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没有退休金,该怎么去养老?

为生活而提神


楼主您好,如果没有退休金,那么养老这个问题确实是比较麻烦的事情。因为我们都知道现阶段我们国家最主要的养老手段就是取决于自己的养老金待遇,因为养老金作为退休人员,唯一的一个经济来源,那么,是他养老的一个重要手段。

但是如果没有退休金,该怎么去养老呢?这个问题确实是比较难以回答,因为本身你没有养老金,那么你就需要有额外的一些存款。保证自己的这些存款能够增值,然后,通过这样增值的一个存款让自己获得一个生活的来源。除此以外,通过自身方面去解决这个问题相对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我们提到的是养老的一个问题,那么作为老年人来讲,你不可能说我每天都下田去种地,获得一个经济收入,这样的想法是一个不现实的想法。

所以说,除了自己能不能让自己的一些存款保值增值以外,那么适当的。也可以申请一下农村的低保户或者是五保户之类的一些政策,这些政策也可以领取一定的费用,当然这个费用并不是很高,但是也足以让自己的经济生活有所改变,是没有问题的。


懂社保


农村老人没有退休金,该怎么去养老呢?我是农村人,结合目前农村的现状,我认为,主要有三种:

一,靠自己。农村人没有退休金,也就没有在什么年龄就退休的想法。只要身体能够参加劳动和工作的,都在自食其力,自已养活着自己。所以在农村,60岁甚至70岁还在劳动的人有很多。



二,靠子女。农村人大多数是凭苦力赚钱的,所以,许多人穷其一生的劳动所得只够花费在子女的教养婚配之上,当自己老了不能劳动的时候,就只能靠子女来赡养了。其实,赡养一个农村老人,是用不了多少钱的,因为农村人苦日子过惯了,舍不得吃,又舍不得穿,大病靠医保,小病靠硬杠,有时把小病拖成绝症,也就用不了多久,登极乐世界去了。


三,靠国家。1,根据国家的政策,农村中60以上的老人每月可以领100元的养老金,而60岁以下的所有人则每月必需交100元的养老保险。2,国家每年会下放对农村人的困难补助救济金,有力的解决了各个村组的那些特别困难人群的老人养老。3,农村中的"五保户",烈属后代,老村干部,老党员等这部分人,国家或集体都会发放一定的养老补助。……

其实,作为农村人,本来都是有能力养自己老的。虽然,农村的经济没有城市那样的繁华,赚钱的路子也很少,而且能赚到的钱也不多。但是,农村人对生活上的要求更简单,开支也很小。只是在农村的大多数人心中,好象就沒有养老的概念,都心甘情愿的把毕生的所得都花费在互相攀比的农村建房,城市买房,子女结婚,还有老一辈葬礼的铺张浪费上。而把自己的养老都寄托在了“养儿防老”的传统思想之中。



这种思想,显然已经跟不上社会的发展了,因为,在当今的农村,已不是过去的那般聚族而居的热闹时代了。唉!农村人养老的观念,何时才能得以改变?何时才能使自已也过上“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美好生活呢?


图片摘自网络


知足常乐1284922


在农村的田间地埂总会看见满头白发的老人佝偻着身子在种地;农村集市也有老人在卖菜、在摆摊;还有的老人到处拣废品……为啥不好好地在家休息?老人们也想休息啊,看看电视,抱抱孙子、喝喝茶、聊聊天。只是他们生活的问题太多太难了。由于这些问题的现实存在,让他们不能也不敢像城市老人一样颐养天年,只能尽其所能。一句话,农村老人没有退休,更享受不到退休金。

那么农村老人怎么会养老呢?

种点地挣点口粮。种地赚不到钱,还不是因为粮价一度低迷,农资等价格不断上涨。农地种地除过自己的投工,做的可是赔本的“买卖”。也许有人会说,那你为啥还种?种了地,收点粮,先解决了吃饭问题,也算是为自己养老“贴补”吧!


