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當90分爸爸很容易,當60分媽媽卻太難

點擊藍字關注

在中国当90分爸爸很容易,当60分妈妈却太难

,開啟終身學習之旅。

圖片、內容綜合整理自中日萌娃匯、行知部落、中信童書、德國育兒知識分享

1

在中國當90分的好爸爸很容易,

當60分的媽媽卻太難

如果一個媽媽接送孩子上下學、參加興趣班,下班後洗衣做飯、陪讀,孩子有個頭疼腦熱的媽媽請假帶去醫院,週末或假期她要帶著外出旅行增長見識。這一切大家都習以為常,“這有什麼大驚小怪的,當媽的不都這樣嗎?”

沒錯,但就是些“很正常”的工作,甚至你做得再好,有時候都得不到一句稱讚。

在中国当90分爸爸很容易,当60分妈妈却太难

而相反,如果是爸爸換個尿布,陪寫一次作業,帶孩子出去玩一次,隨便拍個照片發發朋友圈,就能坐等一大波點贊。這個社會對爸爸的期待值,簡直不要太低。

誰都是第一次當爸媽,不要因為爸爸帶娃“不靠譜”就放棄提升他們的機會。當然,更重要的是,我們首先要轉變“媽媽帶娃理所當然”這種根深蒂固的思維,讓爸爸們主動承擔起育兒的責任來。

在中国当90分爸爸很容易,当60分妈妈却太难

你說,家裡的豬隊友就是笨手笨腳不會帶娃?或者乾脆消極抵抗,不想參與帶娃?那不妨來看看其他國家的爸爸們是怎麼帶娃的,找找靈感。

2

日本爸爸:帶娃是一種時尚

當我們不斷吐槽“詐屍式育兒”、“單親育兒”、“家裡最沒用的育兒產品是爸爸”時,日本社會卻讓爸爸帶娃變成了一種時尚。

在日本,近幾年來,推動父親兼顧育兒與工作的社會風氣越來越盛行。在日本的公園,百貨店等一些公共場所,可以看到爸爸帶孩子出行的身影越來越多了,日劇裡也經常都能看到帥氣能幹的父親帶孩子的形象,還有個專門的稱呼叫做 “育男”。

在中国当90分爸爸很容易,当60分妈妈却太难

比如日劇《不完美的丈夫》,講述的就是已婚上班族榛野陽一與妻子榛野知裡在擁有小孩之前過著幸福的小倆口生活,但在有了孩子之後,夫妻倆面臨了各種生活挑戰。

在中国当90分爸爸很容易,当60分妈妈却太难

女兒華華降臨人間,家裡亂成了垃圾場,知裡蓬頭宼面,疲於奔命,睡眠嚴重不足。曾經的完美丈夫陽一知難而退,以工作之名將家裡的大小事務全然交給妻子,在妻子知子眼裡,他對NBA的愛勝過了女兒,因此對他有不少怨言,導致家庭矛盾激化。

為了挽回妻子,他做出了各種努力,買益智產品,但遭到了比起精英教育更希望培養女兒豐富內心的知裡強烈反對;陽一從對NBA周邊紀念品視若珍寶,到最後變賣所有心愛的“家當”換作女兒的成長基金,生活中的點滴推動著這位父親的成長。最終他成長為“最棒的父親” ,完成了從“男孩”到“爸爸”角色的轉變。

在中国当90分爸爸很容易,当60分妈妈却太难

當然,影視劇多少有點戲劇化的色彩,在親身養育兒女的過程中,痛苦與快樂永遠是交織存在的。

在中国当90分爸爸很容易,当60分妈妈却太难

這裡,我想分享一位日本奶爸的育兒心得。KEN有一對雙胞胎女兒,作為父親,他絕對屬於那種“大徹大悟”型的。他甚至會去源頭上思考【育兒到底是什麼】這樣的問題。下面是幾條他總結的心得,不得不說,這覺悟實在是太高了!

