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发现一个怪现象,有儿子的家庭,儿子再没出息,也不敢得罪,就指望以后养老?

快下雨快下雨刮大风


记住一句话,子不教父之过,自己种什么因就会得什么果。

老了才发现儿女不成器,儿女不孝顺,悔之晚矣。在孩子还小的时候,作为父母,一定不要以为小孩子啥也不懂,从小就偏心偏爱,在小孩子的心里从小就种下了恶。等到孩子长大了回忆起小时候,想到的都是父母的恶,想到的都是打骂,父母的偏心,父母的自私。这样的家庭子女就只剩下义务,而没有爱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当父母的不怕没钱穷,就怕穷还偏心。哪怕只剩一个馒头,子女先吃饱,尽量陪伴他们成长,子女闹小矛盾时要做到对错赏罚要分明,这样就算挨了打,以后也不会记恨,儿女都要爱。这样的家庭即使孩子小时候不懂事,等孩子长大了 回忆起小时候爸妈都是爱。

总之,当了父母,就时刻要为子女着想,直到人之将死也要为子女着想,而不要想着把孩子养大了等着孩子来养自己,孝顺自己。


大麦不熟


养儿防老,是在中国特别是广大农村流传了几千年,根深蒂固的一种愚腐观念。这种思想近些年来,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变。但是,在我国某些地方依然存在着重男轻女的现象。

养儿果真可以防老吗?

〝父母在,不远游〞,已是过去的历史。现在是一个流动性很强的社会,成千上万的年轻男子为了生活打工他乡,不老不归!

你指望他养老吗?他有没有这个能力?



马大爷就是一个重男轻女的典型。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时候计划生育抓得正紧,马大娘头胎生了个闺女之后,就跟着马大爷东躲西藏,到处流浪。

流浪途中一连生下两闺女,都被马大爷狠心地送了人。

马大娘生了三胎,三闺女,生怕了;马大爷便天天给她鼓劲,给她讲叙〝祖宗香火,养儿防老〞那一套。

别说,这一套还真管用,马大娘一咬牙又怀上了。

感谢马家祖宗开眼,第四胎终于生了个儿子;取名福来,马福来,福气东来!

马大爷当时那个开心呀,见人就笑;不知情的人还以为马大爷是个傻子。

回家后,马大爷因为超生被罚了个倾家荡产,好多年都没恢复元气。不过他不在乎,和儿子比,这算什么呢。



福来从小被娇生惯养,脾气不好,读书成绩也很一般,长大后常常把他爹妈气得够呛!他习惯了,马大爷马大娘也习惯了。

而大女儿呢,从小爹不爱娘不疼,在逆境中长大,格外吃苦耐劳、懂事,后来上了大学。

再后来,大女儿又设法找到了当初被送走的两个妹妹,再续姐妹情缘。

现在三姐妹都参加了工作,各自有了自己的家庭,小日子都过得蛮滋润的。

每逢过年过节,三姐妹三辆小车开到家里来,把马大爷马大娘感叹半天:自己认为的赔钱货个个都出息了,自己指望日后养老的马福来36岁了还是个〝马光棍〞!

这些年家中条件不好,儿子又没才能,也没找到对象,这事一直是老两口的一块心病。

于是,老两口就求姐姐们帮弟弟介绍介绍对象。



三个姐姐都异口同声答应了,不答应不行,但她们真有办法吗?

弟弟不努力不说,据统计,中国目前有13亿多人,其中:

男性人口数量:71137万人;

女性人口数量:67871万人。

男性要比女性多出3000到4000万人。这些人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光棍〞。

2018中国人口男女比例:104.81:100。

也就是说,每105个男人中,至少有5个男人将娶不上老婆!

马福来现在没老婆,如果以后还娶不到老婆,他怎么担当起马大爷〝养儿防老〞的重任?

事实证明:

儿女为父母养老,靠的不是性别,而是能力!


