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肅為什麼支持借荊州,背後有什麼隱情嗎?

祥子談歷史


要理解魯肅的行為,必須要了解當時劉備、孫權、曹操三方的局勢。

南郡之戰結束後,周瑜佔領了南郡大部分地區,武陵郡部分地區,長沙郡的下雋縣,再加上赤壁之戰前東吳還有三分之一的江夏郡,這些地盤都是東吳直接管轄的。



而劉備則佔了荊南四郡(武陵郡、零陵郡、長沙郡、桂陽郡)及南郡的公安縣等地,再加上赤壁之戰前劉琦在江夏郡的三分之一,這些是劉備直接管轄的地盤。

曹操則佔據了整個南陽郡及南郡的北部地區,還有赤壁之戰前佔據的三分之一的江夏郡,這些是曹操直接管轄的地盤。

孫權與劉備在赤壁之戰前是結盟的,但雙方在戰後的地盤犬牙交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非常不方便管理。



然後仔細觀察東吳所佔據的地盤,你會發現,東吳所佔據的南郡是一塊飛地,東吳要從江東沿長江去往南郡,要經過劉備的地盤,孫權幸好與劉備是盟友,不然兩方就會發生很多矛盾,而且這種局勢也不利於雙方的發展。

周瑜曾經在南郡之戰後,向孫權提出軟禁劉備的建議,然後調動劉備的軍隊為已所有,但孫權沒有同意,因為風險太大,而且北方的曹操仍在虎視眈眈。如果軟禁劉備,勢必會引起劉備集團與孫權集團的火拼,弄不好會被曹操一舉擊破。

結果周瑜英年早逝,周瑜一去世,孫權集團在南郡的軍事力量失去核心人物,而且南郡是直接面對曹操軍事壓力的前線,而作為前線的南郡,隨時是在戰備狀態,壓力非常大,於是對東吳戰略重心及當時局勢的考慮,魯肅勸孫權將荊州借給劉備。



魯肅是東吳的戰略大師,在赤壁之戰前後,深得孫權的信任,魯肅之所以支持借荊州給劉備,是出於以下原因考慮的:

1、東吳的戰略安排。

由於周瑜的去世,孫權失去了在南郡獨擋一面的核心人物,而南郡又直接面對曹魏的軍事壓力,孫權和魯肅都擔心,周瑜去世後,沒有核心人物頂住曹魏在南郡的軍事壓力,而導致出現變故,還不如讓劉備去承認這個壓力。

也由於周瑜的去世,孫權將戰略重心放在淮南及交州一帶,因此選擇暫時放棄南郡,而向淮南及交州發展,所以同意將南郡借給劉備。



2、東吳當前的局勢導致。

東吳所佔據的南郡處於北方的曹魏和南邊的劉備的南北夾擊之中,而且從江東沿長江到南郡的話,要經過劉備所佔據的夏口(今湖北武漢)和公安(今湖北公安縣),孫權所有的人員調動和物資運輸,都處於劉備軍隊的監控之中,如果雙方一直是盟友也還罷了,如果雙方產生矛盾,那麼東吳在南郡的地盤,肯定會被劉備圍成孤城,切斷補給線,這對東吳來說,是相當危險的。

為了改變這種態勢,魯肅才支持將南郡給劉備。



3、出於應對曹操戰略重心的轉變。

對於曹操來說,孫權才是頭號敵人,而劉備當時的勢力算是最弱小的,在赤壁之戰後,曹操並沒有放棄南下的理想,仍然在北方操練水軍。

《三國志 武帝紀》:十四年春三月,軍至譙,作輕舟,治水軍。秋七月,自渦入淮,出肥水,軍合肥。

建安十四年(209)三月,曹公進軍到了譙縣,製造快船,操習水軍。七月間,曹軍從渦水進入淮河 ,經過淝水,在合肥住下。



也就是說曹仁還在打南郡之戰的時候,曹操還在操練水軍,並且多次親臨合肥前線,曹操操練水軍肯定是為了打孫權,曹操的行為無疑給了孫權在合肥一線的巨大壓力,孫權必須對曹操的行為有所應對,如果孫權要在合肥全力面對曹操的軍事壓力,就必然要放棄南郡一線,這也是魯肅考慮要支持借荊州的原因之一。

4、出於團結孫劉聯盟的考慮。

劉備已經多次要求借用南郡,如果孫權不借,雙方的關係必然緊張,就會產生矛盾。這個時候由於曹操的巨大軍事壓力,孫權仍然還不想聯盟破裂,所以又是嫁妹妹,又是借荊州,無非就是為了拉攏劉備共同對抗曹操。



綜合起來考慮,魯肅出於這些現實的原因,支持將荊州借給劉備,估計借的時候,劉備可能有所承諾,孫權就同意借南郡給劉備,雙方達到協議。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當時曹操滅袁紹,統一了北方勢大,志在興漢統一全國。魯肅是個聰明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明白就當時形勢,孫劉聯合抗曹才是上策,反之將被曹操分而擊之,分而治之。借荊州是為了顧全大局,暫緩避免孫劉分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