王有齡奉旨署理湖州知府一職,不久後調任杭州知府。在王有齡任湖州知府期間,胡雪巖開始代理湖州公庫,在湖州辦絲行,用湖州公庫的現銀扶助農民養蠶,再就地收購湖絲運往杭州、上海,脫手變現,再解交浙江省“藩庫”,從中不需要付任何利息。接著說服浙江巡撫黃宗漢入股開辦藥店,在各路運糧人員中安排承接供藥業務,將藥店快速發展起來。胡雪巖37歲時,王有齡升任浙江巡撫,感恩圖報,鼎力相助胡氏的“阜康錢莊”。之後,隨著王有齡的不斷高升,胡雪巖的生意也越做越大,除錢莊外,還開起了許多的店鋪。庚申之變(是指1860年發生的火燒圓明園、皇帝出逃、京師被佔,賣國條約簽訂等一系列事件)成為胡雪巖大發展的起點。在庚申之變中,胡雪巖處變不驚,暗中與軍界搭上了鉤,大量的募兵經費存於胡的錢莊中,後又被王有齡委以辦糧械、綜理漕運等重任,幾乎掌握了浙江一半以上的戰時財經。

為商——輕工企業“特殊”生意“正常”生意

每天瞭解一個人——胡雪巖 中國封建社會的最後一位商人

1861年十一月,太平軍攻打杭州時,胡雪巖從上海、寧波購運軍火、糧食接濟清軍。是年底,杭州城破,王有齡因喪失城池而自縊身亡,胡氏頓失依靠。左宗棠由曾國藩疏薦任浙江巡撫,督辦軍務。胡雪巖獲得新任閩浙總督左宗棠的信賴,被委任為總管,主持杭州城解圍後的善後事宜及浙江全省的錢糧、軍餉,使阜康錢莊大獲其利,也由此走上官商之路。在深得左宗棠信任後,胡雪巖常以亦官亦商的身份往來於寧波、上海等洋人聚集的通商口岸間。他在經辦糧臺轉運、接濟軍需物資之餘,還緊緊抓住與外國人交往的機會,勾結外國軍官,為左宗棠訓練了約千餘人、全部用洋槍洋炮裝備的常捷軍。這支軍隊曾經與清軍聯合進攻過寧波、奉化、紹興等地。敵人就像是一面鏡子,就像當時的中國,如果沒有當時的外國入侵,我們依舊保有“天朝大國”的思想,依舊閉關鎖國,依舊依舊、、、有的時候我們需要承認自己與對手之間的差距,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胡雪巖也是冒有一定的風險,請外國軍官訓練清軍,不過在當時可稱得上是比較前衛的思想了。

1864年,自清軍攻取浙江後,大小將官將所掠之物不論大小,全數存在胡雪巖的錢莊中。胡以此為資本,從事貿易活動,在各市鎮設立商號,利潤頗豐,短短几年,家產已超過千萬。太平軍消滅後,胡雪巖的銀號開進杭州,專門為左宗棠籌辦軍餉和軍火。依靠湘軍的權勢,在各省設立阜康銀號二十餘處,同時兼營藥材、絲茶,開辦了至今仍在營業的胡慶餘堂中藥店,操縱江浙商業,資金最高達二千萬兩以上,是當時的“中國首富”。

每天瞭解一個人——胡雪巖 中國封建社會的最後一位商人

在左宗棠任職期間,胡雪巖管理賑撫局事務,幫左宗棠創建“蘭州織呢總局”,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早的一所官辦輕工企業。他設立粥廠、善堂、義墊,修復名寺古剎,收殮了數十萬具暴骸;恢復了因戰亂而一度終止的牛車,方便了百姓;向官紳大戶勸捐,以解決戰後財政危機等事務。胡雪巖因此名聲大振,信譽度也大大提高。

為國——雪巖之功,實一時無兩,協助收復西疆

“雪巖之功,實一時無兩。”——左宗棠

1876年,為收復被阿古柏匪幫竊據達十年之久的新疆,清廷陝甘總督左宗棠揮師西進。這場戰爭的勝利,讓左宗棠從此名垂青史,也使胡雪巖圓了“紅頂商人”之夢。

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光是出關糧運經費每年約計白銀二百餘萬兩,加上西征軍官兵的餉銀,每年共需經費八百餘萬兩白銀。左宗棠想起來了胡雪巖。左給胡致信,請胡向上海灘的外國銀行借款,解西征軍燃眉之急。當時借外債很難,連恭親王向洋人舉債都被拒絕。

每天瞭解一個人——胡雪巖 中國封建社會的最後一位商人

當時胡雪巖旗下的阜康錢莊支店達20多處,布及大江南北。資金2000萬餘兩,田地萬畝,又恰好與英國渣打銀行有生意往來,於是胡雪巖親自出面,向其借款。對於敏感的借款對象問題,胡雪巖的態度是:“談得成功,我是代表中國政府;談不成功,我只代表我自己。經過幾晝夜的秘密談判,雙方終於就利息、期限、償還方式等細節達成一致。胡雪巖終於以江蘇、浙江、廣東海關收入為擔保,為西征籌得第一筆借款二百萬兩,開中國政府商借外債之先例。此後更是如法炮製,依靠自己在上海灘生意場上的商業信譽,先後四次出面向匯豐銀行等英國財團借得總計白銀1595萬兩,解決了西征的經費問題。左宗棠也不曾忘記胡雪巖所作的一切,向朝廷報告,為其請功。清廷因此賞賜胡雪巖一件黃馬褂,官帽上可帶二品紅色頂戴,讓其就此成為著名的“紅頂商人”。

為民——核心就是“戒欺 三分生意,七分為人

“人無信不立,商無信不興”

胡雪巖開設的胡慶餘堂,始創於1874年,地處杭州吳山腳下。在中醫藥漫長的發展源流中,胡慶餘堂以其精湛的製藥技藝和獨特的人文價值,贏得了“江南藥王”之美譽,有“北有同仁堂,南有慶餘堂”之稱。

每天瞭解一個人——胡雪巖 中國封建社會的最後一位商人

胡慶餘堂許多匾額都是朝向外掛的,唯獨“戒欺匾”是掛在營業廳的背後,是掛給內部員工看的。這塊匾為胡雪巖親筆寫就:“凡百貿易均著不得欺字,藥業關係性命尤為萬不可欺,餘存心濟世誓不以劣品弋取厚利,唯願諸君心餘之心。採辦務真,修制務精……”。

在胡慶餘堂百年曆史中,流傳著許多耕心製藥的故事。如“局方紫雪丹”,是一味鎮驚通竅的急救藥,按古方製作要求最後一道工序不宜用銅鐵鍋熬藥,為了確保藥效胡雪巖不惜血本請來能工巧匠,鑄成一套金鏟銀鍋,專門製作紫雪丹。現金鏟銀鍋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並譽為中華藥業第一國寶。

每天瞭解一個人——胡雪巖 中國封建社會的最後一位商人

企業多了,經濟發展了,但是對於企業的信任卻越來越少,從三聚氰胺再到瘦肉精,這無一不再拷問著企業的良知和信任,誠信似乎成為傻的代名詞。未來中國將進入信用消費的時代,一個人對某個企業的信任程度將決定是否會為其產品買單,價格將成為第二決定因素,企業信用才是消費者最為關注的首選因素,因此企業要想做的更加長久,不論是對產品、對員工、對消費者、對社會都一定要樹立起良好的信用形象,最後引用孔子的一句話——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人要是沒有信用,不知道還能做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