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18章,故大道废,安有仁義是对仁义的否定吗?

邵兴旺


是的,没有错。

故大道废安有仁义,这句话就是否定儒家的仁义!

道家的大道就是每个人自己的劳动供给足以养活自己和家人,劳有所得。这样每个人都富足满意。这个就是大道!

而儒家的仁义就是告诉你,这田是他儒家的,这山是他的,这河也是他们的。然后你在他们的土地上劳动你劳动的成果是他们的,你的房子是他们的,甚至你的一切都是他们的。所以他们拆了你的屋,牵走你的牛,拿走你劳作一年的收获。这个时候你辛辛苦苦劳动一辈子,结果发现自己劳无所得,家破人亡,倒在路边奄奄一息就快要饿死了。他就从你创造出来的财富里拿出来百分之一给你吃,让你不至于饿死。这个就是他们的仁义!

但这个是仁义吗?不是!

但是他问你,你吃了他的饼,幸福不幸福?他仁义不仁义?你感激不感激?你敢说不幸福,不感激吗?他不仁义吗?你是不是想最后的一块饼也没得吃,想饿死?

故大道废安有仁义。意思就是说他们是无德无耻之举,哪里是什么仁义。

同样的,如大道存又安有仁义?如果人人都不违背大道,不夺不取,那么人人都慷慨富足,那谁还需要施舍,又哪里还有仁义?

所以道家是讽刺儒家,专门废弃大道而卖弄假仁假义。

他们说要致富先修路,然后就通过这条路把你们的财富源源不断的拉走。给你修几个侧锁,说这是改善了农村的环境。

所以老子说智慧出有大伪,儒家的统治者说着仁义,说着关爱百姓,说着君为轻民为重。说着要让人民幸福安康,说话言语非常的好听,像是有大智慧的样子。但是他们收刮百姓财货的时候,可是一点都不客气,锱铢必较。无论巨细,全部拿走,全部集中起来!而等到要他们拿出来的时候,就各种问题各种推托,无论如何都不情愿了,哪怕拿出一点点都像是割肉一样的难过。

六亲不和安有孝慈。他们不停的劳役百姓,不是修长城,就是建驰道,不是修行宫就是打南越。外出打工,离家万里,劳无所得,无家可归!不见家人,不能照顾,不知情况。电话联系,只能无语哽咽,说好好好,孩儿在外打工,一切都好!这里的人很好!城市很好!老板也很好!生活也很好!好你妈卖批!

还说什么过年回家,一定要回家看看。更是出法律法规,每年都要和家人父母多少小时在一起。真是孝慈!真是令人感动!

邦家昏乱安有贞臣。。。算了。

所以故大道废,安有仁义,智慧出安有大伪,六亲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乱安有贞臣。





繁花若雪风自摇


我是文开石我有靠谱的答案。

成年人就不要像小孩子一样分非黑即白了。

这里是否定仁义么?当然不是。

故大道废安有仁义,知快出安有大畏,六亲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乱安有贞臣。

所以大道废怎么会有仁义,反自然的知识猖獗怎么会有对正义的敬畏,六亲不和怎么会有孝慈,邦家昏乱怎么会有贞臣。

说的不是很明白了么?

道德经不反对仁义么?反对过。

不管《道德经》还是老子,一直反对当时的“仁义”,就是以孔子为代表提倡的“仁义”。

老子认为这是一种假仁假义,只是用来蛊惑人心的,会带来混乱。所谓

惨然而汩人心,乱莫大焉!

《道德经》从一开始就阐述了如何辨识仁义,包括识别智辩、巧利、伪诈等等。

《道德经》对孔子为首提倡的所谓”仁义“,究竟什么态度,从《史记》中的直接对话也能看出。

“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我听说富贵之人用财物来送人,仁义之人用言语来送人。我不能富贵,只好盗用仁人的名义,用言语来送你,这几句话是:‘一个聪慧又能深思洞察一切的人,却常遭到困阨、濒临死亡,那是因为他喜好议论别人的缘故;学问渊博见识广大的人,却常使自己遭到危险不测,那是因为他喜好揭发别人罪恶的缘故。做人子女的应该心存父母,不该只想到自己;做人臣子的应该心存君上,不能只顾到自己。’”

大道废的时候,怎么会有仁义呢?

