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出嫁的女儿能在娘家过年吗?如果娘家有已出嫁的女儿,除夕夜不能在娘家过年怎么办?

蓝小鱼0702


按照习惯上来说,在除旧迎新最大的一个节日里,是家家户户都期盼着能团团圆圆的好日子。在除夕夜和大年初一新旧交替的时刻,父母,儿子,女儿,媳妇,孙子三代人相聚在一起,在响彻云霄的烟花炮竹声中驱魔纳祥,互道祝愿,岁岁平安,才能显示一家人的祥和团圆。

自从有了独生子女这代人开始,这代人也正是当今成家立业的一代人。大过年的,男人都愿意带着妻子孩子回家和父母团圆。女人也愿意陪同丈夫领着孩子回娘家欢欢喜喜的过大年。两个家庭的父母也是这样想的,希望后一辈人最好能和自己团圆过年。为此,再恩爱的小两口也会产生意见不统一,这不就难为了独生子女这代人,双方的家长能不能行行好,可怜可怜他们。

如今有很多独生子女的家庭,在过年过节的这件事上,为了能使双方的父母都满意,产生一个很公平的商定结果;娘家婆家轮着过除夕夜和大年初一。还有一种具有独生子女特色的迎新除旧大团圆,这就是把双方的父母都合拢在一起,轮着今年在婆家过,明年在娘家团圆,共同欢聚在一起。这不失为一个最具特色的大团圆。应该值得提倡和发扬,这就彻底解决了女人该不该回娘家过年这个大难题了。


老蒋闲言


嫁出去的女儿是不让在娘家过年的,这个过年是指大年三十和初一。理由是出嫁女儿在娘家过年对哥哥、弟弟及侄子不好,这实在是一个不确定的东西,对于不确定的东西,中国人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这其实是心理暗示的诅咒吓唬人而已,没有任何依据。

不能在娘家过年,任何朝代也没有上升到法律,甚至连个乡规民约也算不上,何以代代流传呢?

能流传的东西必定有其积极意义,其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过年不仅要祭祖,还要给长辈行礼拜年,接受晚辈的行礼。出嫁女儿回娘家过年,无疑是脱岗了,是严重的失职,是没有家教的表现,因此娘家的父母兄长都会因其不贤无礼的表现受到遣责,所以出了嫁的女儿在娘家过年无疑是给娘家带来了灾祸。

二,有助于处理夫妻矛盾与家庭和谐。女儿不回婆家过年,想必是和婆婆及丈夫有矛盾所致,有了这个规矩,婆家会在春节前委托家族中德高望重的人或能说会道的人带着女婿提着礼品前去“说和叫回”,一般在这个时候岳父母及兄嫂就会答应劝回了。

这个风俗在形成的时候是有积极意义的。但事急从权,如不是这样的情况,便没有什么了。如晋商大贾乔致庸有一个堂姐嫁到了渠家,可惜遇人不淑,屡受摧折,乔致庸便把堂姐接回了家供养并带大了她的儿子,这个儿子成年后成为晋商一代翘楚,重振了没落的渠家,他就是鼎鼎大名的渠本翘。

另外,如上第二条所述,如果夫妻矛盾极深,甚至闹到离婚的地步怎么办呢?也是从权,即在除夕子时,女儿会到村外转悠过了三更天再回到娘家,也权且算作没在娘家过年。以前我父母在世时,我总会在年初一凌晨回乡下,路过每一个村庄时,总会看到村边野地里有女人在寒风中转悠,想必就是无处过年的女人,这也真是一种歧视妇女的悲哀。

所以,风俗是有,但各家情况不同,风俗实行起来以对得起天理良心,对得起自己的亲人为准则。何况现在男女平等,早已不是男权社会,这些习俗越来越没了市场。

更有许多家庭是独生子女,过年女儿不归,父母在家冷冷清清也很凄凉,所以许多人家都是没了这个讲究。但如无特殊情况,过年时依然要在夫家祭祀过世的亲人,见见长辈,当然也就不回娘家了,现在的风俗是出嫁的女儿在初二或者初三回娘家给父母拜年。但还有一些不了解风俗含义的人依然把从前的风俗作为禁忌,有的甚至为此不惜伤害到自己的姐妹家人,实在是不可取。





胡文生心理咨询师


出嫁女儿不在娘家过年是一个传统习俗,听老人讲,如果出嫁女儿在娘家过年,会给娘家的兄、弟媳妇带来不好的运气。这是迷信,没有科学道理。但这个迷信或习俗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家”的理解。传统约定习俗,出嫁的女儿以丈夫的家为自己的家,从出嫁开始,女儿已经不是娘家的家人,而是亲戚。

这样就规定了一个家庭的界限。和我们现在所承认的小家庭是一个概念,必须给家庭一个定义。现代与传统时代家庭概念的最大变化是:传统时代小家庭很弱,以大家庭为主。这样媳妇必须融入这个大家庭中,生活才可以平顺。

对于过年,传统习俗是除夕到十五都是过年时间,而且出嫁女儿必须给娘家拜年,娘家也要看望女儿及外甥。从这个意义上讲,不存在不能在娘家过年的问题。

传统中说的不能在娘家过年,是指除夕夜这个特殊时间段。如果出嫁女儿想在这个时间在娘家度过,应该注意做到:

1、娘家兄、弟媳妇没有意见,不能因为你的任性,造成娘家内部矛盾吧!