在中国当90分爸爸很容易,当60分妈妈却太难

圖源:中日萌娃匯

1.深刻理解與孩子在一起的重要意義

表面上看,在生育孩子的過程中,大部分都是母親在操持,但是,只有父親能做的事情也有不少。

隨著妻子懷孕漸入孕後期,行動越來越不方便,我就要更多的承擔家務勞動。妻子孕後期管理入院之後,我每天還照常工作,做家務,掃除整理,週末還要去商店採購嬰兒用品。

養育孩子是作為成年人由自己做出的選擇。也就是說,是我自己做的選擇。育兒絕非時間與精力的犧牲,而是能豐富父親的人生,成就父親的幸福的過程。

2. 父親的工作是陪伴母親這顆敏感脆弱的心

由於產後諸多的不適,加上剛當上媽媽,妻子情緒波動異常得大。作為母親,如果太過於認真,就會把自己置於“母親的責任感”中,認為孩子所有的事情都要親力親為,不願意讓父親或其它家人參與,如果這樣的事情經常發生,會是非常危險的信號,說明她心中很孤獨。

作為父親,要主動營造快樂育兒的氣氛,讓媽媽在每日繁忙的育兒生活中喘口氣。有必要的話,還要適當把媽媽的工作“奪”過來,讓她放手,當然這要在尊重她的意見上。

在中国当90分爸爸很容易,当60分妈妈却太难

圖源:中日萌娃匯

3. 珍惜屬於自己的人生

育兒中最大的樂趣是什麼?對於父親而言,廣義來說,育兒將是重新審視自己的重大契機。

我們想很努力地工作,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我們想讓妻子幸福,想讓孩子快樂地成長。與此同時,我們自己的人生也是無可替代的!

這種養娃養出了深刻哲理的老父親,請給我來上一打!

3

法國爸爸:

帶娃是哄老婆開心的重要方式

法國男人生性浪漫,比起帶娃,他們可能更擅長哄老婆開心。而主動帶娃就是讓老婆開心的重要因素!這邏輯,沒毛病。

在某省會城市擔任法語聯盟校長(類似中國的孔子學院)的法國爸爸白思傑,有倆娃, 他說來中國兩年,感受最強烈的是,中國爸媽太勤快,太把孩子當回事了。

白思傑說,法國人一家兩三個孩子很正常,婚後父母也絕對不會搬來和子女常住,更別說長期幫著帶孩子。沒有老人幫忙,他家倆娃也沒雞飛狗跳。

在中国当90分爸爸很容易,当60分妈妈却太难

圖源:網絡

白思傑同樣也有幾條當爸爸的“科學道理”:

1.爸爸搗搗亂,親子關係要從小培養

白思傑說他對自己的角色定位很明確:我就是來搗亂的。媽媽因為生孩子餵奶和孩子關係親著呢,我得搗搗亂,別讓娘倆這麼黏糊。

週末,白思傑就帶著孩子出去玩,讓孩他媽休息下,乾點自己想幹的事,爺倆也培養培養感情。

2.父母不能一切都圍著孩子轉

很多中國家庭有了孩子,就把瓶瓶罐罐都收起來放到孩子夠不到的地方,插座都安上安全鎖,白思傑認為孩子要適應大人的生活環境,而不是一切為了孩子而改變。

孩子要碰插座的時候,他會板起面孔,很認真地說:不可以這樣做。孩子很多時候就是在試探父母。試幾次,發現父母對此堅決不允許,就不再試了。

在中国当90分爸爸很容易,当60分妈妈却太难

3.把孩子當作獨立的人格來對待

白思傑會讓孩子自己體驗,是自己主動去刷牙輕鬆還是爸爸媽媽一直在背後嘮叨催促著輕鬆?當然是自己主動去做更輕鬆!

