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荀彧,郭嘉,龐統,張昭,魯肅,各為其主,誰的智慧高?

五金員工陳可為


論智慧當屬孔明無疑!荀彧郭嘉龐統魯肅等人雖然也是智慧超群,但與孔明相比還是略遜一籌!單說張昭,與前幾位相比他應該算不上三國裡有智慧的人!孫策臨終前對孫權說:"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可見孫策是一直看好張昭的!張昭雖然有些才華,但猶豫不決無魄力!前怕狼後怕虎!聯合抗曹時他是堅決反對的!孔明舌戰群儒,張昭作為投降派的首發主力與孔明作了一番辯論,最後是慘淡收場!由於張昭情商不高、性格剛直又敢於直諫,多次讓孫權下不了臺。孫權是不看好張昭的,所以孫權兩次要設立丞相時,眾人都推舉張昭,但孫權依然沒有用張昭,反而是先後用了孫邵、顧雍!





靜寅軒主人


諸葛亮,荀彧,郭嘉,龐統,張昭,魯肅這六個人都是東漢末年到三國這段歷史上很著名的人物,要說誰的智慧高?很難比較,從成就和對後世的影響力上來說,似乎是諸葛亮,不過在我看來,這六位其實都是智慧差不多的,都是絕頂聰明,否則也不會讓後世記住他們的名字和事蹟。從每個人的特點上來分析,這六位各有所長,大致可以分成三類:

荀彧、張昭、諸葛亮

這三位分別是魏、吳、蜀各自的抗鼎之才,從特點上來看,首先都是戰略大師,其次,他們在內政上的功績最高。荀彧是潁川世家的代表,《三國志》中寫荀彧時有何顒誇讚他“王佐才也”以及曹操謂之“吾之子房也”的描述,也就是說,除了內政,智謀也很高。

但在曹操麾下人才逐漸多起來後,初期還跟著曹操出去征討的荀彧就更偏向於內政,所以《三國志》中有:“常居中持重,太祖雖征伐在外,軍國事皆與彧籌焉”的記載。曹操誇荀彧是張良,實際上讓他乾的是蕭何的活,荀彧在世家中的影響力太大,所以後來曹操一定要逼死他,而不是免官養老。

《三國演義》中有一句名言:“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這句話就講清楚了張昭的作用,實際上,張昭還是孫策臨死前的託孤之臣,甚至還對他講過若干年後劉備對諸葛亮講過的話,在裴松之注《三國志張昭傳》中記載有孫策對張昭說的遺言:

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復不克捷,緩步西歸,亦無所慮。

可見,張昭在孫策心目中的地位是高過周瑜的,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周瑜當時不在孫策身邊。孫權在接位初期,因為年輕被許多人看不起,主要幫助他樹立權威的就是張昭,他在東吳大多數時候也是乾的蕭何的活,甘寧就曾經說他是:“國家以蕭何之任付君”。

千古名相諸葛亮的事蹟大家都知道,他自比管仲、樂毅,也就是自詡內政、軍事都牛逼,在劉備死之前,他乾的是管仲、蕭何的活,專管內政,劉備打仗不賴,輪不到諸葛亮管理軍事。劉備死之後才開始內政和軍事一把抓。

諸葛亮六出祁山都徒勞無功,雖然有整體實力差的原因,諸葛亮的軍事水平趕不上內政也是一大主因,都說“諸葛一生為謹慎”,這話沒錯,他太過求穩,軍事對決中,實力弱於對方的時候,或許求穩是慢性死亡,所以《三國志》中在評價他時也說他僅僅只是管仲、蕭何,而軍事“非其所長”。

郭嘉、龐統

這兩位都是典型的智謀型人才,俗話說的軍師就是指他們這樣的參謀,曹操和劉備也是把他們當做軍師使用的。郭嘉是由荀彧舉薦頂替早亡的戲志才,也就是說,郭嘉和戲志才是同一類型的人才,《三國志》裡說戲志才是:“籌畫士也”,就是出奇計的高手。現在還有很多人將郭嘉的才華置於諸葛亮之上,兩人其實不是一個類型。

龐統和諸葛亮齊名,但龐統的才華更偏向于軍事,這也是劉備奪益州時,帶上龐統的主因,偏於軍事的人才一般來說陰謀詭計就多,所以裴松之說龐統獻計取益州是“詭道”,不過《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卻把龐統比做是荀彧:“儗之魏臣,統其荀彧之仲叔”。

