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臣秀吉侵朝,为何不派德川家康上阵,消耗其力量?

小小嬴政


16世纪后期,丰臣秀吉统一日本,他2次派兵进攻朝鲜,史称“文禄·庆长”之役。当时,日本动员的兵力达到数十万,第1次战役渡海16万、第2次战役渡海14万,外加数量庞大的后勤人员。

逆天、逆天、逆天!对开展“村长级”战役的古代日本来说,如此数量庞大的军团作战是空前绝后的行动,岛国严重缺乏统帅人才。实际上,纵观日本的将领库,能够承担大军团作战的指挥官,只有丰臣秀吉、德川家康。

从战争的结果来看,德川家康没有被派上战场,是丰臣秀吉战略上的重大失误,还给丰臣政权带来重大隐患。回到战争的出发点,丰臣秀吉的考虑并没有错,为什么就不派德川家康去朝鲜呢?

从古至今,日本列岛就比较贫瘠,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矿产资源,唯一可以称得上剩余的只有人力资源。战争还能消耗掉部分人,和平却只会滋养人口,丰臣秀吉成为“天下人”就要面临这个问题。

自私是人的天性,丰臣秀吉只有保障自己人的利益,才能让丰臣家的统治持续下去。换句话说,丰臣秀吉势必要压制非丰臣系大名的实力,尤其是勉强臣服的德川家康势力。而攻打朝鲜,就出于这种利益的需要,让自己变强、让旁者变弱。

丰臣秀吉攻占朝鲜的好处是明显的,比如有大量土地可以封赏手下功臣,消耗过剩的武家人员,打破明朝的对外贸易封锁政策。更进一步的话,日本可以拿朝鲜当跳板,作为进攻大陆的基地。

既然海外作战能够消耗大量军事能力,为什么丰臣秀吉宁可让前线部队指挥混乱,也不请德川家康帮忙呢?

原因很简单,丰臣秀吉认为自己的部队能够拿下朝鲜,担心德川家康出战会获得巨大的声望。“尾大不掉”的德川家康,一直是丰臣秀吉的心病,后来病榻上将死的他还是很担心儿子秀赖的未来。

至于德川家康,他曾向丰臣秀吉要求前往朝鲜,以便统御协调不下的前线诸军,但被后者拒绝了。很多中国人也希望德川家康上朝鲜,因为他跟明军一战,我们就能明晰这位名列“战国三杰”的武将水准,从而推断其他日本武将的素质。


子屠龙


1.丰臣秀吉为什么要打朝鲜?



丰臣秀吉统一了日本之后,留下来大量武士,同时国内的大名大将并没不打算就此打住,一方面各位领主还蠢蠢欲动,准备随时打倒秀吉替而代之,另一方面大量无事可做的武士在和平时期就是没喷发的活火山啊,如果秀吉能合理的分封领地,大家可以放下武器休养生息,平安过度。可是日本国土有限,秀吉也是有心无力。

日本虽然地小,但并不完全封闭,还有不少人主动往外走去了解世界。丰臣秀吉在这种形势下打朝鲜,目的是打通从朝鲜到中国的通道,开拓殖民地。这样一来,武士们也有了开拓的动力,有了发挥作用的地方,绝对一箭双雕。

2.德川家康跟秀吉的相处之道



日本战国时期的婚姻关系几乎都是政治婚姻,所以关系比较乱,秀吉和家康都跟当时的霸主织田信长有密切关系。

简单来说,一开始家康是信长的盟友,秀吉还不过是信长手下小喽啰;后来信长父子遇害,家康和织田信雄结盟跟秀吉是对头;再后来秀吉举着为了信长的大旗坐了信长打好的江山,并积极拉拢家康(竟然把母亲送到家康家去当人质,家康只好送儿子去交质),两个人于是成为盟友和君臣。

接着秀吉要从兵力上削弱家康,把家康调离原来的领地,既然家康是不容小觑的对手,当然随便给一块地是不可能走的。秀吉也是下了血本,把关东240石的北条旧领封给了家康,这地方肥沃富庶,比起以前的骏府远江三河等五国才150石的封地可是大手笔了。

姻亲关系上看,家康娶了秀吉的妹妹,他儿子娶了秀吉老婆的姐姐。家康的孙女跟秀吉的继承人成了亲。他俩该怎么叫,我只能摊手。

用一句话总结,这两个人绝对是“知其雄,守其雌”。

3.德川会不会听调令呢?

