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在上一年级前就掌握了3000字,父母该焦虑吗?

糖堂学糖


宝宝在一年级前就掌握了3000字,这是很好的事情,没必要焦虑。

一、一年级课程可以简单,也可以不简单。

简单的要求,一年级只需会认会写生字就可。但现在小学已经把字体端正、美观列入考试范围了。所以现在一年级的学生不仅要会认会写,还要把字写好。

已经认字的孩子,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把字练好,这不是很好吗?

二、已经认识字的孩子,可以引导孩子更深入的学习。

一般学生只要求识字就可,但已认识字的孩子可以更深入的学习。

1、别的孩子只要求识字,但已认字的孩子,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进行组词、词语解释、词语搭配、生字造句、形近字比较、找多音字、找同音字、找近义词、反义词,积累好词好句等等。

2、一年级的课文一般只要求孩子会朗诵、会背诵,想更深入学习的孩子可以引导写段意,写课文中心思想。引导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还可以写读后感,仿写课文,续写课文等等。

3、已经大量识字的孩子,可以引导孩子进行有质量的课外阅读。

总之,孩子重在引导,既然孩子觉得简单,那就增加点难度,让孩子更深入地学习。当孩子掌握这些方法后,孩子自然懂得把学习变得更有趣。


十安育儿


宝宝在上一年级就掌握了3000字,父母是什么样的心态?

父母不用焦虑,识字多未必是坏事,但也不能觉得自豪。

我朋友孩子上的私立幼儿园,孩子从上小班开始,每个月要识字三十个,在学前也要认识三千多常用字。他们幼儿园只是教孩子认字,不会写,孩子看见知道那个字是什么就行,现在孩子大班,有些绘本自己就可以阅读了。


我家孩子幼儿园,没有教孩子识字,幼儿园老师也讲绘本,延伸故事内容,更多的是表演故事内容,手工,舞蹈之类的,玩中学。学的很多都是习惯类,运动,美术类,文化课内容比较少。

我们自己教育孩子也比较佛系,没有刻意教认字,每天晚上亲子阅读,孩子不识字,但是能够准确的拿到绘本,说出书名。现在上大班了,孩子自己有意识的去认字,指着字问读什么,我们会去给孩子讲解。

这种识字只是认识,还不会写,也不要求孩子去写。上小学了老师会很系统的给孩子教写字。所以不用焦虑。

有些小朋友可能学前都会很多字了,上小学后,刚开始特别自豪,自己什么都会。但是差距在哪?后面老师在不断的教孩子,学习新的知识,如果孩子还是认为自己会的多,比较骄傲自满,学习的动力就不如没有学习的孩子。

而孩子如果认真学习,谦虚好学的态度,那就不用担心,孩子上小学会更加努力学习。要保持对学习的热情态度,认真去学习,认识不一定就是全部掌握。


豆小米妈妈说


我觉得没必要焦虑,但也不要高兴的太早。

说一个我朋友的例子,有一天我去闺密蕾家,蕾有个女儿当时五岁三个月,和朋友聊天中得知,她闺女现在已经识字3000了,天呐!秉着放养式育儿的我,心里不仅反思起自己,难道真的就要任由儿子这样下去吗,是不是该狠心好好教孩子识字了!但看着贪玩的儿子,怎么也做不到,教他认字,最后也是不了了之了。大概是过了两三个月,闺密打电话给我说,她女儿现在不喜欢看书,哄着骂着都不看了,甚至一提到书就哭,是真心的不喜欢看书,朋友也不知该怎么办,我能感觉到电话那边她的无奈和焦虑,而我这边也陷于深思中,我只能让朋友试试,把无图的书换成绘本试试看,有精美的图画或许能让孩子重新喜欢上书。


从你的描述中,不难看出,一部分父母觉得宝宝很棒,而一部分却恐慌,怕孩子上一年级后觉得字都认识,就不专心,认真学习,其实无论是哪一部分父母,对于孩子的以后,都要加一正确引导,让孩子爱上学习。

如何正确引导孩子,让孩子爱上学习呢?

首先、热爱学习,积极主动。

保持孩子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先天的心理特征,每个人都有。知识积累的越多,兴趣也会不断地增加,同时让孩子多参加各种活动。



其次、让孩子自己找到学习的乐趣所在。

学习,在现今时代,已经成为一种能力,而不是简单的工具。

最后、榜样的力量。身教重于言传,父母的学习习惯,对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那些音乐世家,书香门第就能很好的证明这一点。如果父母每天饭后都有看书的习惯,而不是玩游戏,看手机,相信孩子也会喜欢上看书。


爱因斯坦曾说:“我没有特别的天赋,我只是有强烈的好奇心。”当父母在孩子今后做到了让孩子爱上学习得话,就完全没有必要为现在孩子识字量多而焦虑。


果果爱妈咪


针对这个问题,我觉得不用焦虑,但是需要用心应对。

就像题目中说到的,有些孩子在学前就已经掌握了未来一段时间内,要学习的东西,他们会容易产生错误的判断:认为学习知识很容易。从而导致上课不认真听,不专心。

所以,家长平时一定要多观察孩子,多跟孩子交流,假如发现存在这种状况,要及时引导。

如:每天放学后,跟孩子聊聊天,今天课上老师讲了什么知识?哪一块你觉得最有意思?

