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和精神分裂症谁更难?

天空jason


再说说孤独症,有一种假说,孤独症的发病是神经元的畸形,那怎么办?以往我们理解的“畸形”,手术就可以了,而脑神经元畸形,只有在高倍显微镜下才看的清楚,手术几乎不可能,而且,家长也不敢去冒这个风险,药物同样也不会凑效,尤其,从症状来看,很多比例的孤独症是有并发症的,包括多动症,情绪障碍等等,那就麻烦了,怎么办?孤独症的治疗,目前最多的认可还是后期的“功能训练”,按简单到难的次序训练,每次上课中伴随目光对视训练。教儿童如何集中注意力,听从一步的简单指令开始,进行模仿,能与老师进行简单的互动活动。其次在简单动作的基础上进行复杂训练,即在执行复杂指令前先将每个步骤与技能全部掌握为保持强化物的有效性应经常更换强化物。说起来简单,但对于一个理解有困难的孩子来说,可能训练时的言语他都要理解很久,更何况是是掌握技巧。通常一个动作,一种表达方式就要训练很久才能掌握。综上,我认为,对于二者的治疗上,孤独症难度更大



精神科医生汐炜


自从写了几篇关于在生活中遇到的“精神障碍者”的微头条,我这谈得有些开,昨天还答了个关于精神分裂症的回答,可能挺毁大众三观的,评论都炸了。


我先声明我不是啥砖家,也不是所谓专业人士,只是身处自闭症谱系这个大坑的群体中的一员,对这些人类社会中最底层的生存竞争者感同身受,深知他们被误解被排斥被消费被误导,我作为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爆胎的自闭症谱系女王她爹,必须为这些弱者包括我自己的孩子来争取更多理解与关爱,说白了就是为了生存罢了,所以我并不与任何人对立,只想寻求真实,只有把更多真相呈现给大家,才能改变现状。

那我就继续跑偏吧,题主这问题挺适合。孤独症和精神分裂症,从病因角度来说,孤独症的难度级别更高一些,孤独症就是指自闭症谱系障碍,是伴随人一生的发育障碍,它的核心是社交障碍与兴趣狭隘伴随偏执刻板行为,通俗地讲这是先天的,这种特质是无法改变的,所以通常人们及医生都会说无法“治愈”。但他们的未来发展和我们普通人一样,他们的行为改善决定于环境塑造,好的正确的与坏的相反的生活方向与环境会塑造出截然不同的两个人。

自闭症谱系人士他们天生落后于我们普通人的各个方面,感知觉异常思维方式的不同,从生理上决定了他们特别是心理方面更为脆弱,他们更容易患上抑郁症、神经官能症甚至是精神分裂症这样的精神类疾病。


而精神分裂症的成因除了“遗传”因素外,更重要的促成因素是环境的压力,我们普通人遭遇无法承受的变故也有精神分裂的风险,而普通人是绝对不会患上“孤独症”的,孤独症谱系障碍还真不是想得就能得的。

对于人生的“难”来说,的确有级别之分,打个比方,我的生活的“天花板”就有可能是别人的“地板”,虽然很难但我觉得知足,可能换个人来说就“难”的活不下去!

无论是“孤独症”还是“精神分裂症”,我们一旦深陷泥潭的话就没有不“难”的,去比较的话更毫无意义,但如果把生活能理顺的话能跳出我们社会的普遍的噩梦思维的话,即便很难很难也会往好的方向发展吧?反之的话就会雪上加霜!

身处其中的人们,你们会作何选择呢?

置身事外的人们,请不要事不关己,因为我们和谱系或是诸多精神障碍者之间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愿这世界给弱者更多生存空间,我在此谢过!


【一位孤独症儿童的父亲,孤独地看世界,也许是最独特的视角,坚持用文字感染大家,请关注我,请喜欢我的文章的人们评论转发扩散,请做我们能做的,请尊重自闭症谱系的生活,我已成立育儿群,谱系与普通孩子家长都可加入,请私信我,谢谢】


孤独行者Noodle


谁更难,如果家庭条件好些,能按时治疗,都不难。还有就是家人通情迖理,病患得到照顾,心理面感到温暖,就不难。


离姜心理咨询


孤独症,也称为自闭症。请别以为自闭症症状就是自我封闭,不与人交流。自闭症目前无药可医,严重的患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并且,自闭症往往会有精神发育迟滞。也就是智商停留在三岁,五岁或某个年龄段。我曾见过智商为0的自闭症患者。而精神分裂症,目前有氯氮平,奥氮平,喹硫平等药物治疗或控制病情。从精神学上来说,自闭症远比精神分裂症难治。


凝在眉头的愁


2个都难,没有不难的。


糊涂金鱼


都很难,家人一起痛苦,所以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最重要。心轮,眉心轮,顶轮的能量平衡很重要。


kim金老师


没有工作和没有爱情谁更难,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各有各的难。


纳兰雨浓


孤独症是自己生活习惯不好养成的,而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神经病变而来的,除调养外,还必须药物治疗。但孤独症,只要给予好的环境调养,时间一长自然就好了。


家美九


孤獨症應該只有老年人才會有的麼?精神分裂輕度沒大問題,但是一定要注意,如果不懂,可以向醫生適當的了解,活著網上查找資料,個人不建議去問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