话说秀吉其人很有特点,幽默风趣,善于自嘲,又很能体谅别人,听得进意见,绝对是很有人格魅力的领导。

德川家康呢,一直都隐忍蛰伏。既然秀吉忌讳,要把有威胁的大名调离其原有的领地以削弱其实力,又要慷慨奉上丰厚俸禄,把亲信都安排在自己身边,形势一望而明。那么,很显然,要发兵打仗朝鲜这等大事,有实力的亲信是争先恐后往上冲的,尤其是秀吉正室北政所夫人所培养的那一批武将。有机会立功才有机会封赏嘛。

当然德川家康的地位不容忽视,所以秀吉要打朝鲜之前有问过他的意见。家康明确表示反对,这么说来事情就更好办了。打仗我不同意,但你是老大,你决定要打,OK的。

显而易见,家康这个反对意见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赞同,如果不被指派出征,家康如此地位身份脸上挂不住,而且犯众怒,那些想彰显战功的也不高兴;如果被指派出征,家康不情愿,用自己的兵力给秀吉打天下争好处,自己一毛钱利益都没。反对就好多了,进可攻退可守。

秀吉打不下朝鲜,总不好叫家康来看热闹说,呃快来救我!让家康从众都扶着胸口说,你看看,你看看,我早说了不能打嘛!

至于说秀吉真的不顾脸面要家康帮忙了,家康从关东派兵恐怕时间已经来不及了,更不要说家康可能派什么样的部队和多少人马了。


龙镇


这个问题没什么意义啊,一开始就直接将德川家康摆在了丰臣家的对立面,然后从对立面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非常不客观,我们得从当时的丰臣秀吉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

首先一点就是,德川家康是否是丰臣秀吉的敌人?

明显不是。

很多人可能想说了,小牧·长久手合战丰臣秀吉打不过德川家康,才用政治手段收服德川家康,因此德川家康才不服秀吉,一直隐忍等待时机,所以德川家康是秀吉的敌人。

那么,实际上是怎么回事呢?

大家知道,小牧·长久手是一场“合战”,合战也就是很多地方的战斗组成的战役的意思,在这场战役中,比较有名的是羽黑合战与长久手合战,因为这两场合战交战非常激烈,并且都是以德川家康获胜告终。

但是,重点来了,羽黑合战与长久手合战丰臣军的主帅都不是秀吉。实际上,在“小牧长久手合战”中,除了羽黑合战与长久手合战外,其余的绝大多数合战都是以丰臣军的胜利而结束的。即便德川家康取得了羽黑、长久手的胜利后,德川军的兵力依旧不过万余,丰臣军则集结了六万多人,并且其余的军势还在陆续前来,两家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的级别的。

特别能说明问题的就是,丰臣家在对付德川家康的同时,还顺带把四国的长宗我部给灭了。

小牧·长久手合战结束以前,北条家态度暧昧,织田信雄投降,佐佐成政投降,纪伊众投降,长宗我部元亲投降,除了德川家康以外,合战开始前期的大部分敌人都已经被丰臣秀吉解决了。与之相比呢?德川家康的盟友北条家不一定会支援,北边的上杉家已经准备入侵,真田家为首的信浓豪族在背后作乱,正面丰臣秀吉也准备全面讨伐德川家。

当然,后来天正大地震救了德川家一命,德川家康当然抓住了救命稻草与秀吉和谈,这才从属了丰臣家,在丰臣秀吉手下兢兢业业地上班,根本不敢有小心思。

搞清楚德川家康不是敌人后,秀吉为什么不派家康去朝鲜呢?

其实,丰臣秀吉是有想派德川家康去朝鲜的,但是这口锅主要还是得甩在入朝明军的身上。

侵朝战争一开始,日军势如破竹,于是丰臣秀吉也蠢蠢欲动,准备亲自前往朝鲜作战,但是被德川家康和前田利家拦下。最后,丰臣秀吉表示,那你们不让我去,就你们自己去吧,随后决定在文禄二年(1593年)四月派两人去朝鲜代表自己参战。

不过,此时明军入朝,朝鲜的战况变得胶着起来,德川家康和前田利家前往朝鲜的事情就往后拖延了。到了八九月份的时候,丰臣秀吉的母亲大御所重病,丰臣秀吉只能离开名护屋城返回京畿看望老母亲,于是留下德川家康在名护屋城主管大事。

名护屋城是所有参阵大名在阵的地方,这些人有一部分已经去朝鲜了,还有一部分则暂时没去,但是也必须留在名护屋城,随时准备出发,表示自己的忠心。因为战国时代刚刚结束,很多秀吉手下的大名实际上连续几代都积怨至今,所以名护屋城必须要有一个主持大局的人,丰臣秀吉不在后,自然就得由德川家康出任。

再后来,丰臣秀吉的亲儿子丰臣秀赖出生,他便想要废掉丰臣秀次,为了给儿子拉盟友,就把德川家康留下了,让德川家康作为丰臣秀赖的最强大后盾四处活动,也就更不会让德川家康离开日本了。

