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河南十位歷史專家明確指出“客家大遷徙已證明造假”,你怎麼看?

珠三角廣府人


這些所謂"磚家"就是現代網絡下的級別而已,就有那麼多人信?其實這些不務正業的"磚家"被袁隆平喂得太飽了瞎折騰而已:現在的"河南人"本來就不是古代的河南人,他們自己就是後來搬遷到該地的,因為古代的河南漢人已基本上遷出了原居住地。那些譜頭上稱來自河南的客家人可以證明就是來自古河南,而客家人並不是來自河南一個省,我家族譜記載我們來自山東濟寧,並且現在山東還居住著我們同宗同源的本姓人。我們是福建的客家人,我們稱來自古代的中原地區,並不是單指河南,奉告那些無所事事的"磚家"不要自作多情,客家人來自哪裡都與你無關,絕對不存在所謂造假之類的"幻語",因為沒必要,多此一舉脫褲子放屁的事誰幹?我們客家人又不可能向你河南要求什麼,再說要求了又怎樣?只有我們貢獻給你們省什麼,而你們又怎麼會給客家人什麼好處啊!現在這些"磚家"真的是無底限的秀下限,我只是一個普通客家人市民,我也不在客家地區謀生和居住了,所以客家怎麼樣與我都無關了,但是看了這些由人民供養又來黑人民的東西胡作非為就來氣。自己不學無術無知愚昧也就算了,還要把無知和愚蠢加到別人身上就是大逆不道!客家人歷史上就有追根朔源的傳統,總想弄明白自己的出處,所以就有了記家譜的習慣,所以漢族人裡面唯一一個記家譜的文化族群居然被一群自己的出處都弄不清楚的偽磚家質疑否定,典型的五十步笑百步!客家人因為都有記族譜,有的已上溯到幾千年前(我族的族譜從秦漢始記,記載著我們的始祖是姜尚,姜尚的大兒子的屬地後代姓丁,秦漢後定居於現在的山東濟寧一帶,中途遷居當時的閩越建州,現在的南平建陽,明朝初年移居到閩西北的寧化至今)。上千年就造假,有必要嗎?造假是有目的的,當時的河南人多雜亂,有識之士或者當地活不下去的,或者農民起義要殺的對象,舉家遷逃不是很正常嗎?說客家人源頭造假何必呢?因為你河南待不下去了,逃離這個禍源地,逃都來不及難道還想回到那裡?客家人就是想留個根源的念想而已。現在我老家縣打客家牌,追根溯源的目的是為了說明我們是有根的,並不是浮萍一朵,我們的根在中原,我們的祖先是正宗的漢族人。僅僅而已,不會多此一舉的去造什麼假。現在的廣東福建哪裡不比河南好?難道我們客家人還想回河南?天大的笑話!


丁往事不堪回首


這種學術爭論是正常的!

我們廣西的漢族人。只要不說客家話的,多數人都說自己的祖宗是從山東過來的。2014年我去山東濰坊(青州就在濰坊市管轄範圍內)。問了一下當地人,他們對我的說法茫然不知。一細談才知道,現在的山東人多數是明朝初年才從山西移民來的。

而我們廣西的漢族人有的移民到廣西已經有千年之久,有點已經五六百年。

所以現在的河南人說客家人的移出地“證明是造假”未免太武斷。只能說,缺乏證據比較合適!


村夫論述


此問題不值一辯。

本不想理會,但關乎客家人聲譽,還是決定發一發聲。我從以下幾點駁之:

一、傳統

包括客家人在內的南遷漢人保留著中原漢人遺風,客家人崇文重教、耕讀傳家、崇尚節儉。客家人對儒家文化的理解和繼承,甚至如今的北方人都不及。中國傳統節日,客家人無一不過,甚至形式更加傳統。

二、方言

客家方言有六聲,發音與中古漢語也極為相似,不瞭解自己網上查去,不想多費口舌。客家話還保留了中古漢語的詞彙,如著(穿)、髀(大腿)、曳(搖)、歸(回)、食(吃)等等,數不勝數,如果你瞭解客家話,你會覺得有的客家口語都像文言文。

三、族譜

客家大遷徙的證據,你翻一下客家人的族譜就可以得知。客家人的族譜如果造假,不可能從幾百年甚至上千年前就開始造假;如果造假,不可能整個客家地區包括贛、粵、閩、桂、臺、港、湘、川等地的客家人全部一起造假;如果造假,難道客家人在宋代被編入客籍(意為外來人口,為和當地土著區分)的史料也是造假?

客家人的族譜記錄了遷徙足跡,客家是漢族中最漂泊的民系,但客家人從不忘家族的榮耀,對自己從哪裡來從來不敢忘記,這和古代漢人的家族觀念並無二致。

四、堂號

客家地區,每個家族都有堂號、堂聯,有自己的祠堂,每年都會大規模祭祖。對於祭祖尊祖,沒有比客家人更重視的了。去看看客家民居的門聯,你會發現各家各戶都有著中原的郡望。我們家族史上祖籍彭城(今徐州),堂號是彭城堂,我家搬過幾次家,雖然住在小區房,但是不管搬到哪裡都在客廳掛一個小小的祭祖神龕,上書堂號和堂聯,初一十五我爸媽必點蠟燒香(環保的插電的香燭)。