靠双手挣点零花钱。由于旱地蔬菜不怎么使用农药,很受青睐,一些老人曾经种过菜,这上了年龄了,“重操旧业”,逢集日就卖莲花白、辣椒等好务作的菜,换点油醋盐酱钱;有些老人买自种的旱烟并捎带卖针头线脑等小零碎,还有些老人来往于村里村外、街道,捡饮料瓶等废品。他们总想出去多少赚点,比呆在家里强。

靠养老金。说是养老金,其实还不就是个养老补贴的钱。啥物价都在涨,每月80多元连买基本生活日用品都不够用,还敢说买药吗?没有办法,多少也是政府的一点心意,只能凑合着。



还是得靠儿女。“养儿防老”,既然把儿女养育大了,儿女就应该负起养老的责任。“轮饭养老”也罢,起码让父母有饭吃,有衣穿,有零用钱。


靠政府养老。这是指那些孤寡老人,他们一辈子无儿无女,大半辈子全是一个人种田,一个人做饭。这些老人都是五保供养户,自己愿意入驻敬老院的集中“供养”,不愿意去的国家给他们建了新房,通了自来水。不过虽然养老的地点不同,可每月都有五保供养费。


为生活而提神


这几天关于农村养老金话题,网上争议不断,有专家曝出,我国的城镇职工养老金在2035年将用光,到时候中国的老人该咋办?城市老人还好说,毕竟自己有积蓄,实在不行孩子来赡养,无非是生活质量有所下降,但起码过得去,那农村老人呢?

农村老人手上没啥积蓄,就算有钱,估计也早在孩子买房结婚时花完了,再加上辛苦工作一辈子,身上早就“伤痕累累”,这一大批弱势群体该怎样生活?针对这些现象,有关专家提出几点“建议”。

其一是“变被动为主动”,有些老人现在还算“年轻”,趁自己还有力气,选择进城打工,自己挣钱养老,多的还能补贴孩子家庭,毕竟天底下父母都不愿意麻烦孩子,所以挣钱是唯一出路。有数据显示,2017年外出打工的人,50岁以上占比21.3%,比过去提高了2.2%,并且这几年人数一直呈上涨趋势,从数据也能看出,50岁以上的农民工人数一直在增加,外出打工是最好的选择,既能发挥余热,又能给社会作贡献,还不拖累孩子家庭,可谓是一举三得。

在当今社会,老人的数量越来越多,有相关方面统计,到2020年我国老人人口将达到2.5亿人,2030年老人将达到3亿,面对如此严峻的环境,养老问题迫在眉睫。为了缓解压力,农村养老院是一个非常好的去处,现在农村的养老院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盈利性质,也就是老人住进去需要花钱,而还有一种,是非盈利性质的,农村老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

过去人们总讲究“养儿防老”,老人年迈时,最应当照顾老人的是自己的子女,但由于这些年农村与城市的差距过大,再加上农村就业环境不乐观,导致大量人口流失,这也是造成农村大量留守老人现象的原因之一。所以归根结底还是要大力发展农村,但农村各方面得到改善了,也就自然能留住年轻人了,养老难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

农村的发展是有必要的,而农村养老问题更是不容忽视,在解决问题的路上,任重而道远,不但需要国家,更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关于农村老人养老问题,你有什么更好的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山农老兵


历史上哪个时期,农民也从来就没有过退休金,农民的养老也从来没有出现过问题,可是只从国家给这些没有交保的农村老人,发放基础养老金以后,农村的养老问题就出现了,现在有一些不要脸的农民,白拿一百多元基础养老金而嫌少,得寸进尺贪婪无度,天天幻想不劳而获坐吃白食,给一百元想要五百元,给五百元想要一千元,这些农民无视国家的社保制度,该交保时拒不交保,看别人拿养老金时又眼红,不交养老保险,又天天恬不知耻的伸手向国家要钱养老,将自己的脏手,无耻的伸向全民的腰包,如果这些自私的农民,每次出来叫喊要钱都能得到好处,这些农民就会永远不停的叫喊下去,现在很多专家都建议,取消这种老农人人有份的基础养老金,真正实现在国家的法律政策面前人人平等。解决农民养老问题,也要依照国家的法律政策,不要以为自己是农民,就可以凌驾于国家的法律之上,也不能因为自己是农民,就可以向国家提出一些不合法的过份要求,将农民养老的责任,都推给国家。现在农民该怎么养老也只能是,交保的农民依靠养老金养老,没交保的农民依靠儿女养老,儿女都没有了的农民,可以申请五保户,农民怎么养老也就这几种方式,供农民自己选择。


用户19686596879878


让国家普惠式给农民发养老金,不能体现公平原则。说农民辛苦了一辈子没有养老金,那只是片面理解。

应该说大部分农民是不贫困的。就拿现在60岁的农民来讲,都是50年代出生,改革开放初也是20来岁,正是青壮年。那时,随着土地的下放,外出务工也逐年增多。种粮食不再是唯一收入来源,很多农民工通过辛苦劳动,还是挣了钱的。有的在家建了楼房,有的培养了几个中师中专厂或大学生,这些都要花成本呀!假如你不花这些成本,去缴社保,可能比城镇居民缴的社保还多。现在子女成人了,就业了,有些还成为城市人,他们依法也该尽孝,该尽赡养老人的义务。你们却说子女也困难。问到政府要钱。你还有脸皮吗?你的子女还有脸皮吗?我说是真臭不要脸!


