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中最大气磅礴的诗词是什么?

拆二代他媳妇


我认为,最大气磅礴的诗词当属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这首词上着重写景,侧重写湖水的澄澈。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描绘洞庭湖上万里无云,风平浪静。 “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湖面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明净光洁,而词人驾一叶小舟,勇敢地遨游其上,写出了八百里洞庭辽阔的气势,衬托出词人豪迈的气概。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这三句写水天辉映,浑然一体,上下通明。突出词人的胸怀坦荡。上片最后说:“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洞庭湖是澄澈的,词人的内心也是澄澈的,物境与心境合二为一,词人表里如一,光明磊落。   

下片着重抒情,写自己内心的澄澈。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回想在岭南一年的生活,自己心地纯洁,光明磊落。结合他被谗免职的经历来看,其实在表明自己的问心无愧,堂堂正正。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这两句又转回来写当前。如今被免职了,不免带有几分萧条与冷落。但是诗人的气概丝毫不减:“稳泛沧溟空阔”。不管处境如何,自己是能掌住舵的。自己安稳地泛舟于浩淼的洞庭之上,目标坚定,心神没有一点点动摇。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这是全词感情的高潮。这时,词人完全融入大自然的美景之中,物我两忘。他舀来滚滚滔滔的长江水,来作美酒,摘下辽阔夜空的北斗星,来当酒杯,邀万物共饮,与天地狂欢,何等气势!何等心胸!何等自信!

然后“叩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词人敲击船舷,仰天长啸,竟然超越了所有时空,沉浸在天人合一的境界里,像屹立于天地之间的巨人,从而抒发自己的满腔豪情。

此时,一切人间烦恼:宦海之沉浮、贬谪之痛苦、不遇于时、壮志未酬等,似乎都烟消云散……


融融118


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贺铸·《六州歌头·节选》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

笳鼓动,渔阳弄,思悲翁,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

李贺《南园》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刘邦《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唐伯虎《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李贺《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杂曲歌辞·盖罗缝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征人尚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贾岛《剑客》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张先《千秋岁》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苏轼《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人间有味是清欢。

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宋玉对楚襄王问》

故鸟有凤而鱼有鲲。凤凰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足乱浮云,翱翔乎杳冥之上。

李清照·《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鹿吟观世界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久有凌云志,

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

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

更有潺潺流水,

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

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

旌旗奋,

是人寰。

三十八年过去,

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

可下五洋捉鳖,

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

只要肯登攀。

写作背景是1964年10月,我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这一巨大成就,对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及其他的追随者,无疑是有力的当头棒喝。

此诗非常大气,催人奋进,令人震撼。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天老大11


毛主席的《沁园春.雪》是最大气磅礴的一首诗词。开篇第一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首先对北方雪景作了个全景式描写。接着,镜头拉近: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长城与黄河既是中国的地表,也是文化象征。雪景中的高山和大地好像也在和天公比高低。“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引出下阙的历史上英雄人物。“昔秦皇汉武,略输文釆;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历史上最成功的几个帝王武功虽强,但和主席相比文治自然是不足。“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个“俱往矣!"把这些封建帝王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数一数现在的风流人物一一大有曹孟德煮酒论英雄的意思:“唯使君与操耳!"只有英勇的红军和他们的领袖们,才称得上当世的英雄!


弈海飘流


除了《沁园春.雪》以外,我想很大气的是七律《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蒼狂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夕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胜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首词自始自终貫穿一个大气磅礴,一泻千里的动感。眼前浮现摧枯拉朽般的铁流,秋风扫落叶般横扫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气势压人国军就象瑟瑟秋风。最后两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说明解放军是正义之师消灭一切反动派是革命的正道。激扬文字革命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风格跃跃在词里。


吴永平33


我认为历史最大气势磅礴的的诗句应属毛主席的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暧,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诗词毛主席用大无愄的革命英勇主义和浪漫主义热情歌颂红军战士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信心,对红军在艰苦环境中战胜敌人坚定了信心!是记录红军英雄革命史的历史篇章!