五、客家人為什麼不被認可

客家人不被認為是南遷漢人,主要有別有用心的人拿客家人與南方瑤畲民族的結合說事,故意放大。

客家人與瑤畲民族的結合,這一點我們不否認,但瑤畲民族人數很少,遠比北方胡人少,而且那是客家人用漢文化同化他們的過程,此外瑤畲不僅和客家人有融合,和南遷到南方的漢族各大民系都有融合(和浙閩贛粵湘黔等省的非客家地區都有融合),而且這遠比處於民族大融合漩渦中心的北方地區程度更輕。

發展到今天,漢族中沒有哪一個民系敢說自己血統絕對純正,特別是經歷過各種戰亂(如五胡亂華、南北朝、五代十國等)的河南等中原地區。現在的中原人已經不是古代的中原人了。

凡事得客觀,你可以發表你的觀點,但請拿出證據來,不要信口開河,不然會傷害別人,也顯得自己無知。




一起閒談吧


這又是個標題黨,典型的挑撥漢族人,我就是河南人,南北本來都是一家,從古代氣候和地理環境而言,大部分都是華夏的苗裔,後來吸收其他部落,大家都是同族同宗,這個標題故意挑起紛爭,挑撥南方人罵河南人,河南人罵客家人,仔細想想,漢民族自古人口占優勢,不管怎麼戰亂,怎麼漢化別的小民族,最後都是漢民族主體優勢,至於說胡化,蠻夷入漢,這部分人口太少了,笑笑而已…標題黨真的是居心叵測,我們需要的是團結,倒是一小部分異端分子,民族敗類生怕人民團結,煽風點火,無恥行徑,實在非君子所為!!!


dongfang28817645


陝西人說他祖上是秦人,我會笑笑問他,烽火連天經歷兩千年,屠宰之地的你們祖先恨不得有一對翅膀逃的無影無蹤。四川人說他祖上是劉備從中原帶來的人,我會問他聽過張獻忠沒有?聽過江西填湖廣,湖廣填四川沒有?中國的人口流亡從來沒有停止過,越是中原地區越是不可相信現居人口的祖上是原來的土著。50年後,我也會懷疑廣州城內的人是否本來的廣州(廣東)人,即使他能說一口流利的粵語而不是普通話(看形勢發展是普通話)。論到研究可信度,香港就是一個語言與族群活體研究城市。才70年光景,來自全國各地的移民難民後代幾乎全部操“港式粵語”否則,就是“非我族類”。


粵風溫潤


我不知道這造假怎麼來的,你們覺得中原遷徙到兩廣江西福建很難,但是不要忽略了一點,客家人不是一步就從中原遷到兩廣,結合我們這輩能考證到的事實吧,我們這裡100多戶加隔壁鎮的100多戶都是上4輩從廣東河源逃難來江西贛州的,這這些人不是一次性逃過來的一家先過來,覺得這邊地多物產好就叫上兄弟叔伯一起過來。我奶奶說的她弟是她從廣東背過來江西的,別拿現代人的思考方式去想古人,如果你覺得這個遷徙路途有難度,那去考證一下那個李白一生遷徙圖。兩個民族生存在一個地方肯定是會有融合的但是隨夫不是自古的傳統嗎?說漢畲化的也是夠了,真的是畲族漢化現在還會有那麼多畲族自治縣。至於族譜攀附名人,說句難聽的唐李還攀附李耳,隴西李呢?族譜裡十之八九都存在攀附的,族譜裡有虛的是正常,就像我們這的族譜,我還沒結婚,修訂的族譜裡已經有我兒子的名字在上面,我理解是族譜裡斷後的只有虛構的那個名字才有可能,族譜攀附的祖宗可能有部分也是從這些虛構的名字上寫文章吧


思路與眠


《客從山裡來》

客家來自中原?這恐怕只是個美麗的誤會!

圖為客家女人


客家人從民國時的羅香林成功構建客家“民系”(民系是民族的隱晦表述)後便以中原人自居,自稱給中國南方帶來“先進的生產技術”。其實,客家並不先進,也並非來自中原,而是來自畲瑤等少數民族。

平心而論,客家人的人文風俗、生活習慣、歷史淵源等均與畲瑤密切相關,下面列舉一些畲客共有而漢族所沒有的族群特徵,以資參考!

客家人栽種旱作物,名曰“種山畲”。“畲”指原始刀耕火種,畲族因種“畲”得名。

(2)以前客家和畲瑤均種植一種叫做“菱禾”的旱稻品種,“菱禾”是畲、瑤、客等山區民族的特產品種。

據宋•王象之《輿地紀勝•廣南東路•梅州》載:菱禾,自植於旱山,不假耒耜,不事灌溉,逮秋自熟,粒立粗糲,風味差不醇,此本山客畲所種。可見,早在宋代,梅州“山客畲”已種植菱禾。

(3)種菁——即靛藍,是客家藍衫的染料。

歷史上畲民有高超的種菁技術,史載汀州“菁民”即“畲民”,“刀耕火耨,藝藍為生”。其後畲民的“種菁”技術傳予客家,造成汀州府上杭、永定以及梅州、興寧等地“靛青業”的發達。故史稱:“邑人出外經商,以靛青業為最著”。