人在天涯3075


我是六二年的,是一条腿已迈进老人群的人,对于热议农民养老问题也想说几句:虽然我们是社会主义不把人分三六九等,但绝对的平均主义是行不通的。我不羡慕官员:工人:教师等等拿退休金的,人家拿的符合国家政策,理直气壮!

我们农民该怎么办呢!甭报怨我们有多大贡献,国家分配不公平等等,这些国家会考虑的。我们自己要考虑自己应该怎么办,我觉得:

1,趁还能干,尽量多干点,积攒点养老本,给儿孙们减少压力,给国家少添麻烦。

2,保持愉快的心态,健康的体魄。延续变老的速度。于人于己于国都是好事。

3,协助好子女创业立业,毕竟他们的日子好了,才有能力给你养老。不要奢谈他要饭要个窝窝辦给你半块。

4,把生死看淡!希望科学家研究出安乐死的方法,没有痛苦的告别这个世界,我认为也是幸事!


沧州老夫子


农民老了没有退休金?

人类从原始社会,生与老,代代相传到现在。我们的前辈,我们的祖宗,应该都做过农民,那时候他们连什么退休金这个这个词都没有听说过,他们都能把后代,一代又一代养活相继传宗下来。

人类随着历史的变化。走过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压迫的等等历史过程。农民并没有被一切困难吓死,在当今,有很多农民改身换面成为″资本家"。他们也没有什么养老金……。如果没有退休金。农民,有一双勤劳的手,有一颗良贤良的心,还有忠孝的下一代,所以农民饿不死,日子还得过下去。

不过现在好啦,国家政策对农业,农村,农民很重视。农民老了也有相应补贴,我们非常感谢。希望国家继续加大对农民的关爱。祝大家幸福快乐!


用户4839844744854


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养老这个问题并不复杂,途径很多。

在乡下 ,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一般有二三个儿女,每人每月给赡养费一百元,对他们不会成为负担吧,那就是每月二三百元,粮食、蔬菜不用买,而且农村生活成本低,这就基本上够用了。

如果真有实际困难,可申请低保,若是孤寡老人那就是五保户了。

现在,我国已普遍实行了医保制度,每年费用仅二三百元,如果生病住院,可报销一大半呢。

儿女们都成年了,至于他们的事业、婚嫁,做为老人应少操心,儿孙自有儿孙福,自己辛苦了大半辈子,也该颐养天年了。眼下,乡镇养老院十分普及,费用也不高。

六七十岁的农村老人,一般身体还很硬朗,可做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以增加收入,比如捡废品,给养殖大户打短工,每天挣几十元不算费劲吧?

生活在农村真好,远离城市的喧闹,吸着清新的空气,养些鸡鸭鹅,在清澈的河水中捕些鱼虾……这生活,多么惘意!难怪毛主席在五十年前就说,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

现在是几千年来农民最好的时代,可以告慰陶渊明的是,您在《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情景在当今中国的许多乡村已经实现了!


liangdd


每天下地干活,既锻炼身体,又有菜吃,烧火不用煤,自己打柴烧火做饭。农村老人心情一定要好,不能让自己生病。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找儿女要钱,不要找村委会麻烦,能自理尽量靠自己,实在不行了,再找儿女帮助,找村委会协助。平日除一日三餐之外,不可乱花一分钱,这样生活就能持续,也许还能长寿呢!另外菜不能种多,够吃就行,每月能种出一百斤菜即可,成本投入约20至30元,盐一包2元,油一桶30元,米一袋20斤40元,鸡蛋每天一个,由散养十几只鸡下蛋解决,成本投入平均每月10元。日常生活费用大约每月控制在一百元左右,这刚好可由政府为老农提供的100块补贴来解决。因此老农在政府和儿女共同关怀下,日常养老生活完全能够正常进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