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銀行界最悲慘的事件之一,裡森毀滅巴林銀行的故事

利爾·裡森是巴林銀行駐新加坡期貨交易公司經理,當時是一個年僅二十八歲的年輕人。裡森通過開設隱蔽賬戶,大肆進行日經指數期貨和利率期貨交易。結果在1995年2月22日上午,裡森的投機已經徹底失敗了,給巴林銀行造成鉅額的經濟損失,只留下了一張寫有“對不起”字樣的紙條後,開溜了,幾天後,被逮捕入獄。

那麼問題來了,裡森到底給巴林銀行造成了多大的損失呢?據統計,巴林銀行的損失是大約9.16億英鎊,摺合大約14億美元,而巴林銀行的資本在當時不過只有5億英鎊!一個年僅28歲的青年小夥在如此短的時間裡竟然搞垮了一家有兩百多年曆史的大銀行,這在歷史上尚屬於第一次。

九十年代銀行界最悲慘的事件之一,裡森毀滅巴林銀行的故事

其實,裡森之所以能夠毀掉巴林銀行,主要是由於巴林銀行對他實在是太過信任了,並不是由於他手段高明。裡森在高中畢業後,經過4年的在社會上的打拼,當時年僅22歲的裡森成功跳槽加入巴林銀行,並且很快得到了高層的賞識。不久裡森被就派到新加坡從事期貨交易。裡森一到新加坡後不久,便立了大功,他1993年為巴林銀行創造的利潤竟多達1400萬美元之多。從此以後,巴林銀行對其刮目相看,放手使用。

並且為了提高他的工作效率,即將其任命為了期貨公司的前臺首席交易員,同時又成為了後臺交易結算主管。於是問題就出來了,裡森成為了自己的監督者,也就是說,只要裡森願意,他可以讓任何人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幹什麼。

九十年代銀行界最悲慘的事件之一,裡森毀滅巴林銀行的故事

巴林銀行這麼做雖然確實能夠大大提高裡森的工作效率,但同時也將其推入了火坑之中。從1994年下半年起,裡森開始利用手中的權力冒險了。他大舉買入了日經指數期貨和日元利率期貨,但不幸他虧損了很多,本來這並不是什麼大問題,因為做期貨交易的有虧有賺很正常,但關鍵是裡森採用了做假賬的辦法來隱瞞他買賣期貨的規模,並且掩蓋他的損失。不僅如此,裡森還利用了巴林銀行專為沖銷交易中的錯賬的“88888”賬戶——新加坡巴林期貨公司的誤差賬戶,完成了他的賠本生意。

在正常情況下,裡森的一套手段是不可能得逞的,這是由於前臺交易員的一切交易都必須最終彙總到後臺的結算主管那裡,所以前臺人員是很難做假賬的。然而,裡森的老闆實在是太過於信任裡森了,給他自己監督自己的權力。於是乎,裡森開始為巴林銀行開鑿墳墓了。

九十年代銀行界最悲慘的事件之一,裡森毀滅巴林銀行的故事

由於對日本經濟形勢判斷錯誤,同時日本又發生了神戶大地震,作為一名賭徒的裡森失敗了,就像每一個賭紅了眼的賭徒一樣,裡森不顧一切的想回本,結果便是賭注越下越大,巴林銀行也隨之越陷越深。

面對新加坡分行越來越大的資金要求,設在倫敦的總行竟然從來沒有人想到去關心一下新加坡的分支機構到底在幹什麼。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在騙局揭穿的當天早上,巴林銀行的總裁在準備給巴林銀行的員工發放紅包,其中就包括了裡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