圖為梳椎髻的客家人

(4)客家茶源於畲家茶。

在畲客山區,因畲人較客家所居山嶺更為高深,更宜茶樹生長,故畲茶久負盛名。在清代,粵東著名產茶區均在畲地。如:紫金畲人所種“洪畲茶”,羅浮山畲區所產“芳香勃發”的“羅浮茶”,鳳凰山畲區出產的“清膈清暑”的“鳳山茶”。清代客區畲人種茶、製茶技藝均較當地客家人高出一疇,客家人便從畲人處學會了茶技。

(5)客家擂茶是土家和畲族特產。客家與畲瑤苗等族都有材料相同、做法一致的擂茶,擂茶是畲客瑤苗土家各族待客的特色食物。

(6)客家釀菜與瑤家十八釀屬同類食品,是畲客瑤特產。

客家人聲稱釀菜是“思念中原故土餃子”的產物,事實上,釀菜只是楚越畲瑤經典特產!



(7)客家話與畲語基本一致,兩者共同點高達95%以上。

畲語,畲人自稱“山客話”,漢人稱其“畲客話”,可與客家話實現互通,是畲人的民族語,使用人口占畲族總人口的99%,主要分佈在閩、浙、粵、贛、皖等省部分山區。

(8)客家與畲、瑤、壯、土家等少民愛唱山歌,漢人不唱山歌。畲瑤壯等少民山歌與客家山歌無論形式還是旋律都基本一致。

(9)客家人熱衷的採茶舞、魚燈舞、騎馬舞、斗笠舞、火龍舞…等,與畲瑤壯等民族舞蹈一樣。



(10)土樓和圍龍屋源於畲瑤。漢建築為方正形式,不是客家土樓、圍龍屋那種圓環形、半圓形的風格。

畲客先民在古代被稱為“畲峒蠻”“溪峒蠻”,為原始的穴居人。畲客習慣依山聚族而居,由於受到漢族和官府的排擠,導致其社會形態也隨之發展為半軍事化狀態,這種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其對抗強勢民族時所處的劣勢局面。聚族穴居的好處是增進同族情誼形成統一戰線,方便隨時對抗官府,洞穴對於畲客而言就是堅不可摧的防禦堡壘,現今的圍龍屋和土樓便是其後代建造的類洞形建築,可以說是畲客先民生活情景的歷史重現!此外,圍龍屋和土樓還有個特點就是形象鳥窩,所以也不排除是由鳥巢的居住形式逐漸演化而來!




(11)舊時畲、客有半夜嫁女的風俗,漢人三更半夜不嫁娶。

(12)客家二次拾骨葬與畲、瑤、壯等少民風俗一樣。

(13)古代客家女不像漢族女人一樣纏足。

畲、客、瑤女人不纏足,史稱:女子“素無纏足之習”。他們的女性有參軍打仗的傳統,從宋、明時代的女畲軍到太平軍女兵,這表明她們是一種因襲傳承的關係。



圖為跣足椎髻的客家人

(14)古代客家人與南方少民無戶籍,無科舉權,僅少數外遷的寄籍者有科舉權。

(15)漢族是地域認同,而客家與少民是族群認同。

漢人是地域認同,強調地方籍貫,一個福建漢族會自稱福建人;但一個福建客家會自稱福建客家,或只稱客家人;一個福建畲族會自稱福建畲族,或只稱畲家。漢族愛鄉,同鄉間互有好感;而少民只對同族具有認同感,哪怕其族人來自不同的省份或國家,均不妨礙他們一見如故的親近感;相比之下,他們對同鄉的漢族會顯得疏遠很多…這就是族群認同與地域認同的區別,族群認同是少數民族增強其內部凝聚力的具體表現。

(16)無山不成客,逢山必有客,聚山而居是山區民族的共同特徵。

關於全民住山,客家人給出的解釋是因為來得晚,平原和城市住滿人,只能住山裡。到底這種說法是否成立?根據客家人的五次大遷徙理論,客家人的第一次南遷發生於西晉五胡亂華時期,第二次南遷在唐朝安史之亂,第三次是宋元之際…但史料記載,清以前的南方大部分是地廣人稀的處女地。明末清初,肥沃的珠三角平原只有一百萬戶籍人口。魚米之鄉的珠三角尚且如此,何況其它地方?哪來平原住滿人一說?

所以,“先來後到,平原被佔據”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客家人喜好住山的特性並不限於廣東,在福建、臺灣、廣西、湖南、浙江、四川等地的客家人均是聚山而居,而被稱為客家祖源地的寧化和客家搖籃的贛州就是徹頭徹尾的山區(市區為官話人)。

一個客家祖地,一個客家搖籃,另外還有一個客家首都也是山區。從誕生的祖地到成長的搖籃,再到民族首都,活動範圍全在山裡,這說明客家是天生的山區民族,而不是所謂的“先來後到,平原住滿人,不得已住山裡”的南遷者。如果“先來後到”的說法成立,那與客家一同生活在山裡的畲瑤也是因為平原住滿人而住山裡?!

(17)苗瑤畬三族語言都有一個有趣的現象:三族都存在“捱話”,客家、畲族與壯族均稱呼母親為“咩”。

在三族發源地的懷化地區特別明顯:外婆稱為“捱婆”,父母親稱為“捱公”“捱咩”,客家人自稱“捱”便是祖上來自畲瑤民族的記憶殘留!

