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桑田而魅力無窮的人類遠古藝術

從史前時期,人類就有意識地開始了藝術創作,開始了對美的追求,史前藝術、舊石器新石器時期的石器、陶器、雕塑、巖畫或壁畫、玉器製作等都留下了很多見證。也許有人會認為,這些所謂的藝術都太久遠、太簡陋、太粗糙,實在不能反映人細膩而複雜的情感。然而這個看法並不一定正確,人類的遠古藝術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藝術的魅力在於表象與本質之間的距離,在於隱喻所能激發人的想象空間有多大。中國書法和繪畫之所以吸引人,在於留白和抽象性帶給人極大的自我詮釋和想象的可能,引發個人審美的高度參與。藝術的外在表現和本質之間的空間大的足夠人的靈魂在其間奔跑,這是藝術的魅力所在。

而人類的遠古藝術甚至比現當代藝術的感染力更為強烈。

下圖:Nude woman (Venus of Willendorf ), from Willendorf, Austria, Naturhistorisches

Museum,Vienna.奧地利維倫道夫的維納斯,約公元前28000年—25000年,高約11釐米,維也納自然博物館

滄海桑田而魅力無窮的人類遠古藝術

這是一尊女性雕塑,幾乎是單純的球狀幾何體構成,單純而簡潔,很像現代的設計專業學生製作的立體構成作業,然而又完美地表現了生育期婦女的典型特徵,表現出舊石器時代對女性的重視。

下圖:Hall of the Bulls (left wall) in the cave at Lascaux, Franc. 著名的法國多爾多涅拉斯科洞窟壁畫,這座洞窟命名為“公牛廳”,約公元前15000~13000年。

滄海桑田而魅力無窮的人類遠古藝術

在這幅壁畫中,牛的形象簡練而具野性,雖然只是用線條勾勒,但筆觸的參差和特徵鮮明的造型,以及壁畫位於洞窟的頂部,讓人簡直不能相信這是史前人類的作品。

下圖:Rhinoceros, wounded man, and disemboweled bison, painting in the well of the cave at Lascaux, France. 犀牛、受傷的人和開膛的野牛,同為拉斯科洞窟壁畫。

滄海桑田而魅力無窮的人類遠古藝術

畫中一人直挺挺地躺在一頭牛前,身體被拉長,雖然不合常理,但看起來並不奇怪,反而將不能動彈的狀態表達的淋漓盡致,頗有些幽默的感覺,公牛的腸子已經拖出體外,表明它受了致命傷,然而還是不屈地低頭,牛角對準前方,準備戰鬥的姿態。

下圖:Bison with turned head, fragmentary spearthrower, from La Madeleine, France. 扭頭的公牛,法國瑪德蓮大教堂,公元前12000年。

滄海桑田而魅力無窮的人類遠古藝術

下圖:Aurochs,horses,andrhinoceroses,wallpainting in the Chauvet Cave,Vallon-Pont-d’Arc,France. 歐洲野牛,馬和犀牛,法國肖維巖洞壁畫,公元前30000~28000年。

滄海桑田而魅力無窮的人類遠古藝術

法國肖維巖洞壁畫,是目前發現的人類歷史上最早的繪畫作品,這個結論是根據碳測定結果而作出的。但是最重要的是,左上的牛角不像大多數史前藝術中的牛的畫法,這裡牛角是帶前後透視關係的,而其他比這幅畫更晚的一般是兩角齊平面對觀眾的(比如前面的法國拉斯科),還有,右下角的兩頭打架的犀牛標明畫師似乎在敘述一個有趣的故事,這比那些晚於該畫誕生的壁畫作品更復雜。

