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以诚:自创一把“文明琴” 通演孙文明十一首二胡曲


孙以诚:自创一把“文明琴” 通演孙文明十一首二胡曲

孙以诚,15岁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毕业后分配到浙江歌舞团担任二胡演奏员。当过铁道兵,酷爱篆刻、任过主编、办过乐团,但最痴迷的还是二胡。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荣誉理事、中国雷琴研究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尺八交流史研究专家。现任浙江省长三角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孙文明二胡艺术研究所所长。

商报特约记者 黄吉祥

4月初,重庆一位青年二胡演奏家打“飞的”赶来杭州学习孙文明的《流波曲》,更是为了研习经孙以诚创新的无千斤演奏法。

“最大的愿望是想在自己还拉得动的时候,把掌握的孙文明二胡演奏技法传授给更多的人,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已经74岁的孙以诚,最近十几年里做了三次大的手术,背上还打着两块钢板、八枚钢钉,但多年来他一直带病奔忙于一生钟爱的二胡事业,孜孜不倦。

潜心静学二胡十六载破解孙文明全部作品“密码”

提及孙以诚二胡演艺生涯中影响深远的人,孙文明算是关键人物之一。

孙文明是近代杰出的民间音乐家。1950年开始专职从事二胡演奏,以卖艺为生,因其高超的演奏技艺名噪一方。享年34岁的他,是与刘天华、华彦钧齐名的三大二胡宗师之一。

其短暂的一生虽然只留下了11首二胡作品,但其内容和表现手法之丰富,演奏难度之大,开创了自明朝以来二胡无千斤演奏的先河。

2000年之前,能找到的孙文明作品曲谱只有8首,还有《志愿军归国》、《二琴光亮》、《送春》3首没有谱子的作品。因为都是模拟性音乐,根本无法记谱。从2017年起,孙以诚反复聆听推敲,经过百余遍记谱修改,终于破译了这3首高难度曲子,掌握了音准。自此之后,孙文明的11首作品全部被孙以诚用一把二胡成功演奏,成为了国内唯一。

成功破译的背后,孙以诚付出的艰辛却鲜少有人知道。

孙以诚2003年开始接触并研究孙文明的二胡作品。十六年间,为了破译曲子,他专程到上海拜孙文明亲传弟子、上海音乐学院吴之珉教授为师,学习孙文明二胡曲一年。

2004年,他在杭州成功举办了“从艺四十周年胡琴独奏音乐会暨书法篆刻展览”,一时引起轰动。同期,他还出版了《阿炳全集》CD专辑(华彦钧3首,孙文明8首)。孙以诚的独到之处,是用一把二胡演奏了华彦钧和孙文明的11首作品,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

2010年,孙以诚在《中国民乐报》上发表《应当重视对孙文明二胡曲的研究与演奏》一文,引起二胡界的广泛关注。为使二胡教学系统化、正规化,他花了八年时间编写出版了《中国二胡系统晋级教程》(上下册)。2017年又出版了《孙文明二胡曲集》,这是最全面系统介绍孙文明二胡艺术成就的书。而这些书都是他独自打字打谱编辑完成的。

“要深入研究孙文明二胡作品,传播推广孙文明二胡艺术,必须要掌握更多孙文明的资料。”孙以诚认为,获得第一手实地考察资料很重要,于是从2015年起,孙以诚带着一把二胡,踏上了绍兴上虞、上海奉贤、浙江海宁硖石的寻访之路,并收获颇丰。

研发“一琴奏多曲”的“文明琴”创新“无千斤”演奏法

孙文明的作品难在何处?定弦难、定调难、记谱难。既有五度定弦、八度定弦、也有同度定弦;有时单马尾,有时双马尾;有时独弦演奏,有时双弦演奏;有时用千斤,有时不用千斤。

国内许多孙文明二胡研究者聆听孙文明当年的录音,除了为那宏亮奇特的琴声所震撼,更是好奇他当年用的是什么胡琴拉出这么好的声音?

孙以诚也好奇,从2016年开始,他对孙文明当年所用的二胡进行了研究,反复聆听孙文明的原始录音,又查找了许多历史资料,并从《弹乐》等曲子中得到启发,综合小提琴、雷琴、马头琴的优点,大胆采用活动式铜钩代替千斤,终于在2017年研制成功了双马尾铜杆二胡,准确复原了孙文明的琴声,解决了演奏孙文明不同曲子需换琴的难题,用一把二胡演奏孙文明的全部作品。

孙以诚将此琴命名为“文明琴”。而这项发明2018年2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揭秘了胡琴的秘密后,孙以诚开始反复研究演奏技巧。从《弹乐》、《二琴光亮》等曲子的演奏中得到启发,结合雷琴的演奏技巧,推陈出新,创新了无千斤演奏法,并编写《文明琴无千斤演奏曲集》一书,收录的43首曲子,既有传统二胡曲,又有流行民歌、曲艺、戏曲、戏歌等不同风格的乐曲。

为更好地推广传承二胡艺术文化,他开始专注于公益讲演会。从2018年秋季开始,孙以诚在杭州开设公益培训班,向二胡爱好者传授无千斤演奏法,很受大家的欢迎。

此外,他还创建了“孙文明二胡艺术交流群”,在微信公众号上开设“文明学堂”,定期发布学习资料,通过每周一文(二胡论文)、一音(孙文明原始录音)、一像(孙以诚演奏视频)、一印(孙文明曲目篆刻)开展教学。“今年我还将推出两个专辑,分别用铜琴和木琴演奏孙文明全部作品,制作视频后,陆续在微信公众号推出。”孙以诚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