(18)作為中國的主人,中原人無論去到國內任何地方均以主人自居,而絕不會有中原人稱“客”,客家人自稱是“客居他鄉的中原人”完全是自欺欺人的說法。



其實“客”與中原無關,客家的“客”來源有二:一是“畲客”;二為“客籍”。

《衢志·風俗志》:“龍南山中有畲客,其婦恆終歲赤足與男子雜居作度日,不與漢族通婚”。《臨汀匯考》:“唐時初置汀洲,徙內地民居之,而本土之苗仍雜處其間,今人呼為畲客。”宋《太平寰宇記》:梅州宋代民族,畲客聚居。

畲族因居住山林,刀耕火種,不需交糧納稅。所以,唐宋時期,畲族人口發展很快,幾乎佔領整個粵東地區。清《嘉應州志》雲“梅地古為畲瑤所居”,可見畲族對客家地區的影響之深。

清代百科全書《清稗類鈔》記載:畲族自稱畲客,漢族稱其為客家;畲客俗訛為佘民,即山越;畲客勤耕作,善歌,謂之畲客歌;類居深山,不纏足,躡花鞋。

  福建師範大學李積慶寫到:道光《平和縣誌》: “和邑深山窮谷中,舊有猺獞,椎髻跣足。閩省凡深山窮谷之處每多此種,人皆稱之曰‘客’”。漳州《曾氏崇本堂世譜》:藍、雷者,即傳記所稱猺人,閩中唐宋以前亦在在有之。然多在深山窮谷中,又遷徙無常,故稱之曰“客”。凡三團左右有曰“畲客營”者,有曰“客仔寮”(獠)者,有曰“番仔寮”者,皆其舊址也。這裡說,畲瑤因頻繁遷徙而被稱為“客”。

畲族又稱“山哈”,在畲客語裡,“客”“哈”同音,“哈”即客人,“山哈”指山裡的客人。

客家最初只稱“畲客”或簡稱“客”,客家正式被定名是在清代,當時外遷墾耕的嘉應人因寄籍遷入地(類似辦暫住證),被當地人稱為“客籍人”(沒有戶籍的人)。由於他們的風俗習慣自成一體,所以人們又把“客籍”改為具有民族性質的“客家”以便於識別,客家就此誕生!

也有人說,客家之名始於周朝。據閩學家蔡永兼《西山雜記》: 福建周時有七閩,其地域即泉郡之畬家,三山之蜑戶,劍州之高山,邰武之武夷,漳巖之龍門,漳郡之南太武,汀贛之客家,此七族稱七閩。

關於七閩,何光嶽《南蠻源流史》載:《周禮•職方氏》:“掌七閩八蠻”。鄭玄注:“閩,蠻之別也”,即閩乃蠻之別種。從以上記載看,客家是七蠻之一,這說明現汀贛等地居民周朝時已有客家種族之名。



客家生性好鬥,在贛、閩、臺、桂、粵、瓊、浙等省,他們到處與人械鬥,可以說是惡行累累,劣跡斑斑!大家也許會問,客家人好鬥的性格是怎麼形成的?

這或者要從與客家和睦相處、關係密切的畲瑤身上找答案。畲、瑤皆好鬥民族,歷史上畲瑤山區不但匪盜盛行,還時常為擴充地盤而大肆殺戮漢人,其反抗漢人朝廷統治的起義更是頻繁不斷,史料明確記載的就有很多:

《宋史·蠻夷傳》:慶曆三年,湖南“桂陽蠻徭內寇”,即臨武西山瑤人唐和、盤知諒、房承映等發動了瑤民武裝起義。宋朝祝穆《方輿勝覽》載:大抵蠻徭種類伶佬不一,挾山阻谷,依林積木,以為之居。人跡罕至,椎髻跣足,登走崖險, 如履平地。言語侏離,衣服斒斕。刻木為契,不能君長。 持弓挾矢,匿草射人。復仇報怨,視死如歸。

明正統七年後的近百年間,廣西潯江上游藤縣、平南、桂平、貴縣、武宣、象州等縣之間方圓六百里的峰巒迭嶂的大藤峽山區,爆發了連綿不斷的抗明瑤民起義。這次為民族生存而戰的瑤民起義震撼了全國,迫使明王朝數易將帥,並牽制了粵、桂、湘、貴、贛,和京師的數十萬官軍,沉重打擊了明王朝的封建統治。《潯州府志》:正統初,撥官兵協剿誘擒,蠻首藍受貳等以徇,而賊首侯大苟循去,仍嘯聚倡亂。

清康熙四十一年,連山瑤民因不堪官吏壓迫,在李二、鄧貴等人領導下發動起義。韶州總兵劉虎、副將林芳率清軍進剿,戰敗,劉虎逃走,林芳被殺。

《資治通鑑·唐紀》:是歲,黃連峒蠻二萬圍汀州,福建觀察使王潮遣其將李永勳將萬人擊之,蠻解去…

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潮與漳汀接壤,鹽寇、輋民,群聚剽劫,累政。

清嘉慶《雲霄廳志》:高宗總章二年,泉、潮間蠻僚嘯亂。

寧宗嘉定元年,“值江西峒寇李元勵竊發”,“眾數萬,連被吉、彬諸縣”,後又向廣東南雄挺進,並進逼贛州、南安軍,兵威閩粵贛地區。

《趙撫州傳》載,趙氏起義失敗後,逃入汀州,“捐重賞募峒丁廖陳六等進取。”

