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參考|坦贊鐵路:“中非友誼豐碑”將煥發新活力

5月31日,肯尼亞蒙巴薩-內羅畢標軌鐵路(蒙內鐵路)首班列車發車,標誌著蒙內鐵路正式建成通車,也見證了東非鐵路網和地區一體化建設邁出重要一步。

而在肯尼亞的鄰國坦桑尼亞,為國人熟知的坦贊鐵路依舊穿梭在坦桑尼亞和贊比亞兩國之間。作為中非傳統友誼的里程碑,坦贊鐵路在中非關係發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至今仍以積極形象和較高頻率出現在各個官方和民間場合。

最大的成套援外項目之一

1976年,貫通非洲東南部的坦贊鐵路正式移交運營,為這一地區的經濟發展帶來活力,成為中非友誼的一座豐碑。

作為我國最大的成套援外項目之一,坦贊鐵路北起達累斯薩拉姆,南至贊比亞中央省的新卡皮裡姆波希,全長1860公里。這條鐵路由中國政府提供無息貸款於1970年動工修建,1976年7月投入運營。

坦贊鐵路為非洲內陸國家開闢了一條新的出海通道,為南部非洲人民的獨立事業、坦贊及周邊國家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巨大支持。

鐵路修建期間,中國先後派出5萬多人次工程技術人員參與建設,高峰期間約有1.6萬中方人員在現場施工。他們同坦桑尼亞和贊比亞兩國人民攜手並肩,共同修築了貫通東非和中南非的大動脈坦贊鐵路。然而,其中一些人卻永遠安息在這片遠離故鄉的土地上。

據統計,1970年至1976年,共有70位中國人為修建坦贊鐵路而犧牲,其中51人葬在坦桑尼亞中國專家公墓、18人葬在贊比亞、1人海葬。

2013年,中國領導人到訪坦桑尼亞時表示,中華兒女滿懷對非洲人民的真摯情誼來到非洲,同兄弟的坦桑尼亞和贊比亞人民並肩奮鬥,在茫茫非洲草原上披荊斬棘,克服千難萬險,用汗水和鮮血乃至生命築成了被譽為友誼之路、自由之路的坦贊鐵路。

曾擔任坦桑尼亞交通運輸部長的馬克·詹姆斯·姆萬多西亞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坦贊鐵路加速了南部非洲的民族解放運動和經濟獨立,是中國和坦贊兩國人民友誼的紐帶和希望的燈塔。

在坦贊鐵路正式移交給坦贊兩國後,中方繼續給予幫助,多次提供人民幣無息貸款,用於鐵路設備更新及維修等,還派出多期專家組進行技術合作。

運行四十年後亟待升級

雖然坦贊鐵路在當地依然保有良好口碑,但近年來,運量不足、管理不善和設備老化等問題不斷困擾著坦贊鐵路。

在位於達累斯薩拉姆的坦贊鐵路始發站,候車大樓內部頂棚有多處損壞,雨季會漏雨;站臺兩側停靠著多列破舊不堪的車廂,有些已無法使用。本報記者實地搭乘坦贊鐵路列車時發現,沿途多處車站已遭廢棄,車輛在運行中猶如遊船一般上下顛簸,車站之間調度通訊基本依靠手機。

贊比亞始發站新卡皮裡姆波希站長伯納德·斯門塔拉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由於鐵路和機車老化,坦贊鐵路最高時速需控制在60公里以內,全程運輸時間近48個小時,加之其他各種原因,火車往往無法按時抵達。

知情人士表示,同鐵路運輸相比,陸路運輸在時間上有保障,只需4至8天就可以運到港口,每噸銅的運輸成本100美元左右。而現時鐵路運輸效率低,運輸時間需要12至18天,並且鐵路運輸容易被偷盜,在運力、運輸時間、成本及風險控制方面都不如公路。

除了運量下降,坦贊鐵路多年虧損和屢屢拖欠工人工資的現象也不容忽視。坦贊鐵路管理局局長布魯諾·戚甘都表示,目前坦贊鐵路局已向坦贊兩國政府提交了注資申請。

為坦贊鐵路注入新活力

儘管坦贊鐵路目前面臨種種困難,但相關方面仍對這條友誼之路寄予厚望,希望這條鐵路重新煥發活力。

2017年1月,外交部長王毅在訪問坦桑尼亞與贊比亞期間表示,中國和贊比亞、坦桑尼亞三國將攜手升級象徵中非友誼豐碑的坦贊鐵路。

坦贊兩國高級官員在與王毅見面或會談期間也都表示願意同中國一道重振坦贊鐵路活力,使其為促進坦贊兩國及其他沿線國家的發展發揮更大作用。

通過全面改革坦贊鐵路的管理體系,實現鐵路與港口的有效銜接,打造鐵路沿線產業經濟帶三大途徑,為坦贊鐵路注入新活力,為坦、贊以及非洲各國實現自主和可持續發展作出更多貢獻。坦贊鐵路這座非洲的“友誼之路”和“自由之路”將實現升級,成為帶動坦贊兩國及周邊沿線各國加快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的“配合之路”和“繁榮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