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加木和罗布泊到底有什么秘密?

姓口十


记得1980年读书的时候,听老师讲了一则消息,说是我国一个叫彭加木的科学家在新疆罗布泊考查时失踪了。国家出动十几架飞机,几十辆汽车,上千人寻找了个多月都找不到。

当时听到这个新闻感觉很惊讶。至今过了38年了,对于彭加木的失踪仍然是一个迷。


彭加木(1925年—?),广东番禺人,194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南京大学),1979年任新疆科学院副院长。他先后15次到新疆进行考查,3次进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罗布泊探险。1980年6月17日,在罗布泊不幸失踪。


罗布泊是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东部的盐泽湖,荒无人烟的无人区,被为“死亡之海”。

彭加木为什么要3次去罗布泊探险?因为在1964年,他和几位科学工作者环绕了罗布泊一圈,采集了水样和矿物标本,对流入罗布泊的3条河流(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河水的钾含量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罗布泊可能有重水资源。而重水是制造核武器的重要原料。当时我国需要用外汇大量购买。因此他不顾自己身患癌症的身体,要为祖国寻找天然重水。


从清朝到新中国成立,罗布泊都是外国科学者去探险考查。中国人对罗布泊掌握的资料很少。为此,彭加木说:我彭加木具有从荒漠里踏出一条路来的勇气,我要为祖国和人民夺回对罗布泊的发言权。

不料,在1980年6月17日这天,彭加木说他去找水,至今也没有见他的踪影,只留下一张纸条。

期待您的关注。




史里淘声


第一次听到罗布泊是因为上海探险家余纯顺,而吸引我关注罗布泊是因为彭加木!从家人那里听到的彭加木的故事太传奇了,让我对罗布泊这片土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原本罗布泊其实和比基尼岛一样只是一个核爆靶场,然而随着彭加木的到来以及失踪,罗布泊被赋予了太多神秘乃至玄幻的内容,让国人谈泊色变。

彭加木,何许人也?

彭佳木是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副院长,曾经15次深入新疆进行考察,并先后三次进入罗布泊地区进行科考。

彭加木是一个经验非常丰富的探险科学家,可以说是这个世界对罗布泊最熟悉的人了。只是谁也没有想到他最终把生命也奉献给了他最爱的科学探险事业!



在罗布泊,彭加木究竟遇到了什么特殊状况?

1980年6月5日,彭加木带领的九名队员完成了人类首次成功的由北向南穿越罗布泊的壮举。在休整了几天之后,他们继续向东考察。


然而在6月16日当天,彭加木意识到探险队伍的补给无法支撑下一阶段400公里的探险活动。在沙漠中缺少补给,这对于科考队伍来说是致命的。

如何脱困成为摆在彭加木他们面前的难题,是自行寻找水源,还是向驻军求助?

彭佳木倾向于自行寻找水源,毕竟动用军队的直升飞机运送给养一次就要花费2000块,这将对国家财产造成巨大的浪费。

老一辈人爱护国家财产的朴素情操是现在的年轻人所无法体会的,他们从小就是在草原英雄小姐妹、欧阳海之歌这样的英雄事迹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

然而这次彭加木成了少数人,其他的队友都不赞同他的决断。在大家的一致要求下,彭加木还是向驻军拍了电报求援。

当地驻军对此也十分重视,在6月17日上午立即回电,拟派遣飞机运送各种补给前往营地。得到回电之后,队友来到彭加木通常独自看地图的越野车边告知他军方的回信。

可是车内空无一人,只是在地图内发现了彭加木留下的一张纸条,内容是彭加木一个人独自去东边找水。



这让大家大吃一惊,六月的沙漠,原本气温就很高,在中午时分更是能够高达50多度,一个56岁的人单枪匹马的,在罗布泊这个生命禁区里寻找水源,这是极为危险的,极为不明智的。

在紧张与焦急中等待的两个小时之后,彭佳木仍然渺无音讯,队友们当机立断立即开始了搜寻行动。

没走多远,他们发现了彭家木的脚印,又发现了一张糖纸。

就在大家认为彭佳木就在附近应该很快就能找到的时候,谁也没有料到这张糖纸是彭佳木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点痕迹。



在经过高密度的搜寻无果之后,探险队不得不向部队上报彭加木失踪的情况。此时军队开始介入!