这道题,你能用自己以前学的方法做出来,真好。但是,今天课上,老师是怎么讲的呢?如果他能说出来,最好,如果他不能说出来,就要引导他,那希望明天你能告诉妈妈。

除此之外,可以给孩子买一下绘本图书,在孩子快速规范的完成作业后,带着孩子一起读。

在小学一二年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最最重要的。

如果孩子校内学习、作业上没有任何压力和负担,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因为这会帮助刚入学的孩子,减轻抵抗心理和抵抗情绪。

此外,家长就会有较为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培养孩子规律的课外书阅读习惯。

这两个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受益无穷。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希望有所帮助。

谢谢!





秀一老师


虽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严禁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严禁幼儿园教授小学课程内容,但我认为任何事都没有绝对的,不在于什么时候教,而在于怎样教。如果教师要求孩子必须坐在教室里规规矩矩地认字读书,算题写字,那肯定不可取。

我们知道学龄前孩子的任务就是做游戏、玩耍,培养一些与人交往或自理能力等。如果在儿童们听故事,学儿歌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让孩子零星地认识一些汉字没有什么不好,反而能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其实,孩子们的记忆力超好,幼儿园老师或爸爸妈妈在平时给孩子读故事的过程中,尽量让孩子看着书,不管孩子认识不认识,都要一行一行的指着读。这样,孩子潜移默化地就能认识很多字。而且,在给孩子读故事的过程中,调动了孩子听、看的能力,孩子的大脑也会在思考。孩子听的故事多了,就会记忆很多词汇,并通过图形结合,了解了词义。孩子能听懂词,但不认识词,这个过程就是叫“识”。看似没正面教孩子如何认字,算数等,实际上,潜移默化,无心插柳的学习状态,孩子就已经接受了。上一年级后,跟着老师学习写字,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汉字规律,不会因为认识这些汉字而失去兴趣。

因此,对于学前儿童,只要用适合孩子学习的方式,使孩子学得轻松又没有任务,就不算提前教育,小学化。只有那些强行逼迫孩子坐在教室里循规循距地学习小学知识的方式才是小学化教育,家长不必担心、焦虑,更不会影响孩子一年级的学习兴趣。


忆梦月华


唉,现在的父母真是太难了,孩子上小学前不识字,担心孩子小学跟不上;上小学前认识太多字,又担心孩子上课不认真。太难了!

其实,不管孩子上小学前是什么情况,作为家长只需要根据孩子的情况紧跟老师的进度就可以了。我相信,一个和老师配合好的家长,一定能准确掌握孩子的具体情况,从而在孩子学习上给予恰当的帮助。有这样家长的孩子,也一定能适应小学学习生活的。

所以,如果孩子愿意,那就让孩子识字,也无所谓。但如果孩子不愿意,强迫孩子学习,就有点不好了。这样做可能导致孩子真正的厌学,到时候真的需要孩子学习的时候,孩子反而不愿意学了。相信这样的结果没有一个家长愿意看到。





懒妈育儿路


题主详细描述了这个问题的背景:有些幼儿园,培养孩子每天认三个字。请注意,只是认识,并不要求会写。按照这样的速度计算,等孩子上小学时,就会认识三千字。

针对这样的状况,家长们出现两种声音:一是开始担忧,担忧孩子认识了这么多字,上小学时就没有了兴趣。孩子就不会认真去好好学习了。

另一种声音是完全没必要担心。小学阶段会有相应的学习要求,而不仅仅是认识一些字。只要正确引导,多认识字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

问:对此现象,你怎么看?

作为一位妈妈,这种事情经常碰到。因为接触的群体就是家长。

对于任何一种新鲜的学习事物,家长们都会自然而然地分成两拨。就像上面的持两种观点的家长们一样。

这两种观点正好验证了两种思维方式:成长型思维模式和僵固型思维模式。

僵固型思维模式最重要一点就是认为人的能力是固定不变的。

就像第一种类型的家长们,觉得孩子学会三千字后就不会再发展了,到小学后也不会产生新的学习兴趣。

僵固型思维的人还会用一次成败定英雄。比如孩子上次考试没考好,家长就会拿此事一直刺激孩子。

成长型思维的人则正好相反。他们相信人的能力会不断改变和提升。所以,他们认为上小学后孩子会有更多的兴趣和爱好去探索新知。更不会因为孩子的一次失败贬低孩子,他们会持续不断地鼓励孩子去探索。也就是题主说的,正确引导。所以根本没必要有这种顾虑。



现在,明确了正确的思维模式,我们要做的就是丢掉僵固型思维。用成长型思维方式去考虑和看待问题。相信你的孩子是一个蓬勃发展的小个体。放心让他去成长吧


俩宝好妈



聆听夏沫1


为什么要焦虑呢?这不是很好的事情吗?那么多的识字量,应该为孩子骄傲!为他上小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得语文者得天下!


169505123英子


这是很好的事情啊,可以自由阅读,可以独立完成作业,为什么要焦虑呢?我家俩娃儿都是学龄前完成常用字认识,而且很容易实现,孩子在玩乐中就学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