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胡同曲直宽窄形态各异!有的老北京人都不知道的胡同“秘密”

胡同,本质是坊与坊、院落与院落的通道。它是经几百年京城变迁,随大小街、坊、住宅建设及交通变化形成的。因而,北京胡同,必然是曲直宽窄形态各异。

最窄的胡同——钱市胡同


北京胡同曲直宽窄形态各异!有的老北京人都不知道的胡同“秘密”


北京有名的窄胡同,有几条。如崇文门东珠市口北的高筱胡同,南口最窄处仅0.65米,现已无存;永安路北侧的小喇叭胡同,南北走向,北口仅 0.58米,向南延伸渐宽,确是形似喇叭。

从整条胡同的平均值看,最窄的胡同,要数前门外的钱市胡同。钱市胡同地处大栅栏东口珠宝市北段西侧,东西走向,通直而狭窄,平均宽度仅0.7米左右,中间最窄通路只有0.44米。一个人通过可以,两个人相对,只能双双侧身互让,勉强而过。


北京胡同曲直宽窄形态各异!有的老北京人都不知道的胡同“秘密”


据清代的《朝市丛载》记载:“银市街,在前门外珠宝市中间路西小胡同。”就是说,这条狭窄的胡同,清代是“银市”,即金融交易之所。

走进这条55米长的窄巷,胡同口有铜质胡同牌,胡同里依然可见当初建筑之格局:北侧是4组独立式房屋,南侧是4组三合院和一间铺面。清代,这里既有官办铸币作坊(俗称“炉行”),金银化零为整、化整为零均在此作业;另外也有几家胡同。


北京胡同曲直宽窄形态各异!有的老北京人都不知道的胡同“秘密”


“钱市”为什么这么窄?有两种说法:一说,两侧扩建门墙,侵占公共空间,致使钱市胡同成为北京最窄的一条胡同;另一说是为防盗贼而有意为之,谁敢作案,插翅难逃。

其中的奥妙,令人遐想。

拐弯最多的胡同——九湾胡同


北京胡同曲直宽窄形态各异!有的老北京人都不知道的胡同“秘密”


北京的街衢,素来以正、直、规范闻名;但是,有几条胡同,弯弯曲曲,极富特色。

九道湾胡同,在东城区北新桥附近,簋街以南。其西北入口与石雀胡同交结。

名曰“九”,不是9个弯;这里“九”是虚数,言其多。实地数过,大弯小弯要拐19道:从西巷左转进南巷,南巷东行,由新太仓衔接进北巷,北巷左转进中巷,中巷左转进东巷,东巷北行与北巷相接。有意思的是,19个弯,绕来绕去,是个“G”字形;胡同里宽处可走汽车,窄处仅可一人通过。


北京胡同曲直宽窄形态各异!有的老北京人都不知道的胡同“秘密”


九道湾胡同,从1965年起,被划分为5条胡同,即九道湾东巷、九道湾西巷、九道湾南巷、九道湾北巷、九道湾中巷。因此,它已担当不了“拐弯最多的胡同”之名。

现存一条胡同拐弯最多的,当数珠市口西南侧的九湾胡同。


北京胡同曲直宽窄形态各异!有的老北京人都不知道的胡同“秘密”


明代,这里因有一小庙得名,称般若寺胡同;清末因其弯曲多变,改称九曲湾;民国后称九道湾。因北京东城、西城、南城都有九道湾胡同,为避重名,1965年,这里更名为九湾胡同。

进校尉营胡同,就是九湾胡同西口。从西口进去,三步一折,五步一弯。细心数下来,这条不到400米的胡同, 9道直弯,4道的斜弯,要拐13个弯,才到胡同东口。

最古老的胡同——砖塔胡同


北京胡同曲直宽窄形态各异!有的老北京人都不知道的胡同“秘密”


砖塔胡同,位于西四牌楼以南西侧,人称“北京胡同之根”,是目前名见史籍的、北京最古老的胡同。

《析津志》载元大都“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胡同”,即加一起400多条胡同;而古籍记载的元代有名有实的胡同,只有砖塔胡同。资料见于元杂剧《沙门岛张生煮海》张生的书童与小龙女的丫鬟的一段对话:

“梅香姐,你与我些儿什么信物?”