下圖:中國甘肅仰韶文化陶器

滄海桑田而魅力無窮的人類遠古藝術

滄海桑田而魅力無窮的人類遠古藝術

滄海桑田而魅力無窮的人類遠古藝術

滄海桑田而魅力無窮的人類遠古藝術

滄海桑田而魅力無窮的人類遠古藝術

滄海桑田而魅力無窮的人類遠古藝術

仰韶文化約在公元前5000~3000年,屬新石器時代時期,分佈區域廣泛,從甘肅到河南都有遺址發現。這些彩陶的圖案用今天的眼光看是純粹的抽象藝術,且紋理優雅,比例均勻。

人類早期藝術的魅力來自樸素、概括、凝練、不加雕琢,無論從哪個角度衡量,都可以視為傑出的藝術作品,遠古人類所創造的藝術作品為什麼會呈現出如此特點呢?

首先,早期人類工具簡陋粗糙,因此表現技法比較單一,石頭、泥土、骨頭、植物,不是硬就是糙,與後來的紙筆顏料畫布相差甚遠。這樣很多所謂精緻微妙的主觀表現就不能實現。

其次史前人類的思想簡單(純屬個人猜測而非歧視),關注的點比較集中。史前人類生活環境惡劣,畫師並不是一個專有的特權階層,每天都工作生活在為生存而戰鬥的第一線,對大自然的力量有深刻體會,不是閉門造車。這種體會往往來自於關係到生死存亡的霎那之間,是觸及靈魂的,再加上表現手法簡單,只能挑最重要的說,這反而讓藝術表現的對象形象突出,極易引發共鳴。文明社會的畫師表現的太微妙太細緻,技術上瑣碎,反而容易將表現對象的主要特徵淹沒。

在文明史上,尤其是近代以來,許多偉大藝術家在迷茫之際會回頭去發掘和研究人類早期藝術,往往由此開創了藝術新時代,比如畢加索。1907年秋天,畢加索在巴黎自然博物館的一次展覽會上看到了來自加蓬、剛果和尼日利亞的非洲木雕面具,這之後他創作了著名的《阿維尼翁少女》,開創了立體主義。

他們為什麼如此青睞這些早期藝術呢?

史前藝術反映了人類對世界最初始的認識,也是最本真的所在。

人類文明史雖然並不久遠,也有幾千年,這期間的變化令人眼花繚亂,許多浮華的表象讓人類不知自己從何而來,去往何方。撥開歷史的枝枝蔓蔓,找見隱藏在深處的主幹,達成重歸初衷的迫切願望。這些久遠的史前藝術,代表的正是人類最單純的希望。

不僅如此,史前藝術反映的觀念和思想,代表著毋庸置疑的先驗的公理,是許多民族的思想和文化基石。

比如中國的玉琮。

下圖:中國良渚文化神像紋琮,約公元前3200~2200年,上海青浦區。

滄海桑田而魅力無窮的人類遠古藝術

有研究表明,玉琮的造型和質料代表著神聖的天圓地方的神聖性。“琮是天地貫通的象徵,也便是貫通天地的一項手段或法器”。“玉琮是玉所制,本身十分聖潔,它的外部被雕成方形,與古人心目中的大地相同,而它的內部又是圓形,與古人心目中的天穹相似,它的中間是空的,能夠象徵天地上下的相通“。

中國人愛說“天人合一“,所謂天人合一,是人與自然運行的規則和內在規律的統一,許多養生的法則要求人的作息、飲食要與自然的運行規律相一致,這種自古以來的思想追根溯源,便是來自中國古老的天圓地方天地運行的宇宙觀,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央“思想的來源,甚至是”中國“這個名稱的源頭。

人類遠古藝術的遺存遠不止上面文章中所說的這些,然而它們的特點是共通的,而這些特點也正是今天許多藝術家們正苦苦追求的東西。有時候,當我們因為某些誘惑走的太遠太深而不知到底要走向何方時,重新研究一下人類文明的源頭,能幫助我們重新獲得前進的動力。


本文圖片來自《寫給大家的中國美術史》、《Art through the Ages》和作者在上海博物館所拍攝的照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