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项指标增速走在全省前列,一季度宿迁市利用外资工作强势开局

(六项指标增速走在全省前列,其中三项指标增速全省第一,三项指标增速全省第二——一季度全市利用外资工作强势开局)

宿迁网讯(记者 张云 通讯员 卢耀)这是一份漂亮的成绩单:1月至3月,宿迁市利用外资工作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六项指标增速走在全省前列,其中三项指标增速全省第一,即实际使用外资8248万美元、同比增长419.4%,协议注册外资1.76亿美元、同比增长806.5%,战略性新兴产业实际使用外资5407万美元、同比增长358.6%;三项指标增速全省第二,即新批外资项目13个、同比增长44.4%,现代服务业利用外资700万美元、同比增长593%,新增及净增资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3个、同比增长50%。

一串串数字见证了全市外资工作走向崛起的清晰足迹。今年以来,围绕“项目增速强发展”的要求,全市上下凝心聚力招大引强,招商氛围浓厚,招商成效明显。在利用外资方面,各地、各部门积极创新思路,抓实举措,完善体制机制,全市利用外资工作强势开局,为完成全年实际使用外资突破5亿美元、力争6亿美元这一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利用外资水平体现了一个地区的开放水平,也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近几年,由于全球经济放缓等因素的影响,我市利用外资工作一直处于低迷状态,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去年,市委、市政府恢复了对利用外资工作的考核,动员全市上下加大外资招引力度,全面提高我市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在每个季度召开的经济形势分析会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经常对利用外资工作进行点评。由于各地利用外资工作推进力度不一,为激励先进、带动后进、提高工作效能,去年11月,我市专门建立了“外资工作微信交流群”,每周、每个月在微信群“晒”出各地、各部门利用外资工作情况。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各县区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全市利用外资情况。

通过压力传导,今年以来,全市各地招引外资的主动性显著增强,沭阳县、泗阳县、泗洪县对年度目标分解并制定考核细则;宿豫区、宿城区将利用外资任务分解到各园区,实行全区总动员;宿迁经开区、市湖滨新区、市洋河新区也纷纷制定务实举措做好利用外资工作,全市利用外资工作形成了大招商、大提升、大突破的浓厚氛围。

各类招商引资推介会是外资项目招引的主战场,据悉,今年我市共安排了31场集中招商活动,其中8场是外资专场招商会,外资招引工作力度空前,各地、各部门都铆足了劲招大引强。4月10日,我市在深圳举行投资环境说明会,据市商务局局长朱长途介绍,此次说明会共签约项目28个,协议投资额205亿元,其中外资项目4个,总投资近6亿美元。目前,正加快这些项目的跟踪推进,力争尽早达到开工条件,为全市千亿级产业的突破和宿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在招引新项目的同时,我市还积极服务好已落户项目,市商务部门每个月都召开利用外资工作推进会,不仅总结工作,还督促各地、各部门服务好已落户项目。每个季度,市商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宿迁中心支局和相关银行组成工作小组,深入各区域的外资企业进行靠前服务,听取外资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并协助企业解决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我市还充分利用省级外资提质增效资金,对重点企业进行财政资金支持,有效提振了外资企业在宿迁发展的信心。

走进位于宿迁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园的赛得利(江苏)纤维有限公司,工人们在生产线上紧张地忙碌着。去年4月,通过招商引资,赛得利(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通过先租后买的方式盘活了江苏翔盛粘胶纤维股份有限公司,并于去年5月注册资金7.83亿元人民币,成立了赛得利(江苏)纤维有限公司。目前公司已经恢复4条生产线。今年5月,公司将启动扩产改造工作,并计划在年底完成年产30万吨纤维素纤维的产能改造工程,年销售收入将超过20亿元。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宿迁良好营商环境让企业能够专心专注生产经营,所以他们有意向进一步加大投资,扩大产能,利用宿迁的有利条件,将公司打造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纤维素纤维生产基地。

众多的举措让宿迁利用外资工作在一季度实现了“开门红”,如何确保全年全市利用外资工作持续“飘红”,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我市将继续完善利用外资通报、督查、考核、激励机制,研究制订差别化、个性化扶持政策,全面做好利用外资工作。同时,将持续加大招引外资力度,提升港台、突破日韩、拓展欧美,高频次、大力度开展专题招商,并将以宿迁绿色产业洽谈会以及长三角、港澳台等区域专题招商为主轴,大力开展“请进来”与“走出去”活动,争取洽谈一批、签约一批、落户一批外资重大项目,全力推动利用外资向更高层次、更高质量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