“我与你把破蒲扇,拿去家里煽煤火去。”

“我到哪里寻你?”

“你去兀那羊市口头砖塔儿胡同总铺门前来寻我。”


北京胡同曲直宽窄形态各异!有的老北京人都不知道的胡同“秘密”


砖塔胡同东口,有座八角形灰色砖塔,现在保留的山门石额,依稀可见“元万松老人塔”六字。万松老人,是元代著名的佛学大师。大师圆寂后,人们为他修建了这个七重砖塔,旁边的胡同因此得名。

虽说经历700年沧桑,这条胡同,连同那座砖塔,至今风貌犹存。

最长的胡同——江米巷


北京胡同曲直宽窄形态各异!有的老北京人都不知道的胡同“秘密”


江米巷,即现在的东交民巷、西交民巷。居正阳门以里,东起崇文门内大街,西至北新华街。元朝时,是连在一起的一条胡同。由于当时,这里有元代控制漕运米粮进京的税务所和海关,因而得名。“江米巷”全长6.5公里,当时是北京最长的一条胡同。


北京胡同曲直宽窄形态各异!有的老北京人都不知道的胡同“秘密”


明代时修建棋盘街,将原来的江米巷截断成为东江米巷和西江米巷。东江米巷是明清两代“五部六府”以及鸿胪寺和会同馆所在地,鸦片战争(1840年)后又历尽沧桑,改名东交民巷,成为举世闻名的重要街衢。

最短的胡同——一尺大街与贯通巷


北京胡同曲直宽窄形态各异!有的老北京人都不知道的胡同“秘密”


一尺大街,位于琉璃厂东街东口东南,桐梓胡同东口至樱桃胡同北口一段,东西走向。这个名称,很有意思,名曰大街,实际只有20多米长,是北京最短的一条胡同。

据说,当年胡同路北三个门脸,全是刻字店;路南三个店铺:西边大酒缸,中间铁匠铺,东边理发店,紧挨着樱桃胡同北口。

《燕都丛考》记载:“自杨梅竹斜街而西,曰一尺大街,又西曰琉璃厂。”60年代后,这条短大街并入杨梅竹斜街,属“名亡实存”。直至2015年12月26日,“一尺大街”地标揭幕,才恢复了其旧有的印记。


北京胡同曲直宽窄形态各异!有的老北京人都不知道的胡同“秘密”


另外,杨竹梅斜街和北侧炭儿胡同之间,有条小巷叫贯通巷,旧名穿堂门。此巷全长仅30多米,当属现今京城里名实俱存的最短胡同。

最宽的胡同——灵境胡同


北京胡同曲直宽窄形态各异!有的老北京人都不知道的胡同“秘密”


灵境胡同,位于西单北东侧,东西走向。东起府右街,西止西单北大街,中与枣林大院、西黄城根南街、东斜街、新建胡同、背阴胡同相交,全长664米。后经几次拓宽;1992年扩展后,最宽处32.18米,成为北京最宽的胡同。

元、明两代这里是安富坊和小时雍坊两坊的分界处。

明朝时,灵境胡同分东、西两部分,东段有著名的道观,故以观名为称,叫灵济宫;西段南侧是宣城伯府北垣,因此叫宣城伯后墙街。


北京胡同曲直宽窄形态各异!有的老北京人都不知道的胡同“秘密”


清朝时,以西黄城根南街为界,东段因“灵济宫”改名“林清宫”,故名为林清胡同;西段则称为细米胡同。

到了民国,东段改名皇城根、西段改名为“灵境胡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东、西段合并,为“灵境胡同”。

现在,灵境胡同,与辟才胡同东、西相对,成为西单北大街两侧,东起府右街、西至太平桥大街的两条宽敞大道。

(*图文内容整理自网络,侵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