当然,站在上帝视角来看,德川家康后来明显辜负了秀吉的期待,只能说丰臣秀吉看错人了吧。另外,我们如果从当时的角度来看的话,德川家康并没有什么反心,也没有什么不臣之举,老老实实的和忠臣一样,在这个时间点,我们不能将他当做丰臣家的敌人。


指尖看日本


你是不了解当时日本的状况,所以才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在丰臣秀吉侵略朝鲜的初期,德川家康的势力在日本连前10名都排不进去,对丰臣秀吉根本就构不成威胁。

日本发生政权更替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明朝介入日本侵略朝鲜的战争,使日本关白(相当于中国的丞相)丰臣秀吉疲于应对。为了挽救战争,不惜将日本本土的大部分兵力投入到朝鲜,这样就造成了国内兵力空虚,给德川家康政变制造出了机会。

第二点是丰臣秀吉突然病逝,身在朝鲜的实力派大名为了争夺日本政府的控制权,争先恐后的从朝鲜返回日本。而当时继承丰臣秀吉关白之位的幼子又没有军事才华,在兵力仗优的情况下,竟然败于德川家康之手,无奈之下,只得将权力拱手让出。等那些忠于丰臣家的大将军带兵返回日本后,黄花菜都凉了!

德川家康取代丰臣家的统治地位也不是一两年就成功,是一个持续了很多年的夺取过程,甚至在丰臣秀吉的儿子被杀死以后,还持续了20多年才最终平复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政变。


云南王国栋


不是丰臣秀吉不想,是不能也。

丰臣秀吉是枭雄,德川家康也是枭雄,两人都是千年的狐狸,精明的很。表面上双方嘘寒问暖,笑呵呵,背地里都恨不得你早点死。

朝鲜战争是丰臣秀吉的野望,几乎战国大名都到朝鲜死拼,除了德川家康和前田利家,为啥?丰臣秀吉要让这两人相互制衡,相互牵制。

日军在朝鲜没有统帅,各自作战,消弱了日军的战斗力。丰臣秀吉要在日本本土坐阵,稳定局势。能调动各方大名,就剩下德川家康了。

为什么丰臣秀吉宁愿日军各自为战,也不调德川家康。他怕啊!怕德川家康在朝鲜联络各个大名,反攻他。怕德川家康一方坐大,也怕家康收买人心,更怕家康独吞朝鲜,壮大实力,控制不住。

家康,是老狐狸加老乌龟,他外表忠心耿耿,内心阴险狡诈。他不想当炮灰,借口北条余孽到处作乱,领土不安,没实力抽身去朝鲜。

双方心里如同明镜,都没有认真,这样让德川家康实力保存完好,笑到最后。关原上歼灭石田三成,最终灭亡丰臣家,统一日本。


俺犀利哥


简单来说,丰臣秀吉侵朝,目的是通过了朝鲜再去征讨大明,从而获得日本历史上从未有人占领过的广大土地。

为什么要拥有那么多土地?是因为日本经过了一个半世纪的战国乱世,遍地都是武士,只要是个男人手里就有刀枪。打仗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从领头的那里弄到一亩三分地,做个小地主,从此世世代代子孙有闲饭吃呗。

但是当兵的太多了!战国末期数万人对数万人的战役已不鲜见,丰臣秀吉在侵朝数年前发动的小田原之役(攻打后北条家),数路大军并进,总兵力20万!这是放到大陆上也足够惊人的数字了。

日本的土地,显而易见是不够这么都武士分的,那就只能去朝鲜、去大明抢了。而朝鲜、大明,在丰臣秀吉以及其手下一帮将领看来,武力值极低,轻易就能征服。去了就是抢好处的,那干嘛要带德川家康那个不安好心的一起去?

所谓消耗力量,是侵朝日军遭遇入朝明军打击,又在海战中败给了朝鲜水师,被迫退守半岛南部之后,形成的消耗局面。当然,这个局面下,秀吉从权限来说,是可以命令家康率军上阵去进行援助的,毕竟秀吉当时控制了朝廷,也就等于握有大义名分。

但是,光大义名分不顶用。当初为了防备家康,秀吉就将家康的领地从其老家三河搬到关东去,家康鉴于实力不如秀吉,再加上搬到关东获得的领地还大于原先,没有理由拒绝秀吉的命令,就老老实实搬过去了。不过搬到陌生的领地站稳脚跟需要时间,家康完全可以此为理由推诿秀吉的征召。

所以秀吉面临两难的境地:征召家康去朝鲜援助,家康肯定会进行推诿,傻子都已经看清楚朝鲜战事是个泥潭。可是如果以家康抗拒征召而要讨伐他,你秀吉的兵在哪里?在朝鲜,拔不出来!这真是耗子堵在管子里,进退两难啊。既然如此,干脆不向家康发出征召,免得没效果还降低自己的声望。