为了营救彭加木,我国组织了三次大规模的搜寻,甚至可以用挖地三尺来形容搜寻的力度,通过拉网战术,点线面相结合,几乎达到了不漏一个沙丘,一丛芦苇,一个空白的目标,。

然而即便在这样力度的搜寻之下,仍然没有找到任何和彭佳木相关的物品。

彭佳木,何去何从,就成了一个迷,这也给了许多人想象的空间。

当时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人心思动,关于彭加木的各种谣言,满天飞。

其中最荒诞的就是所谓美国人或者苏联人把他接走了,这种说法就是一个笑话。

在当时我国的科技水平虽然落后于美国苏联,可是再怎么说我们也是掌握了卫星技术的国家,外国势力进入我国腹地接走我国公民这一连串复杂的操作,相信我国的监控卫星是绝不会放过的。

第二种说法便是双鱼玉佩的故事


这个故事就很有玄幻色彩了,完全可以拍一部科幻大片。

话说在56年到60年之间,新疆出现了许多复制人,为了解决这些复制人,国家秘密的在当地建立了原子弹基地,用强大的核爆炸,把这些人全部处理掉了。而罗布泊就是国家选择的原子弹靶场。

彭佳木机缘巧合之下,找到了一枚双鱼玉佩,这枚玉佩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它可以对人进行复制,很不幸,彭加木被复制了。

面对一个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复制人,彭加木心情澎湃,想了很多,考虑到这件事情,如果一旦公诸于众的话,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社会影响。

出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隐姓埋名,过起了隐居的生活。

这个故事是不是很玄幻,很有成为电影剧本的潜质?但这不是最大的脑洞,国人的想象力实在太丰富了,脑洞大的还有。

第三种说法回到汉朝当皇帝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罗布泊存在一个连接时空的虫洞,而彭加木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之下进入了虫洞,穿梭时空来到了古代。

我的天,这是穿越小说的模式啊!根据穿越小说的套路,主角穿越之后化身高富帅,在朝堂之上搞风搞雨,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彭加木也不例外,他化身成为汉朝外戚王莽,凭借一系列的炒作,他成功取代汉朝皇帝成为了天下主宰!

历史上的王莽登基之后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土地国有,计划经济,废除奴隶制!这一套政策确实超前,这就让有心人脑洞大开。

王莽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很显然不可能提前两千年拥有社会主义思维模式,但他实实在在的推出了一系列的类似社会主义的政策,那么得出结论一:王莽应该是穿越者,根据他的政策,时间锚点极有可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而同时罗布泊有一个虫洞!加上彭加木就是八零年在罗布泊离奇失踪,所以得出结论二:王莽就是彭加木。

其实,最有可能的情况应该是,彭加木同志很有可能遭遇了大风,被流沙掩埋。因为17日那天当地有十级大风,在沙漠中的大风是很可怕的,它会推动流沙顺着风向运动,彭加木很有可能就在这时遇难了。

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甚至有人认为彭加木还健在只是没有被我们找到而已!

另外,根据新疆若县志记载,1965年十月,我国第一次核爆实验之前,空军居然意外发现了国民党马家军的一股一两百人的残军。

要知道,这时候距离解放已经过去了十五年之久,他们的存在说明一两百个人洒在偌大罗布泊里都可以那么多年不被发现,何况只是一个人呢?

最后我想说的是探险不等同于冒险,彭加木也好,后来的余纯顺也好,选择酷暑难当的六月进入罗布泊都是冒险多过探险!探险是一门精细活,需要周全的计划,各项完善的准备工作,探险绝不是光有血性之勇就行的。            


小小嬴政


彭加木在罗布泊失踪之后,引起了轩然大波,这么多年过去了人们依然在猜测他在罗布泊遇到了什么东西,会导致他失踪,彭加木是一个科学家,他失踪之后,政府派出了数十架的飞机,汽车近百辆,动用了上千的人力去寻找他的下落,正是因为这一点,人们才更加怀疑这件事,彭加木到底有什么秘密。

