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颜体楷书临哪几本字帖比较好?

虹溪若雅


颜真卿,唐代名臣,书法家,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颜真卿在我国书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初学书法,如从颜体楷书入手,常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因为颜体有骨、有筋、有肉、方圆结合,在此基础上易于变化。

颜真卿传世名帖甚多,遒劲紧结如《麻姑仙坛记》,雍容流畅如《郭家庙碑》,浑厚古拙如《颜勤礼碑》,清雄透逸如《东方画赞》,而《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褔寺多宝佛塔感应碑》,为颜真卿四十四时所作,个人风格尚未形成,书法法度缜密,结体规范,行笔平稳沉着,正而不拘,庄而不板,又因碑石坚润,所以风化甚少,风貌犹存,是人们学习颜体的启蒙范本。


窗外花盛开


颜真卿是中国书法史上数一数二的伟大人物,居唐楷四大家之首,现存的代表书作有:《多宝塔碑》,《颜家庙碑》,《颜勤礼碑》,《麻姑仙坛记》,《大唐中兴颂》等碑帖。他的书法,以楷书为多,兼有行草。其楷书博厚雄强,端正劲美,气势磅礴。宋朱长文《续书断》评鲁公书法:“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态,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自唐以来,很多书法家都临习过颜鲁公书法,并能融会贯通,开宗立派,成就自家风貌。如明代的王铎,清代的何绍基等等。所以对初学书法的爱好者选择颜体为入门之法帖,是走的正路子,对今后深入学习可打下扎实的基础。

初学颜体楷书,不建议同时学习几本帖,而是选定一本自己感兴趣的碑帖学习,建议从《多宝塔碑》入手,该碑是颜真卿早期成名之作,整篇结构严密点画圆整,一撇一捺皆静中有动,飘然欲仙。后人习颜楷者多以此碑为范本入其堂奥。在临习中不要贪多图快,要逐个字去临写,去突破,理解颜体的结构,笔画的转折线条的变化,通过不断的学习,等到能够背临,意临,集字创作了,再去临习颜真卿的其他碑帖,后续可学《颜家庙碑》,《颜勤礼碑》,《麻姑仙坛记》等,也可以学习其行草作品《祭侄文稿》,《争座位帖》,有颜楷基础后,在学习他的行草作品,就会得心应手,书艺大进。


雨晴斋


书法界素有“颜筋柳骨”之说。意思是颜体字伸缩有度,字体大气且具富贵相;而柳体字横平竖直如房屋间架,其一笔一画莫不如动物腿骨臂骨般坚挺有力。

以我愚见,颜体字因其富态十足,字字笔触饱满且秀在其中,颇具欣赏价值,故极受书家及大众欢迎,每逢佳节如春节及喜庆场合,如有喜联则多为颜体,足见颜体字在中国民间的影响力。

若想学颜体书法,建议先学巜颜勤礼碑》。这本帖子较好反映了颜体的特色且较易入门,只须有心,假以时日,每天潜心学习一小时左右,必有收获。

至于柳体,个人认为过于刚硬,美感度就不如颜体或赵(孟頫)体,且十分难学,往往吃力不讨好,令人十分无奈。就不建议您学了。

些许浅见,供参考。


8618685170428518


学习颜体,多宝塔碑自然是首选。

颜真卿早期书法其实并未达到非常高深的境界,晚期因为经历了许多变故,对人生有了更多感悟,这些感悟也融入书法之中,60岁后书法才算大成,至多宝塔碑始臻炉火纯青之境,所以多宝塔可以说是代表了颜体最高水平。不过本人不建议学习颜体,因为很不容易把握 ,颜体笔道饱满却又坚挺,充满力量之感,若把握不到精髓,很容易写得肥大松垮,反为人笑。


右飞虎


学颜体的基础当学早年的多宝塔碑贴,他是继承初唐书体的字 体。颜体风格的篆镏之意,颜体的朴拙颜筋之意当学颜勤礼碑或麻姑仙潭记等书体,要写出颜体风格应该学习颜体后期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书法。个人拙见,仅供参考。


昭空闲人


首先是多宝塔碑,其次是勤礼碑


纷吾内美


自书告身帖+颜家庙碑


谢茁康书法


《多宝塔》→《勤礼碑》→《麻姑仙壇》→《自书告身》依序而学是捷径!






馨泉丁毅书法工作室


初学者当然是多宝塔碑,后期颜勤礼碑。颜体字基本笔画带有隶书风格,可以先学隶书后学颜体。多宝塔碑全文三十四行,共66个字,记录多宝塔修建过程。此碑文字简洁明快,整体稳健,字字珠玑!是颜真卿早期代表作。现在市面上的字帖都带有基本笔画和结构教学,初学者可以不临原帖。先从基本笔画和结构入手,选那种有讲解的字帖!





孩子魔法师


直接学自书告身帖也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