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化沙溝腳行

興化沙溝腳行

腳行又叫腳班,都是舊社會里搬運行業的稱呼。

舊時的腳行多半集中在城市、碼頭和商業大鎮。腳行這個行會組織是一個出賣自己勞動力的職業團體,它的成員大都是文盲且身無謀生技藝壯漢,僅靠一根扁擔一根繩替人搬運貨物,以出賣苦力換得微薄工錢養家餬口,他們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生活極其貧困。

清末民初,位於下官河五縣市交界中心的沙溝鎮依仗地理位置的優勢,成為裡下河糧食、漁貨、百貨、棉綢、農資產品等主要商品的集散地。

每天南來北往的貨船在這裡上貨卸貨,這些大批量的商貨就是靠腳行工友的雙手和雙肩,裝上卸下,再運銷到四鄉八鎮。腳行的工友大都來自蘇北阜寧地區的農村漢子,由於那裡土地貧瘠生活貧窮,只好南下謀生,他們先是一兩個從事這個行當,後來親幫親鄰薦鄰,引來一幫家鄉人參加,他們成了沙溝腳行的第一代工人。

興化沙溝腳行

舊時沙溝的腳行分為福壽班和生活班兩個工別。

福壽班主要從事紅白二事的搬運活計,福是指喜事,是幫娶新娘的人家抬花轎;壽是指喪事,是幫喪家抬棺材及料理下葬事宜。之所以取“福壽”二字,無非是圖個吉祥。

生活班的工友則是分散在各個行口、店口、碼頭幹些貨物雜件搬運活計,他們為了討好店家守住自己的一方生計地盤,早上幫店家御門,晚上幫助上門,中途沒活幹時還做些接接拿拿幫助掃地的雜事,這是都是無償的勞動。一般情況下,一個人能幹的活他們盡力獨立完成,碰到量大的活計,就邀上要好的同行共同來完成。

舊時腳行工人的工錢很低廉,像生活班的工友幹零活的,每幹完活聽便店家給點錢或米。參加到腳行裡的工友有5天、10天分一次工錢的,分工錢時,還經常受到業主的剋扣,到頭來,工人應得的工錢所剩無幾,甚至難以養家餬口。

腳行的一幫窮哥們最講義氣,他們相互幫助,通力合作,有活大夥幹,有苦大夥吃。工友們還義務參與各種無償公益活動,每年春秋兩季鎮上出廟會,頭牌都是腳行的人扛,抬大轎的重活更是他們的拿手好戲。舊時的救火用的水龍非常笨重,每次的救火抬水龍衝在火場最前列的也都是腳行的工人。

腳行的工人從事著最繁重的體力勞動,他們抬籮筐、扛笆斗、背麻袋、過大跳,哪裡有“哎唷”“哎唷”的號子聲,哪裡就有腳行工人的勞動場面。

他們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水,只有晚上收工後的時光才是他們愜意的時候,他們會到澡堂洗個澡,然後打上二兩瓜幹酒,買上一包五香雜豆,回到家喝它個痛快,酒酣之時哼上一段江淮戲,似醉非醉,雲裡霧裡地把一天勞累送上九霄雲外,然後倒上木板床呼呼大睡,一覺睡到大天亮。起床後扛起扁擔匆匆上工,又開始了新一天的勞作。

興化沙溝腳行

舊時,沙溝鎮中有座文英橋,橋西有個大石碼頭,沿碼頭拾階而上是座關帝廟,廟西就是蘇北有名的沙溝十八家米行。

抗戰中關帝廟遭日機轟炸,腳行的工人將其殘壁斷牆拾掇修復,成了他們的棲身場所,廟中最後一個叫“六和尚”的僧人,由於無生活來源也加入了腳行,後來成了一名搬運工人。

上世紀50年代,腳行成立了工會,福壽班和生活班合併成立陸運大隊,後又成立集體性質的搬運站。站裡添置了大小板車和一些半機械化設施,大大地減輕了工人們的勞動強度。

工人們不但在經濟收入上有了提高,在政治上也翻身當家作主人,有幾位工友還當上了部門幹部。

歷史在發展,社會在前進。當我們撳動輸送帶電鈕、啟動剷車馬達、操縱吊車進行現代化機械作業時,千萬不要忘記我們的先輩中曾有一班人從事過肩扛人擔出賣苦力的行當———“腳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