相信大家已经看过无数个民间版本,先来介绍一下官方是如何说此事的,罗布泊综合科学考察队的队长彭加木带了九个考察队员,在1980年的时从北向南穿越罗布泊,打破没人敢穿越罗布泊的神话,当时此地还被称为魔鬼湖。他们在南边的米兰农场修整之后,继续向东穿越。根据当时的记录来看,他们这一路无数次遭遇沙尘暴,陷车以及迷路。

最终他们到达了东岸库木库都可,在这个地方他们几乎弹尽粮绝,彭加木也向指挥部发出了求救信息,求救当天,彭加木多次出去找水,他们照着地图去了多个有水的地方,可是每次都以失败告终,彭加木作为队长,非常焦急,他在第二天独自离开了大本营,留下了一个纸条,上面写着我去东边找水井。

这是彭加木留给人们的最后一条信息,要知道当时在沙漠里的温度是50℃,单人去找水,本来就是很危险的事情。这是官方的版本,至于民间的版本那就数不胜数了,最出名的应该就是双鱼玉佩以及在罗布泊出现大量丧失的故事。

这些版本相信大家都听烂了,还有什么在这里出现了镜像人,很多人都能被复制,总之说的是非常邪乎,还有人说彭加木是找到了地球的秘密,或者是彭加木找到了外星人的基地,很多小说里更是将此事描述的更加邪门,至于彭加木和罗布泊到底有什么秘密,至今没人能说得出。但是按照官方的说法,就是失踪没有别的,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单人出去找水发生意外,其实也是很正常的,大家怎么看呢?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历史杂货铺


子不语怪力乱神!彭加木是一位研究植物病毒方面的科学家;罗布泊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若羌县的一个湖,上世纪70年代因气候和认为因素导致干涸。1980年彭加木在罗布泊科考时因缺水外出找水时失踪,有好事者就将彭加木和外星人或者双鱼玉佩联系,说的神乎其神,其实个人感觉就是一起正常意外失踪事件,为什么这么说呢,那我们就来了解下彭加木和罗布泊及当年科考事件。

彭加木

彭加木原名彭家睦,1947年在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毕业后,到北京大学农学院任教,专攻农业化学。新中国成立后在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工作,1956年中科院组织一个新疆综合科学考察委员会,调查新疆各地资源,彭加木主动申请加入,在其后几年中彭加木十五次进疆考察,并担任中科院新疆分院副院长。他先后三次进入罗布泊地区调查当地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为发展我国植物病毒研究做了很大贡献。

彭加木与罗布泊关系就是其先后三次进入罗布泊:

第一次是1964年3月,彭加木第一次进入罗布泊进行科考,采集水样和矿物标本,经过样本分析认为罗布泊可能有重水(核武器原料)等资源。

第二次是1979年11-12月,当时中日两国要合拍一部纪录片《丝绸之路》,聘请彭加木担任顾问,先期到罗布泊进行考察。

第三次是1980年5月8日-6月17日,彭加木担任中国罗布泊科学考察队队长,这次穿越了罗布泊湖盆全长450公里(因为之前两次湖水还没干涸不能穿越),在湖盆中采集了众多的生物和土壤标本,采集众多的矿物化石,收集了众多的第一手科考资料。到6月17日由于考察队当时缺水,彭加木留下字条独自一人去寻找水源后失去联系,至今下落不明。

罗布泊

罗布泊位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若羌县境内,曾经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湖,罗布泊曾有过许多名称,有的因它的特点而命名,如坳泽、盐泽、涸海等,有的因它的位置而得名,如蒲昌海、牢兰海、孔雀海、洛普池等。元代以后,称罗布淖尔,这是蒙古语音译名,意为多水汇集之湖。罗布泊历史上也曾经河流众多,像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疏勒河等因此和汇集成为一个大湖,后来由于人类活动,许多河流渐渐干涸,因河而建的古城也变为废墟,如楼兰古城等,这也成为考古、探险爱好者爱好之地。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开垦荒地使得用水量需求变大,导致上游修建了好多水库,及塔里木河断流,入水渐少的罗布泊自然就慢慢干涸,到1972年罗布泊就完全干涸。