这种时候讲的仁义,算得上仁义么?


文开石


道德经十八章原文

大道废,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注释:

1.大道:指社会政治制度和社会秩序

2.智慧:原指聪明智巧,这里指聪明辩智,意即用凡夫的小聪明来辩别是非。

3.六亲:指父母,兄弟,夫妻,子女。

4.孝慈:指父慈子孝。

译文:

我们的良心、清净本心就是大道之心。

当大道被弃,良心荒废,才有提倡仁义的需要

大道畅行,众生平等,民风憨厚纯朴。如果社会流行世智辩聪,就会形成勾心斗角,欺诈、虚伪的现象。

大道畅行,人人知恩感恩,父慈子孝。如果家庭出了问题,才会强调孝慈的重要。

大道畅行,人人尽心为国和家庭效力,不存在忠不忠问题。当国家混乱,才需要标谤忠臣良将,让大家效仿。


用户泰和


这正是对仁义的否定。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庸出忠臣。这是老子对儒家思想的深刻批判。儒家讲仁义,讲孝慈,讲忠诚,而老子却反对这些。因为儒家提倡的这些思想是“不道”,不道早已。既然不道,就是虚伪,就会及早的死亡。在老子眼里,仁义,孝慈,智慧,尽忠,这都是有为,都是妄为,都是强为。都违背大道无为的原则。他说道无为,故无所不为。而强为是对道的反动。

所以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没有了大道,仁义便开始盛行了。这是对仁义的深刻批判和坚决反对。老子认为仁义是强为的,是伪善的,是违反人的天性,违反自然的。而老子认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所谓的仁义是智诈。智慧出,有大伪。这种仁义是一种伪善。是不道的行为。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人为的东西。更反对强为,妄为。一切皆应顺应自然规律而行,一切皆应按道的规律而行。


非常各


对《道德经》第十八章的审视与考辨

《道德经》(老子)通行本主要有王弼本与河上公本。这两个本子的第十八章是一样的: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这两个本子都把一个重要的“安”字给抄没了,又增加了“智慧出,有大伪”六个字。让我们看看这三个本子:

《马帛》甲本:

故大道废,案有仁义!智慧出,案有大伪!六亲不和,案有孝慈!邦家昏乱,案有贞臣!

《马帛》乙本:

故大道废,安有仁义!智慧出,安有大伪!六亲不和,安有孝慈!国家昏乱,安有贞臣!

《郭简》

故大道废,安有仁义!六亲不和,安有孝慈!国家昏乱,安有正臣!

要正视“安”字,对《马帛》《郭简》中的“安”字不能视而不见。“安有”“安在”等是常出现的文言固定结构。“安”是“怎么”的意思。第七十九章“安可以为善”中的“安”即此意。

我们再来辨析几个概念。

“道”是《道德经》中反复出现的概念。这里的“道”,是一个“混而为一”“不可致诘”的概念。简言之,《道德经》中的“道”,是自然及客观事物顺畅运行应遵循的正确轨迹。“道”是客观存在,是规律,是做人、治人、事天、行事应依据的准则。

“大道”是《道德经》弘扬的“主义”。“大道泛兮,其可左右”(第三十四章),“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第五十三章)的三个“大道”的比喻义都非常明确,“大道”是治国安天下总体因循的思想观念、方针政策和运行态势——这种思想观念、方针政策不是表面文章,不是口头上的粉饰,不是文字上的冠冕堂皇,是治国安天下潜在的运行轨迹,是治国安天下者的主流道德标准,核心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在治国安天下上的体现,是由治国安天下者思想行为潜在导向而形成的社会主流官风、民风,即整个社会的主流风气。“大道”实是老子推崇的正面之道,老子怎么能鼓吹让它废弃呢!