千古一绝光头唐


这个“怪象”在我老家还真有!老家里有个人人称赞的铁姑娘,人能干出挑,给娘家抗了20多年活,养了一家老小,却没得到父母一句赞,而弟弟啥事不行,父母却一直当成宝。


姑娘姓王,老家人都叫她王姑娘。她家里姐妹兄弟三个,她是老大,下边一个妹妹,一个弟弟,妹妹脑袋不是很灵光,弟弟也有些愣,三个孩子里就王姑娘一个“聪明孩子”。

从小她就特别懂事,念到初二时,家里条件不好,她主动下学和爸妈干活,供弟妹读书。15岁的她,人能说会道,胆子还大,跟着父亲学杀猪,父亲早上杀完猪,拉到市场上,她就跟着去卖。几次后,父亲看女儿算账清楚,嘴还甜,每次女儿在肉卖的都特别快,就把肉摊交给了姑娘。


王姑娘,特别有头脑,开始卖肉,把家里种的菜一起捎来,有时别人买肉,给颗葱、送把香菜,肉卖的快,菜卖的也好,慢慢的肉摊加上了蔬菜、副食品,露天摊位也变成了小平房,再变成三间大瓦房,从租房开始,到买下门面,王姑娘一卖就是十年。

25岁那年,有人给她介绍对象,两人一看很合适,商量了婚事。父母舍不得顶事能干的姑娘,没办法已经拖到25不能再拖,最终要了八万彩礼,一分钱没陪送嫁了姑娘。

家里的摊位交给弟弟,弟弟干了两个月生意越来越不好,父母没办法又找到女儿,两家合伙,店面给女儿经营,一年交家里八万元。


王姑娘也舍不得娘家,答应了要求。小两口比较能干,又盘下旁边的店面,兼卖麻辣烫,小日子越过越好。娘家人有女儿每年固定给的八万,平时有事跟姑娘要点,姑娘也偷偷的给。55岁的父亲已经不再杀猪干活,一家人全靠大姑娘养着。

弟弟干了几天买卖不行,又让父母买个小车跑出租,每天晚出早归,天气不好不跑、累了也不跑,一点辛苦不付。王姑娘看不惯说了弟弟,结果父母偏疼弟弟,一点不觉得儿子错,反而说她一个出嫁的姑娘,少管娘家事。

哎,要钱时想到了大姑娘, 这时候女儿就是外人,每年偷偷给娘家钱,瞒着婆家自己也难做,弟弟一事无成,将来怎么办?给家里干了那么多,没得到父母一句好,王姑娘委屈的直哭。哎,女儿难……

(以上是我的一些看法,您有何高见,欢迎留言交流)


灿烂的格桑花


我这一辈子也养了一儿一女两个孩子,以前我就有过这样的想法,可我现在已经被残酷的现实,教训的亚口无言了,当时,我认为我一个农村人没有一个儿子那是绝对不行的,不管是从养老问题还是从传宗接代的角度来考虑,我认为这两个问题都是非儿子莫属的,当然说到底我这也是受农村人的传统思想的影响,总以为嫁出去的女儿是泼出去的水。可是当我现在亲身见证过我的儿子所做的一切和他前程命运之后。我以前思想里所有的念头都崩溃掉了,我的这个儿子从小起就不好好读书,长大后勉强混个大专文凭,毕业后却又不去好好的找工作,在家里当了七八年的啃老族,一直在家打游戏。直到去年开始这才很不情愿的出去找了一份工作,一个月三五千块钱的工资,也就够混个自己的肚圆而已,到目前为止他自己还是一个三无产品,没钱,没房,没老婆。今后能否给我传宗接代,还是一个未知数,想要从他的手里拿到养老钱,那可真的就是一个遥远的梦了。