干涸后的罗布泊由于草木都死亡了,沙漠很快就将干涸的罗布泊吞噬和塔克拉玛干沙漠连城一起,成为一个“死亡之海”。


罗布泊的价值

一是资源方面,目前主要发现是钾盐资源丰富。

二是历史研究方面,罗布泊及其流域曾经繁华的西域古城对考古和西域文化研究有很大的价值。

三是核武器试验,罗布泊曾经是我国核武器试验基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都曾在这里试验成功。

彭加木事件

1980年5月,彭加木带领考察队进入罗布泊(期间事件略去不述),到6月16日下午,考察队来到库木库都克以西8公里处,此时车上所带的汽油和水都几乎耗尽。经讨论,他们决定就地找水,当天下午没找到。晚上,考察队讨论决定向当地驻军发电求援。彭加木亲自起草了电报稿:"我们缺水和油,剩下的水和油只能维持到明天。" 彭加木起先并不同意发电报求援,只希望自己找水。因为当时向当地驻军求援送水的话要用去大约7000元的资金,这在当时是一笔庞大的数目,最后在大家的压力下才同意发出电报。6月17日上午,彭加木又提出外出找水,不能坐等,于是就和队员发生争执。17日中午部队回电将于18日送水500公斤,要求考察队原地等候。队员要将此消息告诉彭时,基地内已经找不到彭的踪影,最后发现彭加木已经独自去找水源,只留下一张字条“我往东去找水井,彭”。之后便再也没有彭加木的任何消息。

彭加木独自一人去找水源我想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彭作为考察队的队长要为整个考察队考虑,他之前一直犹豫要不要向部队求援,就因为涉及到考察经费问题,作为队长为整个队精打细算也是正常。

二是独自外出寻找水源,看出他是一个比较自负的人,按常理当时缺水缺食物冒着高温就独自一人出去找水,除非是一个非常自负的人相信自己肯定能找到水源,不然任何一个人都不会独自轻易出去。

三是为什么会找不到彭加木,我猜测很大可能是被流沙给掩埋了,所以很难找到他的遗体。

至于军方大范围搜查我想基于当时的社会舆论和政治敏感时期,再加上罗布泊又是军方核武器试验基地,担心国外间谍、敌对分子的破坏。

至于彭加木与外星人接触、还有什么双鱼佩事件纯属于无稽之谈,想想要是真有双鱼佩事件现在罗布泊周围生活的居民怎么解释,现在罗布泊旅游怎么解释,那边的人都活的好好的。还有彭加木被人谋杀一说也是站不住脚的,仅仅是因为和队友之间的争吵队友就要杀了他,图什么呢?猜测或许是把罗布泊披上一层神秘外衣才会让人更加神往吧。


山中茅店


彭加木去罗布泊科学考查 ,一个人去找水源迷失了方向,后来就联系找不到彭加木了。过了好几十年才找到彭加木的死体,那是一个探险队发现的,彭加木的死体以经成白骨了 ,发现彭加木身边留下的遗物,才知道他就是失联多年的彭加木。



小财神66888


在解释彭加木和罗布泊失踪这件事之前,其实很有必要讲一下罗布泊的前世今生。其实罗布泊在过去曾经是一片大湖,甚至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内湖。这里还孕育了文明,熟悉了这个大背景后,再看彭加木这件事,就有了新的思维方向。

在公元1901年,中国正经历着八国联军入侵,皇帝跑路,绞杀义和团,签订辛丑条约的苦难。此时,在中国的大西北,却有一个惊世发现。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发现了一座古城遗址,这就是震惊世界的楼兰古城。遗址有用芦苇和木材建造的房屋,庙宇,佛像。以及各种精美的雕刻丝织品,金属,货币,毛笔纸张,木简卷轴,这座消失了千年的古城重新面向世人。

