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以誠:自創一把“文明琴” 通演孫文明十一首二胡曲


孫以誠:自創一把“文明琴” 通演孫文明十一首二胡曲

孫以誠,15歲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畢業後分配到浙江歌舞團擔任二胡演奏員。當過鐵道兵,酷愛篆刻、任過主編、辦過樂團,但最痴迷的還是二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民族管絃樂學會榮譽理事、中國雷琴研究會會員、浙江省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尺八交流史研究專家。現任浙江省長三角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院研究員、孫文明二胡藝術研究所所長。

商報特約記者 黃吉祥

4月初,重慶一位青年二胡演奏家打“飛的”趕來杭州學習孫文明的《流波曲》,更是為了研習經孫以誠創新的無千斤演奏法。

“最大的願望是想在自己還拉得動的時候,把掌握的孫文明二胡演奏技法傳授給更多的人,讓優秀的傳統文化一代代傳承下去。”已經74歲的孫以誠,最近十幾年裡做了三次大的手術,背上還打著兩塊鋼板、八枚鋼釘,但多年來他一直帶病奔忙於一生鍾愛的二胡事業,孜孜不倦。

潛心靜學二胡十六載破解孫文明全部作品“密碼”

提及孫以誠二胡演藝生涯中影響深遠的人,孫文明算是關鍵人物之一。

孫文明是近代傑出的民間音樂家。1950年開始專職從事二胡演奏,以賣藝為生,因其高超的演奏技藝名噪一方。享年34歲的他,是與劉天華、華彥鈞齊名的三大二胡宗師之一。

其短暫的一生雖然只留下了11首二胡作品,但其內容和表現手法之豐富,演奏難度之大,開創了自明朝以來二胡無千斤演奏的先河。

2000年之前,能找到的孫文明作品曲譜只有8首,還有《志願軍歸國》、《二琴光亮》、《送春》3首沒有譜子的作品。因為都是模擬性音樂,根本無法記譜。從2017年起,孫以誠反覆聆聽推敲,經過百餘遍記譜修改,終於破譯了這3首高難度曲子,掌握了音準。自此之後,孫文明的11首作品全部被孫以誠用一把二胡成功演奏,成為了國內唯一。

成功破譯的背後,孫以誠付出的艱辛卻鮮少有人知道。

孫以誠2003年開始接觸並研究孫文明的二胡作品。十六年間,為了破譯曲子,他專程到上海拜孫文明親傳弟子、上海音樂學院吳之珉教授為師,學習孫文明二胡曲一年。

2004年,他在杭州成功舉辦了“從藝四十週年胡琴獨奏音樂會暨書法篆刻展覽”,一時引起轟動。同期,他還出版了《阿炳全集》CD專輯(華彥鈞3首,孫文明8首)。孫以誠的獨到之處,是用一把二胡演奏了華彥鈞和孫文明的11首作品,這在全國是絕無僅有的。

2010年,孫以誠在《中國民樂報》上發表《應當重視對孫文明二胡曲的研究與演奏》一文,引起二胡界的廣泛關注。為使二胡教學系統化、正規化,他花了八年時間編寫出版了《中國二胡系統晉級教程》(上下冊)。2017年又出版了《孫文明二胡曲集》,這是最全面系統介紹孫文明二胡藝術成就的書。而這些書都是他獨自打字打譜編輯完成的。

“要深入研究孫文明二胡作品,傳播推廣孫文明二胡藝術,必須要掌握更多孫文明的資料。”孫以誠認為,獲得第一手實地考察資料很重要,於是從2015年起,孫以誠帶著一把二胡,踏上了紹興上虞、上海奉賢、浙江海寧硤石的尋訪之路,並收穫頗豐。

研發“一琴奏多曲”的“文明琴”創新“無千斤”演奏法

孫文明的作品難在何處?定弦難、定調難、記譜難。既有五度定弦、八度定弦、也有同度定弦;有時單馬尾,有時雙馬尾;有時獨弦演奏,有時雙弦演奏;有時用千斤,有時不用千斤。

國內許多孫文明二胡研究者聆聽孫文明當年的錄音,除了為那宏亮奇特的琴聲所震撼,更是好奇他當年用的是什麼胡琴拉出這麼好的聲音?

孫以誠也好奇,從2016年開始,他對孫文明當年所用的二胡進行了研究,反覆聆聽孫文明的原始錄音,又查找了許多歷史資料,並從《彈樂》等曲子中得到啟發,綜合小提琴、雷琴、馬頭琴的優點,大膽採用活動式銅鉤代替千斤,終於在2017年研製成功了雙馬尾銅杆二胡,準確復原了孫文明的琴聲,解決了演奏孫文明不同曲子需換琴的難題,用一把二胡演奏孫文明的全部作品。

孫以誠將此琴命名為“文明琴”。而這項發明2018年2月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揭秘了胡琴的秘密後,孫以誠開始反覆研究演奏技巧。從《彈樂》、《二琴光亮》等曲子的演奏中得到啟發,結合雷琴的演奏技巧,推陳出新,創新了無千斤演奏法,並編寫《文明琴無千斤演奏曲集》一書,收錄的43首曲子,既有傳統二胡曲,又有流行民歌、曲藝、戲曲、戲歌等不同風格的樂曲。

為更好地推廣傳承二胡藝術文化,他開始專注於公益講演會。從2018年秋季開始,孫以誠在杭州開設公益培訓班,向二胡愛好者傳授無千斤演奏法,很受大家的歡迎。

此外,他還創建了“孫文明二胡藝術交流群”,在微信公眾號上開設“文明學堂”,定期發佈學習資料,通過每週一文(二胡論文)、一音(孫文明原始錄音)、一像(孫以誠演奏視頻)、一印(孫文明曲目篆刻)開展教學。“今年我還將推出兩個專輯,分別用銅琴和木琴演奏孫文明全部作品,製作視頻後,陸續在微信公眾號推出。”孫以誠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