理宗景定二年,漳州爆發大規模畲民起義,“群盜益深,距城僅二十里,郡岌岌危矣。”後朝廷採取剿撫並舉的方針,才把這次起義平息下去。

畲民除反抗漢人朝廷的統治外,也曾聯合漢人進行過激烈的反蒙抗爭。宋恭宗德祐元年,元兵破鄂州,揮師渡江,南宋震驚,詔諸路勤王。時任贛州知府的文天祥“捧詔涕泣”,起兵勤王,“使陳繼周發郡中豪傑,並結溪洞蠻;使方興招吉州兵,諸豪傑響應,有眾萬人。” 文天祥的妹婿彭震龍也組織畲民參加抗元隊伍,“乃結峒獠起兵。天祥兵出嶺,震龍接應,復永新縣。”

當時另一位抗元大臣張世傑的隊伍中也有一支由畲族首領陳吊眼和畲婦許夫人率領的“畲軍”配合作戰。他們“聚眾十萬,連五十餘寨,扼險自固”,鬥爭持續六年之久。陳吊眼在廣東畲民中享有崇高的威望,至今仍廣泛流傳著陳吊王抗元鬥爭的英雄事蹟。

景炎元年,張世傑招義軍,夫人倡率諸峒畲婦應命。二年六月,世傑自將淮兵討蒲壽庚,夫人率所部往會,兵勢稍振。后帝泊淺灣,夫人復率兵海上援之,至百丈埔,遇元兵與戰死焉,土人義而祀之。” 繼陳吊眼之後,又有黃華和鍾明亮領導的畲民起義,他們打出“復宋”旗幟,予元統治者以沉重的打擊。

由於長期親密無間的融合,畲瑤骨子裡的鬥爭精神也深深地烙進了客家的基因裡,客家人好鬥的性格大概便是這麼來的。



有明一代,各地畲民起義仍時有發生,如洪武十八年和成化十四年,鍾子仁、鍾三領導的閩西上杭畲民起義;嘉靖四十二年,藍松三領導的大埔、梅州畲民起義等等,其中尤以正德年間爆發於贛南橫水、左溪、桶崗等地以謝志珊、藍天鳳為首的畲民起義規模最大。

謝志珊、藍天鳳“自稱盤皇子孫,收有傳統寶印畫像。”他們“原系廣東流來,先年奉巡撫都御史金澤行令安棲於此,不過砍山耕活;年深日久,生長日蕃,羽翼漸多,居民受其殺戮,田地被其佔據;又且潛引萬安、龍泉等縣避役逃民並百工技藝遊食之人,雜處以內,分群聚堂,動以萬計。”

正德十一年,謝、藍以橫水、左溪、桶崗為中心發動起義,旋在下新地、穩下、義安等地設營寨80餘處,並與廣東高快馬、湖南龔福全等起義相互聲援,轉戰於湖南的桂陽、酃縣、宜章和江西的遂川、萬安、泰和、永新等地,縱橫千里,聲震朝廷。

於是,明朝廷任命王陽明為南贛巡撫,節制贛、粵、閩、湘四省八府的兵力,採取剿撫並舉的方針,才把這次起義給鎮壓下去。此後,為防範畲民再度造反,王守仁上奏朝廷設立崇義縣治,縣衙就在橫水鎮。又採取一系列措施對畲民進行壓迫和限制。從此,畲民不敢聚居於一起,一些畲民逐漸隱瞞族性或依附漢姓。

至此,客家地區畲人的族性迅速走向消失,以致清代至民國,地方文獻資料已鮮有關於畲民起事的記載,在廣大的客家地區,也罕有完整的畲族村落。

閩粵贛山區數量龐大的畲民的突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客家族群的突然冒起,這表明,畲民已融入到漢族之中,客家文化形態也已完全成熟。



吃完一山遷一山,畲客遷徙多為環境所逼。清代粵東山區快速增長的人口使得當地環境不堪重負,很多山區土著為了生存互相爭奪地盤,不惜大打出手。不要認為客家人只與非客家人械鬥,為爭奪利益,在好鬥的客家人之間發生的械鬥如家常便飯,客家地區遍佈圍龍屋和土樓就是明證,圍龍屋和土樓是客家內部械鬥的歷史產物。

客家內部械鬥多以宗族為單位,每個宗族都有圍龍屋或土樓,大吃小,勢力弱的只能被無情地消滅。因為械鬥,古代客家地區光天化日之下組團搶奪財物,甚至搶親的事時有發生,這就是客家女夜嫁風俗的根源所在,因為在半夜嫁女相對要安全得多。

客家地區山多地少,土地貧瘠,加上宗族械鬥不止,在惡劣的生存環境面前,大量的山民只好不斷地往外遷移,到土地肥沃的沿海平原尋求生機。在當時,善良的沿海居民接納了他們,把土地讓與耕作,使其吃上飽飯安居樂業,並把寶貴的科舉名額也一併與之分享。受惠於沿海人的恩賜,山區來客很快擺脫了貧困與飢餓,所以在最初的一百多年時間裡,雙方倒也和睦相處其樂融融!