由于当时中国的贫困,无人顾忌这些文物,于是国外的探险家纷纷来到这里,使大部分文物遗失海外。直到1979年以后,我国开始深入该地区,有了很大收获。楼兰被外国人称为“一页紧张的世界史纪念碑”。楼兰在汉朝时是西域丝绸之路上的繁荣重镇,但是两晋时期,忽然从历史记录上消失。唐代玄奘途经此处,只见一片荒芜。楼兰位于罗布泊的西北角,古城是正方格局,四面各长300米,总面积10万平米。秦朝时期此处生活着数万人口,生活富裕,拥有比较发达的农业,手工业水平也比较高。考古学家在此处发现了大量的工艺品和中原货币,还有来自波斯的地毯,希腊罗马的商品,由此可见,这里是丝绸之路的关键中转站。

那为什么在4世纪突然消失了呢,史学家有这样几种观点。

第一是罗布泊走了,楼兰之所以繁荣,是因为新疆的几条主要河流,塔里木河,车尔臣河,库鲁克河,孔雀河都汇入罗布泊,但随着罗布泊向北移动,水源逐步枯竭,人们只好离开这里。

第二是土地沙漠化,楼兰附近的沙漠不断向楼兰扩张,人们为了对抗荒漠,自主对河流进行改道,造成河水不再汇入罗布泊,久而久之,罗布泊干了,这里的生态环境彻底变了。但也有人认为,罗布泊的干涸并非是人的原因,而是自然现象,因为塔里木河有大量泥沙,沉积在湖底,让河床不断提高,最终断流。

讲到这里,我谈一个非正式的说法,相关记录存于野史。我们知道古代有一个神话人物,叫西王母,一说起来会让人联想到西游记。但是这个人物最早出现于《山海经》中,是西海之母。对于西海的位置,有学者认为西海指的就是古代的罗布泊,在那里有一个国家,而西王母就是这个国家的主人。据说西王母曾经给周穆王赠送过罗布泊的神秘宝藏,后来这宝藏到了秦始皇的手里。此物似乎是一种超自然的存在。

直到今天,很多人还对彭加木的失踪,神秘有毒植物,双鱼玉佩的说法心存疑问。总体来看,这些事情或许跟罗布泊的神秘西海之国以及楼兰有关,否则,一位植物学家深入茫茫戈壁,就显得难以理解了。有观点认为山海经的记载不可信,可实际上山海经里的很多记载后来都被证实,部分记载处于半信半疑状态。

我们换一个思维看问题,今天的人记载老虎和八哥,或许会记载老虎形似大猫,面部有类似王字。八哥能够学人说话,能够和人交流之类的。如果未来老虎和八哥都灭绝了,未来的人会相信有“能说话的鹦鹉”和“脸上有王字的动物”吗?可能未来的人会觉得我们在乱记载。所以说对于古人的记载,不可全信,但也不能随意否定。彭加木的失踪或许跟罗布泊的古神秘文明有关。


兵说


罗布泊这是一个蒙古语音译过来的名字,意为多水聚集的地方。它的西北处就是曾经历史上著名的楼兰古国遗址,现在已经干涸,呈大片荒漠。


这是一个富有传奇性色彩的名字,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说说,关于彭加木和他的故事。他们之间的故事实在太多,比如双鱼事件,植物病毒,沙民事件等。这些故事看上去特别的扯,但他好像又是真的存在一样,让你都相信了这些是真的。

彭加木当时毕业于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 )农学院,1979年担任新疆科学院副院长。与此同时作为植物学家的彭加木参加了一个由国家组织的考察队,并担任领队。调查一项关于罗布泊植物病毒致人死亡的事件。

在这过程中发现了一枚具有镜像复制功能,呈双鱼形状的玉佩。据说这个玉佩的作用很大,能够创造出沙漠沙民。他曾经三次进罗布泊进行探险。


第一次是在1964年,据说罗布泊里面有重水,它是氢弹的重要资源。他们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找这种资源,也就是在这一年,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第二次是在1979年。当时日本国想和我们国家联合拍一部叫丝绸之路的纪录片。而罗布泊西北侧的楼兰古国,当年有着丝绸之路咽喉的说法。所以说他们不得不进入罗布泊采景,而曾经进入过罗布泊的彭加木担任了此次的向导和顾问。