携手同行45


我们的伟人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是一首盖世雄伟,气势磅礴的伟大诗偏,在1936年2月红军渡河东征,在抗日战争的初期,毛泽东主席以他那伟大胸怀,和高瞻远瞩的视野,在陕北清润县,一场大雪之后毛泽东主席攀登到海拔千米之上,在白雪覆盖的黄土高原上视察,欣赏到了北国风光后,写下了这首恢宏而雄伟的诗偏《沁园春,雪》。为伟大的祖国和民族,以诗的形式歌颂我们的中华民族。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论评五千年的英雄豪杰,把他们的行为与贡献,作出了评说。

伟大的毛泽东主席,在中华民族山河破碎,狼烟四起,民不聊生悲惨背景下,他以大无畏的革命家的胸怀,以乐观向上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新中国的解放做出了伟大的牺牲。

从毛泽东主席这首《沁园春,雪》诗中我们可以得到启迪,他唤醒了沉睡的中华民族,他激发民族的悲哀与情怀。从客观事实的存在,再到主观现象的表现,这首特定时期的雪,他不是一般的雪,他是结束了长征以后,在东征准备抗日战争,进入反侵略战争的前揍时。在中国的北方秦晋高原所见到的雪。以气势磅礴,坚强自信的写下了这偏《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惧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首诗,是伟大的诗人毛泽东主席以雪的情怀,和雪的背景,以伟大诗人的抱负和理想,他以客观事实,把雪融入到诗人的胸怀和理想之中。

我们的伟大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发展,有着文明的辉煌岁月,但是历代的民族发展也不尽人意。我们的伟大诗人毛泽东主席,以诗的形式别开生面纵观历史的尘埃,以豪迈而又激情的胸怀提出了,"惜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

只是无数英雄的几位代表而己。他们都在中国的历史上做出了相应的成就,推动了中国的历史发展,但是,在伟大的诗人毛泽东主席看来还是远远不够的。到最后的结局,都消逝了

我们的伟大诗人毛泽东主席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以诗人的乐观主义,对新时代的发展和未来的向往,表现出来了我们的伟大诗人毛泽东主席的乐观与自信,通过一首诗的形式对伟大的祖国和人民的歌颂,体现出来了诗人的伟大感受,民族的骄傲与自豪。


家有五宝809


当然是诗仙李白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了。

李白的诗历来张口即来,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诸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等等,起句即清奇高古,气势磅礴,大有惊天地泣鬼神之意,后面更一气呵成,行云流水,非但气势恢宏,意境更是开阔无边,读之只觉飘飘欲仙,好不痛快!

这两句“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便给人一种雄伟壮阔、浑厚磅礴的苍茫气象,再配上“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这样的句子,真真让人感慨于这一张边塞巨幅画卷,真可谓气象万千,非诗仙不能为此句!

茫茫诗海之中,写景写的恢弘大气的,这两句诗也几乎称得上是无人能敌。

稍微有点类似的,大概也就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王维的“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杨慎的“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等等这些同样脍炙人口的句子了。

一念及此,笔者也不由诗兴大发,写了这首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抒怀

蝉声荡高气,落日照疏林。望望大渝城阙,尘色一何深。去岁临江斗酒,今日凭栏吹泪,不见故人心。翻笑文园梦,输与二毛侵。

休回首,千里路,废光阴。谋生万事疏懒,椎与地难寻。辗转人间风月,唯有小山残卷,伴我醉来吟。壮志消全尽,长卧叹松音。



原道诗心


我认为当属毛主席的《沁园春 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前半段描写了北国大好山河,气势恢宏,纵横千里,也突出词人对祖国的热爱,后半段指点江山,对历代名人作出评比,歌颂当代英雄豪杰,也抒发了自己的豪情壮志。



乐顺平


李白的《将进酒》,于人于酒于天地未来,无不显现磅礴之势,潇潇情怀!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豪迈之风骨扑面而来。

“古来圣贤皆寂寂,唯有饮者留其名。“

达观之泰然力透纸背。

多少次品读,都有淋漓尽致之感,人生得意须尽欢。

鲁迅先生曾说过: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想来先生定不是妄语之人,酒怎么饮才算讲究?陈独秀也曾说:好花开在半开时,好酒饮在微醺时。

不过是饮酒,何以读出磅礴和豪情?

那不妨

再读。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