但和睦是有時間長度的,日子久了東西會變質。俗語說“鬥米恩升米仇”,山區來客從最初的感恩開始變得不安分起來,因他們早已對美麗富饒的沿海平原垂涎三尺,遂萌發了將之侵佔的邪念。終於在1854年,蓄謀已久的他們發動了慘無人道的旨在搶奪當地人財產的“粵客大械鬥”戰爭。這場規模空前的戰爭持續時間長達十四年之久,史載械鬥中客家傷亡人口達60多萬,雙方傷亡總人口將近上百萬,財產損失無法估量。戰爭給人們帶來巨大傷痛,也使客家人瞬間“名聞天下”,聲名狼藉,後來更因此被稱為“非漢”一族!現在看來,“非漢”定論雖然有其發洩內心憤懣的因素,但似乎也並無不妥之處!建國初,國家曾計劃把客家劃為少數民族以給予優待,說明國家也是認可其少民身份的!



關於“客家”名字的確切含義,只有廣東中部人是最清楚和最有發言權的,因為“客家”是廣東中部人給起的名字,是對來給其墾耕農田的粵東山民的稱謂,意為“山客”“畲客”。後來,山民自己誤會和曲解了“客”的原意,將其潤色成所謂的“中原人”作為宣傳的噱頭,鬧出不小的笑話!“客家”本指粵東山民,古稱“山客畲”“畲峒蠻”“蠻僚”“狸獠”“山獠”等,多居深山窮谷。畲瑤民族,特別過山瑤經常過著居無定所的流浪生活,他們四處為家,因頻繁遷徙而被稱為“客”,這便是“客”的由來!



其實,客家大遷徙就是明清時粵東山民湧向沿海求生的過程,“客家”之名正因此而來,但是有客籍學者為炮製合理的“中原論”,不惜將其改頭換面,包裝成所謂的“五次大遷徙”,現在更在“五次”的基礎上加多一次,變成“六次大遷徙”,時間也向前推進至東、西周,把周天子、漢武帝、宋太祖、趙佗、文天祥…幾乎所有中國名人悉數收入囊中,變成了他們所謂的“客家先民”,不可謂不天下無敵!

不過,“中原論”一經拋出便質疑聲不斷。早在1997年,在客家幻想中的“故鄉”中原河南,十餘位史學家聯合指出“客家大遷徙”屬於造假。而在客家真正的故鄉梅州,嘉應大學房學嘉教授則在《客家源流探奧》一書中說明“客家人不是中原移民,而是古百越人融合的結果,其母語是閩粵贛三角區的古越族語。”

客家學者劉鎮發也著書論定客家中原說是“誤會的歷史”等等,這些結論無一不說明客家與百越民族血濃於水的親密關係,這對終日沉湎於編織“中原夢”而無法自拔的客家人來說,無異於當頭一盆冷水!

但即便是在如山的鐵證面前,客家人也不承認事實,為何?因為“硬頸”的客家人還有一件自以為無敵的“終極大殺器”——企圖用他們奉為經典的族譜予以一招制勝!只不過,客家族譜可靠嗎?

族譜作為家族文獻,保存記錄一個家族的歷史,具有敬宗收族,提高家族自豪感、凝聚力等意義,以促進家族內部團結和提高家族社會地位。正是在這種全面追求美譽的情況下,隱惡揚善是族譜自古以來的特點,由此衍生出誇大甚至編造本家族歷史等問題。

雖說許多譜書上都提到“循實記載”“不虛實,不隱惡”等字樣,但真正做到的並不多,大多數家譜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冒認祖先,偽冒名族,假託攀附的問題,直接影響了家譜的史料價值,也混亂了家族的真正來源和脈絡發展。家譜做偽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在姓氏溯源上攀龍附鳳。以古代的帝王將相,貴胄名臣為本族的先祖,亂認他人為祖。通常,林姓上溯至比干,陳姓為陳霸先,李姓為李世民,洪姓為共工,張姓為張良,錢姓為黃帝等都是犯了這個通病。更有甚者將一些神話人物如“楊司公”之類列為始祖。

2、為提高家族地位,亂標地望。其中王必琅琊,李必隴西,張必清河…等,已成為通例。這種流俗,在漢文少數民族家譜中也有所反映,如畲族鍾姓自標“潁川堂”,藍姓標“汝南堂”,儼然中原豪門。

3、世系雖長遠,卻不可靠。在明清以來的家譜中,通常將家族先祖上溯到遠古時期,歷代世系也十分清晰,數十代、百代,代代不亂。實際上這不符合中國國情,有存疑之處。在中國古代,一個家族很少有連續不間斷的家族記錄,在修譜時候,資料大多來源回憶、附會或者抄錄史書,志書及其他資料。其中的史料浩如煙海,本身存疑或待考證的就很多,強行把兩端資料銜接到自己家譜世系上,是最大的問題所在。

4、隱惡揚善。幾乎所有的家譜凡例中都規定不能入譜的標準,多數是“不道、亂倫、亂宗、絕義、辱先”等。這樣一來,所有家譜中都只有好人、正人君子,而不見任何壞人,哪怕是自己的祖先也不承認。僅從家譜上觀察,歷史上的大漢奸如李林甫、秦檜之類,都是既沒有祖先父母,也沒有子孫後人的。