第三次是在1980年的5月,这一次彭加木没能走出这个地方,神秘的失踪了在这儿。所有的传说均从这里展开。

在5月9号这一天,彭加木和他的考察队员驾驶着三辆汽车,驶向罗布泊。5月13号他们到达了罗布泊的南端,他们看到了成片的盐结晶体,在这儿做了一些记录和标记。


6月2号他们的水源基本上消耗殆尽,但他们还是坚持的走下来了。在6月5号那一天他们由北向南的贯穿了整个罗布泊终于到达了米兰农场。他们在这儿休整了一个星期,备足了水源和物资。

6月11号,他们打算沿着古丝绸之路再次横跨整个罗布泊,前往乌鲁木齐已结束这次的考察工作。想象总是美好的,而实际情况并不如此。一个星期不到,在6月16号下午,在就快到达库木库都克的时候他们车上的汽油河水又所剩无几了,然而接下来的行程还有近400公里。

也就是在这一天,彭加木亲自发出了第一封求救电报。当然他们也不能全指望着直升飞机的空投,因为这个时间是未定的,他们还是得靠自己。彭加木于17号中午左右,给队员留下了一张纸条说自己往东去找水源,就外出去寻找水源了。结果从此一去不复发。


18号的中午携带着物资的救援直升飞机就已经到达了他们所在地。做了简单的交待之后,其中两名队员登上直升飞机和飞行员超低空的搜寻彭加木,但仍然不见他的踪影。不得以上报给了中央和新疆的相关部门。新疆军区派出了大量的直升飞机,地毯式的搜索。

7月初搜寻进入了高潮阶段,地上密密麻麻的人和天上的飞机相互交应着。尽管如此仍然没有找到彭加木。最后在考察队等待救援的地方,也就是彭加木失踪的地方,竖立了一块水泥石碑,上面写着“1980年6月17日彭加木同志在此进行科学考察时,不幸遇难”。

事后有人猜测他可能陷入了沼泽或者流沙当中,也有可能是遭受野兽的袭击,被吃了。但我们也知道这不可能什么踪迹也没留下,像马航mh370航班至今也搜寻无果。看来地球还有我们人类无法探寻的另一面,充满传奇性色彩的一面。


史之策


前几天我曾经拜读一些文章,我按照我的理解推测一下,不知是否对错,请见谅。

先分析彭队伍有没有特殊使命?

我给的答案是没有特殊使命原因如下

1..进入时间冬季最安全,但是军方冬季不许进入,他们只能选择相对安全的时间进入了。

2.人员装备也不合理,军方只派了三人,装备三辆车一部电台。地图都不是军方提供的,是苏联时期手绘的地图。

如果获得高层高度重视,那么军方提供的装备和人员太寒酸了,即使当时国家经济再不好,国力有限,时间人力装备供给还是完全有能力的。

在分析彭走失前发生了什么?

1.科考任务按计划已经完成,他们应该走安全线路返回大本营。但是彭失踪线路是科考完成后彭明知道给养不够,硬要求再一次穿越的罗布泊当时有人反对,好像先后做了几次动员。

2.地图有问题,由于地图苏联时期手绘地图,没有找到苏联人标注的水井,这个原因是什么就不知道了,但是原则上他们附近应该有水。

3.发现野骆驼并射杀,开车追了很长时间,本来油料不够这次又浪费更多燃油和水。最后导致只能停车求救。和军方联系后军方叫科考队伍等待水的供应,第二天到达。汽油供给确没有提,只是叫他们原地待命。

3.吃骆驼肉彭参加了,但是没吃,有心事自己一旁坐着,基本没说话并且大家先睡的觉。

最后失踪了,大家怎么也没找到,有人说他带走了科考成果。如果真是带走了科考成果说明的问题就多了,首先这次科考不怎么受官方欢迎和支持。彭又在无人区可以说强行带队硬闯两次,也导致了内部不稳定,事实第一次穿越队伍内部就有分歧了。直到最后求救后军方回答只给水,没有汽油并且原地待命,能不能理解彭手里掌握的东西军方不想他们带出去,或者只是为了保密。但是彭处于安全或者其他原因找水竟然把资料也带走了,他带走资料有什么用意吗?是军方故意只提供水为了换取他所掌握有资料吗?