“六亲”指父、子、兄、弟、夫、妇,也泛指亲缘关系。“孝慈”就是儿女孝顺父母,父母庇护子女。子女爱父母叫“孝”,父母爱子女叫“慈”。“六亲”是不可混淆的概念,它局限于某个具体的家庭或家族。李家的孝慈不能与张家的六亲不和混为一谈。张家六亲不和当然张家没有孝慈了,李家有的孝慈当然是建立在李家六亲和基础上的。

“国家”即国与家。“国”也称“邦”,但不是今天意义上的“国”,而是分封制度下君主一级一级为其子弟臣属分封的疆土与属民。“家”也不是今天简单意义上的“家”,而是分封制度下大夫的领地和属民,也就是大夫的食邑、采邑。“正臣”,正直的臣子——还是用“正臣”好,一部《左传》都没有出现过“忠臣”字样,“忠臣”之说是后世出现的。

《道德经》第十八章,实应为:大道废,安有仁义!六亲不和,安有孝慈!国家昏乱,安有正臣!

仁义本来就天然的存在,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是文明和平盛世的产物,大道废弃时才会失去。 孝慈是一种应该有的本能,是与六亲和睦为一体的;六亲不和谐何以体现孝慈! 虽然正直之人什么时代都有,但忠臣只能在清明政治下存身;国家昏乱之时正臣难为。

“人之初,性本善。”仁义、孝慈,应该是人类潜意识的本能,是人类的天性。别说人类,许多动物也有此本能,“虎毒尚不食子”呢。仁义、孝慈、忠臣这三种情况应该是常态,混乱时才会失去常态。

“大道废,安有仁义!”大道,正确的治国之道,做人行事应该遵循的正确的道。“大道废”,犹言世风不穀。世风不穀是怎么造成的,大道为什么会废?显然这种废来自于统治者,是统治者的治国思想原则出了问题,是统治者的价值取向出了问题,是统治者的行为导致正道偏废。

缺失了正确之道,道德就会滑坡,人就会欺心,才会出现苏丹红、地沟油、瘦肉精、毒胶囊、毒奶粉一类的事,才会出现政府参与强拆、公立医院的医生看病收红包、公办学校的教师滥收费补课、人民法院的法官昧良心断案、未工作的人冒名领空饷;才会出现得到他人帮助,不但不感恩戴德,反而血口喷人讹诈的事情,进而出现人摔倒在路上没人敢救助;才会出现考试打小抄、替考泛滥,监考不予照顾反到是不正常的事情了……

“大道废”就是失去正常之道。失去正常之道,必然失去公平正义,必然失去理应得到社会公认的伦理道德,必然抛弃仁义。上列各种现象正是抛弃仁义的结果。爱人、救人、扶助人的仁义之举本来应该是常态,感恩回报也应该是常态,什么情况下会失去常态?失道才失去常态。老子认为,圣人之治,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六亲不和,安有孝慈!”这是很现实、很客观地反问,六亲已然不和,哪来的孝慈?试看天下家庭,是六亲和有孝慈,还是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安有正臣!”

国家昏乱,即国家治国方针混乱(朝纲紊乱)。先以殷纣为例。纣王无道,国家昏乱,纣王的同母兄微子屡谏不听,于是微子隐居于荒野。殷纣王的叔父箕子多次劝说纣王,纣王不听,于是箕子披发装疯,被纣王拘囚,降为奴隶。比干也是殷纣王的叔父,他因劝谏被剖胸挖心,就这样一个正臣没了。翻翻史书随便查一查,是国家昏乱时正臣多,还是国家大治时正臣多?乱世正是昏君与乱臣造成的!