倒是我的这个女儿,从小就聪明好学,乖巧懂事,一点都没让我们操心,从一个211大学毕业后,找到了一份很理想的工作,混得风生水起,赚得钵满盆满的,就在去年她自己花钱买下了一套大房子,现在就和我们二老住在一起了。让人担心和头疼的还是我的那个儿子呀,就他现在的这种情况,以后会有一个什么样的结局,真的是一件很难预料的事情呀,想想都愁死人了。

当然,这个世界上也有很多人,都生养了好儿子的,也就是可以光宗耀祖,光耀门楣的那一种,让人羡慕不已的那一种,我敢说,现在农村人养儿子,如果他自己混得不好,那么他的父母想要一个安稳有保障的晚年,恐怕是有些奢求了。所以,题主所提的这个问题,就现在而言,它也是一个没有绝对的问题,因人而异吧,看个人的命运安排,由天由命不由人,说的就是这么一个道理吧。


老俞177829369


我老婆二兄妹,哥哥,也就是舅子,四十多了,十年前离婚,女方嫌他赚不到钱,原来还在工地上做点工,离婚后什么都不做,天天睡到自然醒。丈母娘养着。丈母娘虽然整天以泪洗面。但还是尽所能给儿子钱。我劝过丈母娘,让她儿子自生自灭,不听,说心硬不起来。我也曾想过带舅子出来做生意,本钱我出,赚钱算他的,说了几次,不愿意出来。老婆说要是我哥会做生意,老婆也不会跑。想想也是,人蠢真的无药可医,有人拉都不会伸手,也是无奈。我混得算可以,也还算孝敬丈母娘。估计钱都补贴给不成器的舅子了,至于老婆私底下是否补贴,我也不知道。也不会让我知道。头疼啊!我恼火的是,丈母娘重男轻女思想较严重,儿子是个宝,女儿半根草。有好事第一个想到的绝对是儿子。。


用户cuqwhjs3ja


说说身边的事吧!我老公的姥姥六个女儿两个儿子,大儿子定居外地常年不回来,当初分家,把太姥姥交给他们养老,太姥走了,他们也就对姥姥不那么上心了一年回来一次半次,之前姥姥病重他们都没回家看看,基本与这些兄弟姐妹们断了亲!二儿子给姥姥姥爷养老,继承了老人的工作土地房屋,就是所有的东西,六个女儿什么都没有,继承了这么多,也没见的对老人好,姥姥病重住院,全靠六个女儿来回奔波伺候救回一命,打电话让他去医院,他连电话都不接,没办法,几个女儿去他的厂里闹,厂里出面他们才把老人接回家,现在老人就在小黑屋里,几个闺女去看她给她收拾洗刷,去了还要支使闺女干这干那,闺女拿来的东西人家两口子来送饭就都拿走一点不剩,有人去看她他就一个劲儿说儿子媳妇对她怎么怎么好,养老钱退休钱,全在儿子手里,人家现在又买房又换车,到老人这里,吃个饭想喝个小米粥都没有,就这样还不准闺女说人家的不是,现在我婆婆是被伤的不愿去看她,其他几个闺女各家有难处也不敢得罪这个兄弟,生怕人家不养老


倾慕一世温柔




人老了,步履蹒跚,自理能力渐渐丧失,更不用说养家糊口了。

在养老制度尚未健全的年代,人老了,最大的依靠就是儿女们。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自然儿大不由娘,女大不中留,儿女们一旦有了归属,男娶女嫁,儿子有娶媳妇进门的道理,女儿是嫁出门的道理。

本来嫁娶婚俗保留上千年了,如今新时代了,老人开始享受国家养老政策,年轻人男女平等,一律主张自立门户。但不代表普遍现象,毫不讳言,仍然有很多老人只能依靠儿女。


儿子虽自立门户了,按封建传统观念,儿子始终是家里人,是父亲指定的家庭接班人——一家之主。女儿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出门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胳膊肘往外拐,老了指靠不了女儿。