這種家譜造假的現象不僅存在於漢族之中,而且在少數民族中也十分普遍。四川學者黎小龍曾通過梳理正史與方誌資料,論證了渝黔土家族大姓冉、田、白、張為三峽地區的古姓,指出這些大姓族譜中的冒籍中原華夏同姓,偽託郡望的現象是西南少數民族漢化進程中的文化現象。日本學者菊池秀明也以廣西壯族族譜為線索,從對廣西壯族漢化的構造分析了“成為漢族”是怎麼回事。

他認為讀書應試與建功立業是地方豪族融入國家體制的重要途徑,在科舉制度下,以儒家文化作為“華夷”區別的基準,並通過漢字來傳播這種文化的做法,正是中華同化周邊並不斷擴展的秘密所在。

壯族南遷說。壯族“南遷說”的根據主要是流傳於各地壯族民間的族譜和一些碑刻。綜觀壯族各姓氏的族譜和墓碑幾乎都沒有說是廣西土著的,都說是在宋代從中原的“山東白馬”遷到廣西。

為何壯族族譜都說從北方遷來?這除了文化落後的原因外,最根本的原因是與歷史上各朝代實行的民族歧視政策有關。

由於受漢文化的影響,免遭世人對“蠻夷”的歧視,在其所修族譜、家譜或其它傳記中,多攀附內地遷來的漢族或功臣名將為自己的祖先,將祖籍說成是來自中原內地。如泗城岑氏,稱其先祖岑仲淑是浙江餘杭人,宋時隨狄青平定儂智高,以功封鎮其地。

壯族韋姓則記載出自韓姓,是漢代功臣韓信被殺後,蕭何暗中將其子孫送往今廣西一帶,韓信子孫為避禍,以韓字半邊“韋”字為姓。就連壯族的民族英雄儂智高也說其祖上儂猷是山東青州人。

由此可見,壯族各姓家譜冒籍中原的根本目的是想要擺脫歷史上實行的民族壓迫和歧視政策。

畲族譜牒中的華夏認同。與客家一樣,畲族也把祖先追溯到中原,其中,盤姓堂號設為南陽、藍姓為汝南、鍾姓為穎川、雷姓為馮翊。經查閱文獻, “汝南”、“馮翊”為古地名,在今河南省上蔡之西南,漢時為汝南郡;“馮翊”,後漢末置郡。這說明畲族也以中原作為祖籍。

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瑤人(指畲族)楚粵為盛。而閩中山溪高深之處間有之,嘗稱城邑人為“河老”,謂自河南遷來”。《龍巖縣誌·氏族》載:“藍姓,從汝南遷來”。“河老”即河洛,畲人與客家均自稱河洛人。

畲族修譜宗旨、為自高身份而偽託、假冒等皆如漢人之譜。如福鼎等地《藍氏族譜》把朱熹、范仲淹、歐陽修等有關修譜的論述直接引載於譜中,作為修譜的宗旨。

又如福鼎《鍾氏族譜》在序言中稱其祖先:“志深公肇自高辛及東漢之鐘離,西漢之鐘儀。遞傳於茲千百餘年。雖孔子刪書斷自唐虞,而《史記》所載至今如昨,明炳日月,非猶杞宋無徵,文獻不足可同日而語也。”鍾氏儼然成為中原漢族世家,故他們的族譜堂堂正正的標上“潁川”堂號。畲人族譜標上堂號無非是想說明畲民來自中原顯赫世家。

畲民還有聯宗、聯譜的現象,藉以把不同宗支的同姓聯繫起來,增強相互間的團結和凝聚力。如清光緒年間侯官縣籍的刑部主事鍾大琨聯絡閩、粵、桂、湘、贛等省鍾姓官員,倡修連環總譜,凡鍾姓不管畲漢不管何地,皆以穎川為郡望,共奉一古代漢族名人為始祖。這也是眾多散落各地的客家人能夠統一對上族譜的同一原因,因為在古代(主要是清代)他們的前人已經統一過宗譜,然後他們的後代以此為藍本修訂分支族譜,所以不管他們的子孫後代有多少分支,數量如何龐大,無論他們身處何地都總是能夠對上族譜,找到共同的“祖宗”。

畲民修譜是畲族更加漢化的表現,其最初本意是為了免受統治階級對其的民族歧視。

客家“中原說”。客家人大規模撰修族譜是從清代客家說興起以後才開始的,很多宗姓為攀附名人而花錢請人代編族譜,所以從那時起,家譜坊就已遍佈客家地區。

《南方土著漢化的典型模式——寧化石壁與光州固始現象》這篇論文便指出了客家人族譜的不實之處。

1、從內容看,幾乎都與中原、避亂、寧化石壁有關。

2、大部分族譜是清代以來修纂的。主要是清末“客家學說”興起以後,掀起了修造族譜、掛靠中原的浪潮。明代以前的古本就很少,更別說宋代的了。

3、眾所周知文天祥沒有後代,但客家文姓都自稱文天祥後代,稱文天祥女婿後人的也大有人在。

4、客家的劉姓都自稱劉漢皇族一個成員的後代,經查證,該男子並沒有子嗣。

5、客家李姓,不同家譜有不同版本。其中有個祖先叫李火德,在不同家譜裡,輩分還不一樣,有的說李火德出生於北宋初年,有的說是南宋人,還有的竟然說他是南宋李綱的後代,混亂竟然至此!