魯肅

除內政外,魯肅在戰略、外交、軍事上的能力都行,至於內政,孫權既然不把他放在內政的位置上,那麼魯肅的內政就要差一些。戰略上,魯肅是最早勸說孫權立足江東,謀取整個長江以南,並建國稱帝的,魯肅為孫權謀劃帝業的八年後,劉備才遇上諸葛亮,才有“隆中對”。

外交上,赤壁之戰前後,是魯肅極力主張和劉備聯盟,並一直竭力維持著孫劉聯盟不破裂的局面。軍事上,既然他被孫權委任為東吳大都督,能力肯定沒得說。當然,孫權重用和信任魯肅的主要原因是魯肅忠心,曹操舉兵南下,欲圖江東時,大多數人都勸說孫權投降,是魯肅力勸孫權不可降:

向察眾人之議,專欲誤將軍,不足與圖大事。今肅可迎操耳,如將軍,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乘犢車、從吏卒、交遊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將軍迎操,欲安所歸?願早定大計,莫用眾人之議也。

孫權稱帝后,最先感謝的就是早已亡故的魯肅:“昔魯子敬嘗道此,可謂明於事勢矣”。

從上述簡單敘述中看,荀彧、諸葛亮、魯肅的才幹更全面一些,張昭、郭嘉、龐統差一些,當然,這只是根據《三國志》中他們的生平推斷,張昭、郭嘉、龐統或許其餘能力也強,但並沒有發揮的機會,畢竟他們的使用全看幾位主公的判斷力。至於智慧,前面也說了,肯定都是一樣的聰明。


九頭鳥漫談文史


要說最成功的當屬賈詡。你好好看看,他才是人生大贏家。


春花秋月84844452


荀彧


山高人為峰986


我認為是諸葛亮

如果單單用聰明來判斷的話,不夠全面,也不能客觀的評價他們取得成就,不然就直說聰明而言,曹操之子曹衝,楊修不聰明嗎,為什麼死的這麼早,不還是不能隱其鋒芒,不會藏拙,招人嫉恨而死的嘛

郭嘉擅長的是軍事謀劃,知人知事,敏銳的大局觀,主要成就幫助曹操擒殺呂布,打敗劉備,剿滅袁超,收復遼東,平定北方,更有“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的極高評價

荀彧和張昭都擅長治理政事,各自為其主曹操,孫權,穩固後方,提供糧草軍資,相當於大管家

諸葛亮極善用兵,也能治理州政,糧草督運自不在話下,一出山便被劉備依為肱骨,劉備得到諸葛亮後,曰“吾得孔明,如魚得水”,此後取得成就也足以稱得“臥龍”之名,主要成就,幫助劉備取荊襄,得川蜀,攻漢中,未出茅廬,便定下三分天下的奇策。又知兵事,懂天文,曉地理,通陰陽,有鬼神莫測之能,詩酒風流不下於周瑜,智謀才幹不下於郭嘉,如此全才,誰人不愛,誰又能不心存敬仰?只可惜貌似審美觀有問題,娶了一個醜妻黃月英,不過聽聞其妻有大才,也不知真假。






舊夢難尋MAX


我認為是諸葛亮,草船借箭


讀書以明


以上智商都高,各自擅長的領域不同,若說最聰明的我覺得是諸葛亮,我就說一點,能在劉備寄人籬下困頓時就能看出他的不凡,更劃定了三分天下格局,目光長遠,大漢實際劃分都在手中,茅廬中勾勒出三分天下的政治抱負!而且諸葛亮是這些人中追隨主公時間最長的,從一而終,奇人如斯!





九井塘人


郭嘉不死,諸葛不出,由此可以看出郭略勝一籌



奮青2020


真實的諸葛亮是以“名相”留名後世的,智謀當然也有,但《三國演義》將他的智謀神話到“近妖”的程度。張昭和魯肅也是“管理人才”,“足智多謀”不是他們的長項。

龐統、郭嘉、荀彧都是謀士,屬於同一類。龐和郭死得太早,不好說。只有荀彧,作為曹操的首席大謀士,擔得起“足智多謀”的評價。


中庸3263618753384


我認為是魯肅智慧最高,因為魯肅深知其主,他的人品又忠厚,他的決策意見基本都被孫權採納。曹操協百萬之眾來攻東吳,魯肅鎮靜自若,遊說孫權與曹絕戰,最後終於形成三分天下。魯肅有勇有謀而且具有戰略家的眼光,非常的了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