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手术室见证17岁上海男孩重获健康的奇迹

到过手术室的人站在过道上第一印象觉得手术室很冰冷,总想早点离开这里。但当你深入了解后,会觉得这里很温暖,如同手术室里所有医护人员一样深知这里是一个个鲜活奇迹的诞生地,无数患者在这里走向了健康,这里充满了爱与希望。

温暖的手术室见证17岁上海男孩重获健康的奇迹

术前照片

2018年12月25日是不寻常的一天。清晨,在17号手术间进行术前准备忙碌的所有医护人员都为了见证一个新的奇迹——上海17岁男孩走向健康的转折点。已近预产期的武艳华护士长,投身于17号手术间照顾这个受过多次磨难的上海男孩,但令武艳华护士长惊讶的是,很多躺在手术床上的患者都会表现出或多或少的恐惧,而这个男孩的眼神里流露出的是满满的希望。

这位来自上海的男孩求医道路太过曲折漫长,患有动静脉畸形和淋巴管畸形的他在上海和浙江各大知名医院辗转就诊、手术,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越发严重,各种治疗方法都使用过,其中包括介入放置了弹簧圈并多次注射了无水酒精,病变内出血明显,瘤体张力极大,局部肿胀疼痛严重,他非常痛苦。在医护人员和他交流使其放松的过程中,才得知这两年来他和他的父母一直在网上搜索,寻找能医治他疾病的医生和医院,终于看到了郑大三附院血管瘤外科主任乔军波博士做过一台和他类似疾病的2个月大重症患儿的手术报道,这令他眼前一亮,健康的希望之火被点燃,他便立刻坐火车来到了郑州,找到乔主任来诊治。

温暖的手术室见证17岁上海男孩重获健康的奇迹

术前CTA

温暖的手术室见证17岁上海男孩重获健康的奇迹

术前三维成像


术前一日,手术部总护士长王立新高度重视,特召集手术当天的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讨论手术需要的体位及相关注意事项,要求一定要全力以赴,关注到手术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密切配合,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手术当天,手术部的护理人员备好物品准备就绪。因预估手术时间较长,为防止术中低体温,田培玲护士长提前为患者准备成人加热毯,置于患者下肢,为其保暖。为满足手术需求,需要为患者摆放侧卧位。王立新总护士长和田培玲护士长凭借丰富的经验,亲自上阵为患者摆好体位。为了预防手术压疮的发生,王立新总护士长提出在患者未麻醉前先采取侧卧位,这样患者会根据自己的感觉调整至最舒服的姿势,并且询问患者感受,以便获得患者最真实的体验,这对体位摆放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当患者被麻醉后,众人齐心协力,换成手术体位,体位的摆放十分成功。但是这仅仅是手术的第一步,乔主任肩上的担子依然很沉重。

手术开始的那一刻,标志着这场恶战帷幕的拉开。在术中,乔主任发现他的病情比预估的更严重,瘤体十分巨大,甚至比成人心脏还大很多,里面充满了粘稠的暗红色血液和部分血栓。瘤体从胸背部往上内延伸侵犯腋窝和锁骨下,并达胸廓顶,严重侵犯的不止多部位肌肉,还有胸长神经、胸背神经和胸背动脉、臂丛神经、正中神经、锁骨下动脉和静脉,神经和血管受压迫严重!同时病变腔内出血量达1000ml左右,因病变较大的张力使挤压血管和神经处产生持续黏连变硬,部分质地如石一般坚硬。仅分离臂丛神经处近半小时之多,加之锁骨下动静脉的分离、缝合和重建使得手术异常复杂精细,对手术技术的考验可想而知!

温暖的手术室见证17岁上海男孩重获健康的奇迹

术中照片

时间总是在你不经意间悄悄溜走,而手术台上的乔主任正在争分夺秒与疾病做斗争,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聚精会神地做手术,整整十二个小时,乔主任坚守在手术台上,这样的主任让我们既佩服又心疼。可是,正是乔主任的这种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精益求精工作态度以及精湛细致的手术方法,这令人痛苦不堪的巨大瘤体终于被彻底的切除。手术很成功,患者平安返回病房,这也意味着上海男孩将逐渐恢复健康,不再遭受瘤体的折磨。

温暖的手术室见证17岁上海男孩重获健康的奇迹

术后3天照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