泓湄|那个寻寻觅觅的身影

那个寻寻觅觅的身影

今夜雨疏风骤,定然绿肥红瘦。但清秀罩婵娟,才情卓越,我真的为你诚服心悦!

——题记

泓湄|那个寻寻觅觅的身影

在图书室不经意地一瞥,发现了一本《李清照传》,心中一阵窃喜,匆匆取出,小心翼翼地翻开……

从小就对宋词情有独钟: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几道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等等,都是我喜爱的宋词名句,那样细腻、那样柔美而不失意境。

泓湄|那个寻寻觅觅的身影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出生于章丘明水县,一个在山东省文化相对发达的小城,她的家族亦非有钱有势,却是齐鲁一带赫赫有名的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清正刚直,疾恶如仇,是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士;母亲为状元王拱辰的孙女,知书达理,聪敏善文。

所以,我一直认为她是一位幸福的女子:容貌出众,名门闺秀,才华横溢。继续读时,才知道事实并非如此。怀揣着一颗好奇的心,走进了她的世界。

我发现,李清照,她“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她风韵脱俗,个性张扬,毫不做作,她深深地感染了我。

泓湄|那个寻寻觅觅的身影

我痴迷于她的《如梦令》:“昨夜风疏雨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以及另一阙《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多么天真无邪,活力四射的女孩子!

中国诗歌文化灿若星河,也成就了许多伟大的诗人,但诗人或词人为女性的却屈指可数。而李清照作为一名女词人,她并没有独居闺中,而是走向自然,去感受自然之美,玩赏风景,饮酒惜花,更像一名男子,抒发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同样,美好的爱情在她笔下也显得那样执着,那样美好。她在《一剪梅》中酣畅淋漓的倾洒相思:“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如果不是她对爱情大胆热烈的追求,怎能够写出这“颇尽离愁之意”的词来?

泓湄|那个寻寻觅觅的身影

当我惊叹于她的才华时,也为她的坚强所折服。北宋战败,金军攻入汴京。对于丈夫赵明诚的弃城而逃李清照羞愧难当,脱口吟出那千古绝唱《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当自身难保、国破亲离之时李清照尚能胸存大义、心怀国家,更是体现出她非同常人的气魄。

不久,赵明诚去世了,李清照在这乱世孤身一人。即使这样,她依旧写出惊世词令《添字采桑子》:“窗外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这时的她,心力憔悴,亡国之痕,丧夫之哀,终日围绕她的,只有愁。

且看她那首著名的《武陵春》:“风往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浮生如白驹过隙,纵然常恨欢娱少,转瞬间,那些美妙的回忆早已堙灭成尘。陪伴自己的只是浸入骨髓的孤独,以及自己物是人非、欲语泪流的苦痛。岁月无法静好,只能在风雨红尘中陪着寂寞一起慢慢变老。

宋高宗二十五年,一代词宗在孤独、寂寞中走完了她的一生,享年72岁。

或许,天妒红颜,上苍只赐予她半生的美好时光;或许,上苍为了成全这位杰出的女文学家,又带给她常人难以承受的坎坷,让苦难丰富她的阅历,使她凭着自身极高的艺术美感,化漫天的愁绪为含蓄蕴藉的词句,留下了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不朽之作。

泓湄|那个寻寻觅觅的身影

泓湄|那个寻寻觅觅的身影

如今,那些令李清照孤独和哀伤的往事都已成为历史的尘埃,而那个于秋风黄花中寻寻觅觅的身影,清晰如初,美丽依旧。

泓湄|那个寻寻觅觅的身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