陈广逵


老子先生在道经中对礼义等世俗伦理之学是极端排斥的,所以有"绝学无忧"的观点。但是在德经中他对世俗伦理之学有了包容性转变。老子先生认为只要以"道"为尊,那么就可以万法归一,世俗伦理、狡黠奸诈、奇技淫巧等学问就可以在道的约束牵引下不在为害人间,反而能利用这些造福百姓。纲举目张,如果治国的根本观点迷失,那么世俗伦理等学问就会成为口是心非愚弄百姓、为害天下的帮凶。伟人说过"立场错误,知识越多越反动",很多知识都是中性的,关键在于你基于什么样的动机使用这些知识。


专题方易电子商务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这里的道指的是一种准则,准则被废弃了,仁义也就体现出来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仁义被集中体现的一种方式,并不是是大道存而无仁义。仁义一直都在,只是大道存焉,皆仁义,无有显。

就像一潭水,至清,再倒入一瓶清水,还是清的。这里的一潭水,看做道存在时的仁义,所以再倒入仁义也不会明显,而如果平时的水是脏的,那么倒入的一瓶水就像一股清流,让人容易看得清。

所以说这里并没有对仁义有丝毫否定,只是告诉大家仁义更容易显现的机缘而已。



无有知道


我把我评论别人的挪过来,也算一个另类回答,这回答与别人不一样,给人以悟道契机,就看你接不接得住:

本来没有道,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道。

这句话多数人关注的是后面一句,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道。但是若是有智慧的人才明白本来没有道才是大道的来源!

回到来源是大智慧。沿袭后一句是小智慧。

其实那句话最后的那句话是借用,放到大道层面应该这样讲:万物相互作用碰撞多了也就有了道。

后人遵从的只是万物自己运动所造化出来的规律!

本来没有道,则是大道不废的情况!纯如白纸如同透明!

有了各种碰撞,白纸上有了黑白对应,因为各种不同的生物走出了不同的路,就有了黑白碰撞,为了保持住白,就有了仁义!这是大道已废!


一路走过一路感悟


这是帛书版,大道废,案有仁义,就是说君主失道后,臣工会把仁义摆上来。仁义再失,会把礼搬出来,礼再失会把法定出来,小威不足,大威再上,大威也不顶了,那改朝换代再来一遍。还有信不足,案有不信等。

通行本: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生孝慈。说的辩证又统一,也符合有无相生,前后相随的道,也符合久暴生仁,大乱大治的客观实际。

老子对仁啊道啊没啥主观倾向,只是个名,描述了事物真相,想法论述道对万物的约束支配(法)过程。告诉世人那些教化一方的智慧之人定会崔生祸害一方的大伪之人,热闹非凡的盛世也会有狼烟四起的大乱相继,如此祸福相随,往复不已。帛书版和通行版并不矛盾,可互相补充着阅读。


张呵呵2


原文: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与诸君所持相左,在此致歉。只因主流解者们直译了经文就以为自己知道了,实在是…浅薄可笑之至。

读书,尤其是理论性强的内容,首先应考虑的是其背后的背景、假设和前题。否则连文章在讲什么都没搞懂就去解,得到结果就和用厨艺去解读医学解剖一样荒唐。

道德经的成书在春秋时期,但其理论形成当比比学界认定要早。先说其成书年代,儒家还不是后世的儒家,当时孔子还在创业初期,领着那三五个学生,到处拉资源,找项目。老子得有多先知就在那个时代批评儒学?是吃饱撑的,还是收了孔子天价的好处?因此,老子讲仁义与儒学无关!(关于成书年代有疑问的,建议学习一点儿甲骨文,道德经中许多用字用的是金文、篆字前的本字,而非衍生字,若是后世伪作,也是伪的够辛苦的!)

