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楼市周刊④:“房住不炒”再被提及 “人才大战”一触即发

上周对于贵阳楼市来说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周,无论是政治局经济会议为今年的楼市定调,还是因城镇化新政带来的抢人大战,都预示着今年楼市的新变化。

贵阳楼市周刊④:“房住不炒”再被提及 “人才大战”一触即发


“房住不炒”再被提及 贵阳已率先响应

4月19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一下将憧憬着“小阳春”的城市们拉回了现实。“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好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城市政府主体责任的长效调控机制。”会议的这段表述,为2019年的全国楼市定了调。

事实上,早在今年住建部要重点抓好的十方面工作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以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为目标,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房住不炒”的概念被再次提及也早有预示。而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3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3月份共有65个城市房价上涨,这时候的市场预期或许又会出现新的变动。

回归到贵阳市场,3月份新建住宅销售价格指数即便环比仍然上涨,但是观察此前数据,会发现2019年以来贵阳新建住宅价格指数涨幅是在不断收窄的,3月份环比涨幅仅为0.8%;而在更能体现市场需求的二手房市场,3月的贵阳市二手房销售价格指数出现了近一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贵阳的市场形势似乎不容乐观,但观察同比数据,可以发现目前贵阳市的房价是处于高位的。

贵阳楼市周刊④:“房住不炒”再被提及 “人才大战”一触即发

贵阳楼市周刊④:“房住不炒”再被提及 “人才大战”一触即发


面对这样的局势,贵阳政府果断采取了多种手段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除去已经出台的“限售”“熔断”等政策不提,今年贵阳在政治局会议之前便已率先响应“房住不炒”,继续在土地方面做文章,以求从供给端落实“房住不炒”。

新的“杀手锏”便是“土地自持”。4月3日乌当区3号线旁挂牌的土地,首次提出了“自持”概念,彼时要求至少自持15%的建筑面积至少10年。之后在4月16日,位于清镇市的近观山湖区地块再次提出自持要求,不过本次提出的自持要求仅限商业部分,且未提出自持年限,需要永久自持。

土地自持无形之中提高了房企拿地的资金压力,且对房企后续的运营能力也提出了要求。从贵阳市出发,自持的意义除体现在控地价、限房价,更多的是体现在建立健全租赁市场方面。对于要求自持的土地来看,预期较好的远郊地块成为了要求自持的首选,这也可以通过租赁市场对冲区域较高的房价,从而利好刚需客户。

目前来看,贵阳已经形成了土地、住房“双管齐下”的调控政策来响应“房住不炒”“一城一策”和“因城施策”。在供给端贵阳以限地价为主,形成了“熔断”“摇号”“自持”和“加大供应”的四位一体政策,减少了“面粉”的成本;在成交端则围绕“租售并举”和“限售”做调整,以稳房价、稳预期为主,预防市场炒作。

“人才大战”一触即发 且看贵阳如何应对

发改委的城镇化新政公布后,各地瞬间展开“人才大战”,人才成为了各大城市争抢的稀缺资源。现有呼和浩特放话号称“大学毕业生可半价买房”,又有宁波喊话称“高层次人才购房最高补贴60万元”。

实际上,“抢人大战”早在2019年初便已打响,仅2月11日至15日,就有南京、常州、西安3城发布文件调整落户条件。此后,海口、广州、大连、石家庄、杭州等城市相继加入战局。其中,西安、广州和海口放宽了落户的年龄限制,常州、西安取消了购房落户的面积限制,而南京则降低了落户的社保缴纳门槛,石家庄“零门槛”可落户,杭州降低落户学历限制。

正处于高速发展的贵阳,自然也要在人才落户方面做出文章,以赢得下一阶段发展的胜利。说来也巧,城镇化新政公布后,首先有所行动的并非贵阳市,而是贵州省。事实上,省府并非率先行动,更多的是按照工作部署安排行事,从这方面来看贵州对人才引进和人才落户都是非常重视的。

据报道,第七届贵州人才博览会将于4月27日至28日在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行,本届人才博览会以“推进人力资源开发助力贵州脱贫攻坚”为主题,实施“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对引进的“百人领军人才”最高奖励300万元。2019年贵州省将继续围绕“广聚天下英才而发挥其所长”的目标,重点做好人才政策落实、健全人才干事创业平台、提升人才服务保障水平三方面工作,目前省人社厅正牵头研究起草贵州具有突破性的引才新政、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工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以及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政策措施等三个文件,并争取在年内出台实施。

此后,贵阳市也立刻做出相应部署。首先从2019年数博会入手,在数博会举办期间贵阳将引进一批国际贸易、制造业、社会治理等方面的现代化人才;其次,市政府召开全市人才工作会议,要求以人才小镇建设为突破,让人才在贵阳安居乐业;以推动政策落实为关键,让人才进得来留得住;以做优人才服务为保障,让大家来了都是贵阳人。

从省府和市府两方面的工作部署可以看出,目前贵阳人才战略还是以“留下”为主,除了现金奖励外,贵阳市更是在安居落户方面为人才提供了宽松的政策支持,尤其是“来了都是贵阳人”的表述,更是彰显了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的决心。

碧桂园进军息烽 复星首个项目有望落地经开区

聊完政策方面,让我们聚焦一下房企的动作。上周,贵阳花溪碧桂园物业发展有限公司与息烽县政府签订投资框架协议签约,双方拟围绕城市扩容提质和新型城镇化项目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推动息烽县城市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

贵阳楼市周刊④:“房住不炒”再被提及 “人才大战”一触即发


至此,只有开阳尚未与碧桂园传出过“绯闻”,而碧桂园在清镇、修文布局,足以看出其对三县一市的看好。考虑到碧桂园对三四线的布局嗅觉一向比较敏锐,未来三县一市的楼市预期也是比较好的。期待碧桂园项目能够正式落地息烽。

同样是在上周,我们发现复星集团在贵州打造的首个项目将落地在贵阳经开区。据了解,复星集团拟在经开区投资建设大健康蜂巢项目,该项目将被打造成为贵州地区首个国际级健康养生产业集群。项目将以超星级标准、高水平规划设计,营造绿色生态居住片区和大健康产业体系,串联康养医疗、医疗培训、高端教育、健康文旅和高端居住功能板块,构建功能复合、产城配套、理想宜居的活力健康之城。复星集团方面表示高度重视与经开区的合作,希望以此次合作为契机,打造复星在贵州的首个标杆项目。

贵阳楼市周刊④:“房住不炒”再被提及 “人才大战”一触即发


从项目描述上来看,这个项目是一个比较高端的产城类项目,内部自带产业,同时也会出售住宅,类似的项目还有宝能科技城、恒大文化旅游城等,是目前贵阳市场上目前较为流行的项目类型,同时也是非常受到政府欢迎的。如果这个项目能真正落地,那么将为经开区带来较大的改变,尤其是考虑到复星集团强大的资金力量和运营能力,说不定能为未来贵阳市的康养市场提供样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