于是儿子结婚后,家里家外都保留给儿子,女儿没份享受。

这也致使父母老了,儿子养老天经地义,女儿也不好意思去强求。

上述是封建传统思想,即使新时代新生活,封建残留仍然尚存。

如今男女早已享受平等,儿女成家立业,双方父母也倾囊相助,但不排除男方出大头,女方出多出少都可。

常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若是男方出得多,于男方家庭而言,养儿防老理所当然要出。

在男权思想深重的大国,若女方出得多,女方父母有羊入虎口之虞,与其出钱给女儿家庭,不如留着以备防老。

于是嫁出去的女儿有钱于否,主要在于女婿的能耐,女方父母与其说看不起女儿过得不好,不如说是看不起女婿没本事让女儿过得好。

题外话,父母对儿女一样养大,儿女应同样履行赡养义务。

以上我论述的不知有无道理,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我是小柳说说,愿看更多精彩分享,请点击关注。


一只猫的传说——


儿子的荣耀,生儿子的女人多了一个说话的称昵,不管老女人还是小女人,生儿子的女人在众人面前,说孩子的事比较多,生女儿的不咋在众人说孩子,生儿子的女人喜欢说“我儿子,不好好吃饭”、“我儿子在哪里补习,补课费每月800”、“我儿子学前班,考了双百”“我儿子,初中谈对象了,是女生找他,我儿子长的帅”……等等,谁听见生女儿的,天天在人前炫耀,生女儿的有一种喜欢炫耀的,朋友圈发女儿跳舞视频,让大家点赞,既然是赞,要求他人去点“赞”,这“赞”还是赞吗?这就是启蒙教育。有一熟人的姑娘,至今不结婚,也没见回过家,以前姑娘学习还算可以,考上大学,考上公务员,那是有资格说“我姑娘”的人,现在不说了,不结婚,也没有来看过父母,工作的地方离家不远,100公里,母亲对“我姑娘”一字不提,告诉大家姑娘活着。


嫣然笑175571944


重男轻女在农村特别普遍,在我老家就是这样子,儿子再不好,在外边也要维护他的名声,特别现在社会,该找对象的男孩在村子里很注重名声。

我家邻居就是一个大女儿两个小儿子,女儿先出嫁,彩礼要了20万,为了给两个儿子盖房子做补充。两个儿子出去打工不好好干,干半个月休息半个月,一年下来不挣一分钱,急用时还得父母补贴。父母在村里还得为他们的没出息打掩护。



女儿出嫁后就是娘家的应急金库,父母只要缺钱就会向他开口,他们心目中,女儿家就是别人家,就是女婿应该顶起来的天,好不好过是女婿的本事,只要他们家能往前过,让两个儿子结了婚,完成自己这辈子的使命就好。


社会就是这么现实,在高速发展的社会,儿女并存的家庭,如果男孩没出息,女儿就是受累的命。

有人认同这种说法吗?欢迎讨论留言。


西部情感在线


从这个题目就可以看出来,这个题目的发问者是广东人!

哈哈,开个玩笑,不过本人在东莞那边打工多年,身边的本地同事,大部分的父母确实就是这样子的,重男轻女思想严重,挂在嘴边的就是女儿是赔钱货,而且不希望女儿外嫁。

周围有几个女同事,因为结婚,生了女儿,在家里各种做家务之类的,还有2个因为这样离婚的,就是因为没生出儿子。

不过这样的事情也不仅仅是广东那边吧,很多有这种观念的基本上都是父母,思想比较古板保守吧,现在的年轻人都好了不少,只是一边是父母,一边是老婆,所以还是希望能开明一点吧。

而且说句实在话,儿子女儿养不养老还是因为家教的原因,如果从小培养出来的小孩家庭观念比较重,孝顺,那么养老也不是什么问题,只是现在的人大部分都是在外面发展,所以回家的时间比较少,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而且我个人是非常喜欢女儿的,我觉得女儿比儿子好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