实际上,在家康以外,像独眼龙伊达政宗等在丰臣秀吉的第二阶段侵朝战事中是真的被征召了,也上阵了,但是打的都很三心二意,一切以保存实力为根本。朝鲜战场上拼命的还是加藤正清等秀吉心腹。秀吉不可能看不穿这些,心知肚明,大家留个面子罢了。


鹰眼战情室


简单的推演一下德川出兵朝鲜的结局就有数了。日军胜:德川军有功,做大了德川的势力并让他染指朝鲜甚至中原。日军胜:德川军大败,这确实很好的结果,但是对于战场指挥官的要求很高,毕竟除了打败明军外还需要“打败”德川军。可如果德川军真的这么好被算计,那也就不是丰臣家的威胁了。再者说,光打明军就够吃力了,哪还有精力再算计德川军。日军败:德川军有功,这是最恶劣的情况。日军败:德川军大败。丰臣家除了那么多力,结果对于日本国内形势没有一点好处……


一图一史


丰臣秀吉征伐朝鲜主要是由自己的亲信和西部靠近朝鲜半岛的大名参加的。丰臣秀吉除了实现自己的野心,建立万世基业,主要还是给亲信和手下将领夺地盘。包括德川家康在内的关东大名对此没多大兴趣,真打下地盘德川家康他们也不能跑到朝鲜去管理。

丰臣秀吉出身低,虽然得到织田信长的赏识得到提拔,但是一直处于织田家臣的地位。“本能寺之变”给了丰臣秀吉一统日本的机会,可是日本的地界早就被各实力派大名和织田信长手下的功臣瓜分完了。那些跟随丰臣秀吉左右的年轻将领、武士帮着丰臣秀吉打败所有敌人,却面临无地可赏的局面。日本的战国大战,失败的大名交出人质,割让部分地盘,表示臣服就行了,不好赶尽杀绝。日本的统治方式是幕府→大名→武士,分等级进行统治,不像中国所有好处皇帝独占,想怎么分就怎么分。到了丰臣秀吉脱离织田家臣的地位,率军打败柴田胜家和德川家康后,弹丸之地的日本,地盘早已瓜分。那些跟随丰臣秀吉打仗的年轻将领们无法获得应有的奖励,比如后来的关原之战时德川家康的石高是250万石,而丰臣秀吉托孤的亲信石田三成只有不到20万石。

推动侵略朝鲜的主要是丰臣秀吉手下如“贱岳七杆枪”这样的后起之秀,他们想在朝鲜半岛给自己夺取地盘。除了鹿儿岛的岛津家族因为靠近朝鲜半岛全力支持侵略朝鲜,德川家康这样的关东大名只是冷眼旁观。




爱读历史的大胖子


那个。。。整个侵朝计划的进军路线就是德川家康设计当时的计划叫狮子搏兔就是闪电战同时家康当时也是准备按石高出兵的,问题出在秀吉这边首先他以为朝鲜和明国是软柿子好捏不能让家康系捞到好处所以改称西国大名出兵东国大名出粮,家康本来就不看好这次的侵朝战争落的顺水推舟,当然了所有大名汇聚名护屋装装样子还是要的,最后连上杉景胜都带着部队去朝鲜挨揍去了。。。包括最后的撤兵计划也是家康制定的本来挺周全的硬是碰到了倒霉蛋小西行长和二愣子岛津义弘让联军多损失一万多人。。。


阳明之志


原因无非有这两点,让我来说道说道。


丰臣秀吉私心

丰臣秀吉当时以为明朝如同朝鲜一样衰败,不堪一击,就大量派遣丰臣家的家臣去参战,而打击德川家康的,让他没有参战也无法得到封赏(一说为德川家康只派遣少量部队参战)。其德川家康是在打败了自己之后投降的,实力还在,如果让他建功,这对丰臣家不利。丰臣秀吉也需要德川家康给他提供大量资源,比较德川家康的250万石高仅次于丰臣秀吉280万石高。

德川家康的深谋远虑

德川家康在小牧长久手之战之后,对于丰臣秀吉政权表示了顺服。丰臣便把德川家康及其家臣迁往关东平原(但是的关东平原人烟稀少,土地尚未大量开垦),德川家康并没有有太多的不满,这使得丰臣秀吉对德川家康很放心,便不打算派遣他参加朝鲜战争以消耗实力。把一个家族从世代生存的领地迁到一个人烟荒芜之地,这就是在侮辱,但是德川家康忍住了。



就是这样的原因,丰臣秀吉始终没有把德川家康派遣到朝鲜战场上,这也为后来的丰臣家被灭埋下了祸根(德川家康勾结丰臣家尾张派打击近江派,最终打赢了关原合战)。



最后大阪之阵彻底灭亡丰臣家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