2、征求丈夫家人的意见,争取他们的理解。但不要拿男女平等说事。这传统与男女平等真的没有关系。

3、其实除夕夜在哪里过都一样,亲人的感情不是拿一个时间点来衡量的,何况现在通讯这么发达,远在千里都可以视频见面。

4、最不可取的是,为了这个事情与丈夫闹矛盾,当然丈夫也应该体谅老婆的感受和情绪,家和才是过大年的正确旋律。

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


2014144008700


前两天我就因为一个问题和男朋友争执不休,就是,结婚后我要经常回家这个问题,男朋友极力反对,说:不合适,不合规矩,娘家人会没有意见等等。现在,看到这个问题我也想说,随着社会进步,很多人的观念也都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

或许,传统习俗方面女儿回家过年是对娘家时运和身体不好,很多人都会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想法来尊崇这一习俗,图个好运什么的。

但是,现代社会,思想已经开放,对于传统的很多习俗也都不怎么尊崇了。城市里过年不让放鞭炮赶年兽;不张贴关公等吓跑年兽,也只是贴一些喜庆的图画;过年不能打扰卫生倒垃圾洗衣服等等,害怕把财运扫出家门等等,这些传统其实老人也都有一些说法,如果不尊崇的话后果也是很多人不想看到的,可是又有多少人去照做了呢?

可为什么嫁出去的女人不能回家过年就是很多人意愿上觉得不好的要去服从呢?同样都是传统习俗为什么只迷信这个习俗呢?

现代社会,好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女儿,那么女儿家人之后,公婆家过年之时其乐融融,娘家只有自己的爸妈两个人,想想不都觉得很难受吗?

我觉得,已经出嫁的女人其实可以在娘家过年的,因为女人其实很感性,都想娘家和婆家都会很快乐幸福,所以,几乎也不会出现已经出嫁的女儿一直都在娘家过年的时候。


强悍小黑鸭


在我们这里,已出嫁的女儿是不能回娘家过年的,但是如果没有哥哥弟弟,那就另当别论了,父母可能会不在乎女儿回娘家过年。不过严格意义上讲,女人在大年三十一整天都不是不能去人家串门的。


我媳妇的大姨,丈夫因病去世,剩下自己孤苦伶仃的,于是就搬到了娘家住,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但是每逢过年那一天,她都会找地方去过年,因为有兄弟的原因,过年是一定要避讳的,这是规矩,虽然大家都怀着深深地无奈。

不过近些年来,有些外地工作的女儿,因为一些原因,不能回男方家过年,也会到娘家过年,大家似乎也不在乎那些老规矩了。一家人其乐融融,似乎气氛也相当的不错。



女儿不能回家过年,是过去旧社会家里生活穷苦,怕女儿把家里吃穷了,也是让女儿安心在男方家扎根的意思,对于现在来讲其实没有什么意义,但是有些老人就是认“老理”,我们还是要从尊重老人的立场看待这件事情。


我是焱垚


我们那里本来不管这事儿,可我姐是个迷信罐,而且她不在我们那里住,她的家很远,在几千公里外的县里,她们那里有那个习俗。她说嫁出去的女儿不能在娘家过年,过了对娘家不好,我本来在本地的时候是有家的,没在妈跟前过过年的,可是我这几年在外地打工都四五年了,农村的家基本上扔了四五年,老房子没个样子了,没法住了。每年过年要回家看看老人,必须在妈家里过完腊月,我妈就信了我姐的话不让我在她们家过年我就大年三十还得在二姐家,或者三姐家寄宿过年,那个感觉好难受。😭😭😭不过现在好了,我自己在市里买房了,每年过年回去看完老人就可以自由自在的在自己家里过个踏实的年了。


清新雨荷


我们这儿嫁出去的姑娘是不能在娘家过年的,当然独生子女另说,我娘家没兄弟,哥哥,也不在娘家过年,不为别的,尊重习俗,我公婆家,小姑子在娘家安家,就几十米的距离,一,两分钟的事,我小姑子好像不在乎这些,我也不想说她,她比我小几个月,公婆重女儿,觉得女婿比儿子强,我们也很少在家,也没发言权,没买房之前,一年过年还在婆家过,买了房子,我们就是回去耍哈,大年三十晚上,都不在婆家过,在自己小家过,我们这儿只要家里有兄弟,哥哥的,都不得在娘家过,不差那两天,不要过年弄得不愉快,


泰山路口t


我结婚四年了,每年都是在娘家过年,老公比较疼我,公公也理解,他和老公弟弟一起过年,我妈和我爸很乐意我们回去过年,这都什么年代了。女儿为啥不能在娘家过年?


qgwmzn


我们这里也有这种风俗,我同学有一个哥哥,离婚后没地方去,住在娘家,但是除夕她嫂子是要她娘俩出去过的,阖家团圆的日子,娘俩冷冷清清在外面过,挺心酸的。但是如果是独生子女,那就没那么多讲究,我除夕中午一家三口就去娘家,在娘家吃过午饭晚饭再回婆家吃一顿,月子也是在娘家做的,自己妈妈照顾,很幸福。所以在农村,如果一儿一女,对女儿很不公平的。


舴艋舟2000


我七零后,九几年在南方工厂上班工资也不多,过年回家交通不方便,所以过年没回过家,都是四月份才回家看看,后来条件好点交通也方便,每年回家过年都是在娘家(一家三囗),我妈家谁也没说过什么,我家里兄妹五个我是最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