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VS爵士G3:变阵的爵士与展望二轮的火箭

爵士主场高喊:ref sucks,火箭球迷则是在屏幕前怒喷:黑哨!今天两队打得就是这么一场出力不讨好的比赛。我个人看法是,这场比赛的尺度真的不同。所以对一场支离破碎且可能裁判带着任务来的比赛,实在是不想逐帧地分析。

这一篇就做个赛后总结吧。

爵士变阵成功

其实我在上一场的复盘里面就猜到了,斯奈德教练一定会变阵,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我上一篇的赛后复盘 毕竟连续两场打双塔,都是20+的惨败,再不寻求一下变化,真的就是毫无希望了。

总结|火箭VS爵士G3:变阵的爵士与展望二轮的火箭

上一场最后的预测

本场,斯奈德教练也的确和我像的一样,撤下费沃斯,把克劳德提上首发。让费沃斯和戈贝尔轮转。本场戈贝尔上场32分57秒,费沃斯上场15分03秒。

总结|火箭VS爵士G3:变阵的爵士与展望二轮的火箭

一大四小,费沃斯和戈贝尔轮转中锋位置

同时,斯奈德放弃了内托——不要替补控卫,囤积锋线,把时间给了奥尼尔+尼昂+科沃尔。这个套路,像极了上个赛季的火箭。

上赛季火箭怎么打呢?首发保罗+哈登+阿里扎+安德森+卡佩拉。主要轮换则是戈登+巴莫特+格林+塔克,9人轮换,大抵如此。

变阵的效果很明显。克劳德在场上,爵士的进攻空间拉的很大,对比上一场费沃斯的开场,火箭在防守端的对空间的压缩性简直是天壤之别。

总结|火箭VS爵士G3:变阵的爵士与展望二轮的火箭

克劳德的存在让火箭三秒区一个人都没有

总结|火箭VS爵士G3:变阵的爵士与展望二轮的火箭

完全放空费沃斯

于是,开局一波8-0,加上主场球迷一贯的嘶吼,今天的爵士气势如虹。8分的优势,也是今天他们最大的领先优势。一直到第三节,他们还压制着火箭,到了第四节也咬着比分,只是最后米切尔的三分没有把握住机会。

从过程来看,今天爵士队做了能做的一切——调整轮转阵容,提高防守强度,持续给哈登压力。但是唯独没有做到命中三分。

总结|火箭VS爵士G3:变阵的爵士与展望二轮的火箭

爵士队手感冰凉

今天爵士的三分是41中12,29.3%的命中率已经是三场比赛的最高了!与火箭的三轮比赛三分命中率都在30%以下,合计是106投27中。当你的系列赛的外线命中率是这样的情况下,我认为是很难在对手面前全身而退的。

爵士下场怎么调整呢?我觉得不用调整,继续今天的策略就是最好的。

  1. 不停的给哈登身体对抗,让他不舒服,才能最大的影响哈登在进攻端的发挥。
  2. 克劳德依然首发,保证场上空间最大化
  3. 继续三个锋线的轮转

火箭的临场很有意思

火箭在比赛中,有两次阵容的安排和战术的使用值得商榷。用今天杨毅老师的话来讲——提前尝试一下对勇士的打法,看看效果怎样。

——包夹持球人

我在之前的文章说过了,火箭很少包夹持球人,因为外线跟不上。包夹需要内外线同时作业,外线挤过挡拆,内线防出三分线。但是火箭通常是选择换防或者是绕过,一是保罗年纪大了跟不上,而是哈登横移慢。

总结|火箭VS爵士G3:变阵的爵士与展望二轮的火箭

但是只有一个人在场上是包夹持球人的,小里弗斯。当他在场上,小里会挤过掩护人,然后与卡佩拉/法里埃德形成对持球人的包夹,然后侧翼收缩内线,以及随时准备抄球打反击。

然而今天火箭队莫名其妙的对持球人进行了包夹。要知道,包夹持球人要有看两个条件,一是被包夹人的处理球能力,二是接球人的处理球能力。

火箭包夹了卢比奥/英格尔斯,这两人都是能分球的,所以连续两个回合费沃斯篮下轻松扣篮。

总结|火箭VS爵士G3:变阵的爵士与展望二轮的火箭

包夹卢比奥,内线上演“空城计”

实际上,即便是不包夹,这两个人也没有强突火箭防线的能力。当然了,火箭也只有在这两个回合里选择了包夹,因为效果不好。如果碰到勇士这样的人人都能分享球的队伍,怕是内线成了筛子。

——死亡五小

火箭今天较短时间内上了死亡五小。按理说没有问题,这是火箭以前的杀手锏。但是今天为什么奇怪呢,因为上的时间段不对。

火箭在比赛第二节还有4分53秒的时候,换下卡佩拉,换上豪斯。这时候场上是保罗+哈登+戈登+塔克,多么熟悉的阵容啊,去年就是这样横扫常规赛的,只是今天用豪斯取代了阿里扎。

上去的时候是40:43落后3分,结束的时候是50:55,还多输了2分,效果还是负的。不过我们不能一场论。

总结|火箭VS爵士G3:变阵的爵士与展望二轮的火箭

豪斯能否完美替代阿里扎?

由于今年的锋线人手短缺,所以火箭今年很少用无限换防,更不用说死亡五小了。这次的试用,也许是德安东尼想看看效果如何,不出意外的话,下场会继续尝试。

从这两点来看,也许火箭已经在考虑下一轮对勇士的比赛了。当然目前最重要的,还是全力拿下在尤他的第二场比赛,争取能够比勇士少赛一场,以逸待劳迎接最难的挑战!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和大家分享你的看法。如果各位看官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赞,并且关注一下我!
文/科艾卡麦的青春
文章未经作者同意,请勿转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