不知道对错,请谅解吧


角度说观点


罗布泊位于古丝绸之路附近,跟丝绸之路联系上之后,就会有很多秘密了,其实很多人(包括国内外的)到西部去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寻找成杰思汗的宝藏,那些什么考察莫高窟的、到西部旅游的、横穿沙漠的,其中多多少少都有这个目的。

据史书记载,成杰思汗的大军当年长驱直入,一直打到欧洲,掠夺了大量的财宝,后来决定将这些财宝运到当时的京城,但这批财宝最后并没有真的运到京城,而是在半路奇怪地消失了。

首先说这批财宝到底有多少?据有目击者说运送的车队休息的时候大约有3000顶帐篷,也就是运送的大篷车估计也是这个数目了,运送的队伍绵延几十公里,有人说这些财宝可以买下整个世界,虽然有些夸张、但也说明了这些财物的数量之巨。

那么这么庞大的队伍怎么会突然变得悄无声息了呢?史书上记录的唯一一句话就是:“这批财宝被藏在了一个湖底的峡谷中”,这句话很重要,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是一个很深的湖,那么在西部有没有这样的湖呢?特别在丝绸之路附近,应该是找不到的。那么这句话该怎么理解呢?这句话的原话肯定不是这样,经过多少人的口口相传,最后就变得以讹传讹。

其实呢,这句话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在某个湖底有个巨大的空间,这个空间大到什么程度呢——它有山川河谷;而我们现在知道地球本身是一个蜂窝状的结构,其内部在100公里深度有些空间占地相当于一个省的面积,据说罗布泊下面就有这样一个巨大的空间,并且这个空间是古代高等文明的一个城市,只是已经被这个高等文明放弃了,但是里面仍然有很多奇怪的设备;很显然成杰思汗的财宝正是运送到这个地下空间去了,所以才会在一夜之间庞大的队伍变得悄无声息。

至于彭加木的考古队到罗布泊去干什么?这个也只能猜测,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不是去寻宝,因为他是植物病毒方面的专家,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沙漠里有什么植物?

说到这里有人已经心动了,可惜这个地下空间的入口已经被核爆炸摧毁了,至于财宝就更不要想了,在核爆炸的高温火焰下没有什么还能保存完整,另外还有一个恐怖的传说:有个诅咒一直在发挥作用:谁去寻找成杰思汗的财宝,谁就会死的很惨;看到沙漠里的累累白骨,你就会明白……


SYY2012


彭加木失踪到现在都是个迷,就像雍正继位一样,一直让人们着迷想解开,彭加木失踪有好多个版本,流传最广的就是当时营地里缺水,队员用对讲机呼叫基地,基地回复用直升机先送来500公斤水,但当时在哪个年代用直升机送水,一向节约惯了的彭加木认为太浪费了国家财产了,于是想要自己去找水,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有的说遇流沙了,有的说被动物吃了等等



还有一种传说,说彭加木当时为了节省物资不让直升机送水,和队员发生争吵,再加上平常管理脾气较大,和其他队员矛盾较深,在所有物资都快面临崩溃的时候,当时有个队员和彭加木为水发生争吵厮打,在厮打过程中导致彭加木死亡,后来悄悄将彭加木掩埋,并且将彭加木在一个本子上前一天写的”我往东去找水井”落款有个日期是16号,改成17号,6明显的用铅笔改成7,也将是改成彭加木失踪当天的日期,给人造成是17号失踪的感觉,然后其他人为了要水活命都保守秘密。



事后分析,以彭加木的野外经验是很难迷失方向,被流沙所吞噬,再加上当年罗布泊军事实验较多,也很难遇到野兽,所以认为彭加木人为失踪的可能性大,出现意外失踪的可能性小,但无论怎样都是猜测,只有到有天找到他的遗体时可能才会真相大白。



现在如果各位有兴趣去新疆旅游,经过鄯善县的时候有个库木塔格沙漠公园,公园里有一个彭加木博物馆,里面放了他的好多衣物和遗物,感兴趣的看你能否解开这一谜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