那么不是批评儒家思想了,这段是在说道的先进性吗?说有了道就不用其他的了。这就是“大师”的解读?有比这更扯的吗?谁强调先进性,不是找个更强的说话?再说一遍,那个时代没儒家,因此“仁义”跟爱恨情仇、吃穿用度的词汇一样,都是简单词汇,没有任何高地贵贱之分。“仁义”和“狗屎”在词性的重量上没有分别!因此,说“道”的先进性,就一定不会用这些词。就像华为只会与苹果、三星比一样。因为和其他品牌比只会拉低自身档次。所以,这段与道的先进性无关!

那么经文究竟在说什么?道是什么?是道法自然!道的核心就是自然而然(那个时代没自然界的说法,理解错的,自己去面壁)。什么是自然而然?就是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因此,“大道废”,说的是理解道的途径荒废了。为什么理解道的途径会荒废呢?因为人们的生活已经太好了,大多数人不需要看着月亮、树影来计算时间,不用依靠星辰、动植物的行为判断年景的好坏,不用依靠气味、脚印寻找或躲避野兽和敌人。因此人们怎能会有理解道的机会呢?道就在这些自然而然的事物中啊!因此说“大道废”。

“有仁义”,看全文的结构,全部是,因为不怎么样了,所以有了什么。后面的什么都是前面怎么样原本自然而然的东西。因此,有仁义,不是说仁义不好,恰恰相反,仁义是道最自然的表露。为啥这么说啊?远古时候,自然环境很恶劣的,人类在其中比蝼蚁也强不了多少。因此,只有和其他人拧成一股绳,共同面对外界的挑战才是生存之本。靠啥跟别人拧成一股绳啊?靠仁义!因为不一视同仁,没有仁爱之心,其他人就会防范你,没有信义、不讲恩义人们就会远离你。防范你、远离你,在那个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人是只有死路的。基于自然选择也是“仁义”才是最自然而然的。

“智慧出,有大伪”智慧从哪出啊?智慧究竟是啥意思啊?顺道而行不就是最大的智慧吗?因此智慧出,是指智慧与道出离。为啥智慧会与道出离啊?因为有了仁义的概念啊!原本几个兄弟一起猎象,前面有个山谷,几个人一合计,把它引到山谷里,用石头砸死了。这就是智慧!这多自然啊。但有人为了一己之私,把兄弟引到谷里,再伪装不知。这不就是伪吗?因此,顺应自然讲求仁义的智慧才是道德,出离了顺应自然和仁义的智慧,会引出伪来。道的反面不正是伪吗?也因此,原文中,“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当是一句。

“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因为伪,自然而然就亲朋疏离了,自然而然孝慈就显得珍贵了。因为孝慈本是仁义在亲朋间最自然而然的事啊,疏离了才会怀念吧。六亲不和,无有孝慈,诸侯间开始兵戎相见,国家混乱才是最自然的事吧?因此又开始怀念忠诚与实干的品质了。

整篇文字都是基于道的特质推导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因此带来的思想变革。通篇没有一个字与好坏有关,更没有要求人们如何去做。因此不宜过度解读。

下面根据以上解读,梳理全篇梗概,望读友指正:

道、伪是相对的概念,道的本来面目就是自然而然,但人们感知道的途径越来越少了,因此有贤人将道在人类社会中的正常应用“仁义”提出来,本意是让人们可以贴近道。但却因此将“智慧”的概念分离出来。在社会实践中,原本遵从仁义的智慧就是道最自然的表达。但智慧概念的出离,促使其可以单独应用,这不正是伪的由来吗?

因为伪,所以人们天然的信任关系被打破了,所以彼此间开始防范、疏远,时人常常感叹人心不古,“孝慈”不在。但孝慈本应是六亲间最自然而然的关系,不是吗?百姓都是如此,诸侯又怎能幸免,他们的诱惑只有更大,要知他们原本也是六亲。因此国家混乱,诸侯相征伐,君臣防范、弄权结党…… 这都是因为伪啊!也因此,忠诚与实干的臣德才会让人怀念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