6、有一楊姓客家人,自稱祖先是楊文廣二十萬大軍徵蠻留在廣東的後代,但歷史上根本沒有這件事。

以上這些漏洞百出的家譜都體現了邊緣社會的土著精英們建構華夏正統文化身份的強烈願望。

其實,不管是客家還是其他少數民族的族譜都存在攀龍附鳳,冒籍中原,偽託郡望的現象。因此,客家人意圖用族譜來佐證其真正的祖先來源是非常不靠譜的!

綜上,客家人的真實身份並非如其所宣稱的那樣!


用戶6810030606


作為一個廣東人,我們喜歡自稱是中原移民,我們的語言屬於中古漢語,但其實只是一種後代重新構建的文化想象,來掩飾處廣東長期處於文化邊緣地帶的自卑。歷史學家羅新說,傳統歷史學有兩個與生俱來的思維傾向,可概括為“起源崇拜”和“遷徙崇拜”:總是把當下的人群構造追溯到遙遠的過去中,給出一個單一的起源性解釋;總是把某一歷史人群的出現,解釋為一種跨時空長途遷徙的結果,而忽視或無視任何人群都處在持續的解體和重構的過程中,其邊界是流動和不清晰的。

有人提什麼客家保存中原民俗,其實也無非是文化交流中受到中原文化的輻射,又因為相對封閉保存得較好而已;至於族譜,族譜在歷史材料中可靠性是非常低的。

說了這麼多,不意味著廣東人要自輕自賤。有人說這個問題“事關客家人的聲譽”,其實非常可笑,上千幾百年前發生的事關今天的客家人什麼事呢?包括客家人在內的廣東人固然沒有顯赫的祖上,我們的祖上很可能只是茹毛飲血的百越先民,但是廣東人在近現代史和當代取得的輝煌成就誰能否認?我們更需要的是做好自己,而不是偽造過去來獲取虛假的族群自信。


漆園故人


作為客家人,沒有系統的論據來反駁,很覺得遺憾。但就舉兩點來反駁下:

一、客家以氏族傳承,多有家譜,從哪來,我們自己很清楚,跟哪些學者放了什麼屁,不影響我們自己的傳承。客家的習俗中,祖宗、拜神、嫁娶、用具等等,哪一點是少數民族的延續?有興趣的,可以拿客家習俗和河南等中原習俗比較,不但習俗接近,飲食習慣也很相似呢!

二、客家話是一個具備鮮明特點的語系,儘管分散華南的客家話已經多有變化,但不同區域說的客家話,相互間還是聽得懂。且根據歷史記載和古詩詞來佐證,客家話在唐代應當是中原官話,宋代時中原官話變成了粵語,這是歷史論證達成一致共識的。


DS忠正愛華


首先,科學不是打群架、人多就結果正確。

愛因斯坦發表相對論後移居美國,納粹組織了一百零幾位德國控制下的科學家聯名發表文章,正面相對論是錯的。

面對記者就這場證明的提問,愛因斯坦回答:如果真能證明我錯了,一位科學家就夠了!

所以,十位學者的證明並不能增強證明的效力,反倒對證明的動機產生疑問。

其次,歷史學屬於驗證性學科,在未能根本確認或否認前,多種有依據(哪怕是孤證、不完整的證據)的學術觀點都應該得到尊重。

而作為平民教育的相關歷史,則需要按照當時相對得到承認更多的學術結果去採信。

比如,在挖掘到殷商遺蹟前,商朝的存在就是未有定論,至根據甲骨、甲骨文的線索挖掘到殷商遺蹟後,商朝的相關歷史才成為定論。

而“衣冠南渡”的相關問題,當下並無定論,應當鼓勵百花齊放。

~~~~~~~~~~~~~~~~~~~~~~~~~~~~~~~~~~~~~~~~~~~~~~

“衣冠南渡”之所以被重視、被爭議,在於封建文化下對正統地位的追崇——如果衣冠南渡被證實,則嶺南客家人文化更接近於古中原文化;如果被證偽,則現在中原地區的文化與古中原文化沒有太大差異。

類似爭正統的觀念習俗,不僅體現在對衣冠南渡這樣歷史課題的爭論上,包括日本人推崇的“崖山之後無中國”(給日本現代文化帶來更多正統自信)、韓國人的天下任何東西都是韓國人發明的,都是這種以正統沿襲來提高文化自信的習慣/陋習。

~~~~~~~~~~~~~~~~~~~~~~~~~~~~~~~~~~~~~~~~~~~~~~~~~~~~~

封建社會結束,封建意識也該退場了!

是否正統的爭論本就缺乏現實意義——若有衣冠南渡,能讓中原漢文化重新光大的核心也不是古中原文化(目前是沿襲下來的中原文化與馬克思主義的結合);若衣冠南渡不存在(含文化意義的不存在),也不能代表現代中原文化可以獨立拒絕外來先進文化而獨立發光。

~~~~~~~~~~~~~~~~~~~~~~~~~~~~~~~~~~~~~~~~~~~~

專家們爭論的,其實只是文化融合發展下,哪支對現代人影響更多而已。

這種多少的爭論,對發表論文/評職稱、拿課題費有用,對現代人的現代生活幾乎完全沒有影響、也不該有任何影響。

對於歷史課題,有充分的瞭解就足夠了。

當下的生活裡,有衣冠南渡也不代表著應該用河南話或秦腔去朗誦李白杜甫的詩歌。衣冠南渡被證偽也不代表著粵語/閩南語就應該比標準普通話更值得推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