孩子是一個人,其實也希望被當成獨立的人來對待,大人要配合他。

所以,你有沒有發現,爸爸帶娃比較自由放鬆,基本是粗養模式,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也會更加獨立。

4

德國爸爸:

雖然我放養,但是很高效

德國的文化價值觀非常強調男性在家庭活動中的參與度。參與度指的不僅僅是育兒時間,更是爸爸和孩子互動的質量。

週末的時候,經常能看到德國爸爸帶著家裡的娃出去露營,從準備食物,到目的地搭帳篷,孩子都全程參與。

在中国当90分爸爸很容易,当60分妈妈却太难

圖源:德國育兒知識分享

德國爸媽養孩子的方式,也非常“任性”,曾經看到過有網友分享德國父母教養孩子的故事。

一對德國爸媽帶著兩個孩子在公園,孩子抓沙子玩的時候,把沙子直接往自己身上扔,爸媽就在旁邊看著也不阻止。網友奇怪地問:“你們不怕他們迷著眼睛嗎?“他們淡定地說:“不會啊,就算迷著眼睛了他們自己也會處理。”

對於很多德國爸媽來說,培養孩子遵循的就是“三不原則”--不危害自己、不妨礙他人、不被別人傷害,這樣的“放養”式教育,從最大程度上保護了孩子的天性和創造力,給予孩子最大限度的自由。

5

美國爸爸:

即使再忙,也要回家陪孩子吃飯

不少缺席孩子教育的爸爸,說起理由總是工作太忙,但你的生活是不是真的被工作、應酬擠佔了太多空間,以至於沒有留哪怕一點點的時間給孩子?這是每個家長都需要反思的地方。

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就曾驕傲地說,即使在長達21個月的總統選舉中,自己也從來沒有缺席過一次女兒的家長會。如果出差在外,他每晚都給女兒打電話,讓她們知道父母從沒有將她們遺忘。

在中国当90分爸爸很容易,当60分妈妈却太难

無論工作壓力有多大,奧巴馬都會盡量與妻女共進晚餐,分享一天的喜怒哀樂。

奧巴馬曾說:“僅僅告訴孩子‘在學校裡表現好點’是不夠的。你的孩子回到家,家裡開著電視,開著收音機,你不幫孩子檢查作業。房間裡一本書也沒有,你還沉迷電腦遊戲。”

在中国当90分爸爸很容易,当60分妈妈却太难

一項針對16個國家兒童的調查結果顯示,由於將過多時間用在看電視和玩電腦遊戲上,孩子的戶外遊戲時間大大減少。在此問題上,抱著筆記本電腦、手機不放的父母無疑給孩子做了壞榜樣。

如果你只是玩著坐在孩子旁邊,只能叫你在他旁邊,很多爸爸一邊陪孩子一邊打遊戲刷抖音,有個年輕媽媽的就曾在網上吐槽過,“我兒子經常看他爸刷抖音,現在根本不叫他爸爸,都叫抖音。”

別人看了可能覺得是段子,但是隻有媽媽知道,這是傷心。

6

中國爸爸:

在“陪伴”這道辯題上,孩子才是裁判

因為《奇葩說》而被大眾熟知的辯手陳銘,最近一段關於“喪偶式教育”的短片引起熱議,他說,自己去年有一段時間非常忙碌,講課和主持,還有密集的錄製節目,這就導致了有很長一段時間無法陪伴兩個女兒,有一次妻子就直接說,他們家的教育模式,就是“喪偶式育兒”。

其實陳銘就是無數中國爸爸的縮影。

在中国当90分爸爸很容易,当60分妈妈却太难

對此,陳銘也在反省,自己是否錯過了女兒們最美好的時光。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在陪伴這件事上,陳銘也給出了自己的解讀,他將陪伴分為三個層面:

第一個層面:人格教育。每一位父母都是一本十萬個為什麼,你的所作所為就是孩子瞭解世界的一面鏡子,所以一定要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在中国当90分爸爸很容易,当60分妈妈却太难

第二個層面:知識教育。要讓孩子瞭解這個世界是怎麼運作的,要讓他們學會逐步感受這個世界,在陪伴他們認識世界瞭解世界的過程中,給予他們方法和勇氣。

在中国当90分爸爸很容易,当60分妈妈却太难

第三個層面:創新教育。新時代新技術下的陪伴,不可能只固定一種思維和形式,父母如何利用新科技來幫助孩子接觸未來,也是一個重要的部分。

在中国当90分爸爸很容易,当60分妈妈却太难

高質的陪伴,應該是親子之間的寓教於樂、寓學於樂。比如帶孩子去動物園、海底世界、博物館,或者爸爸帶著去戶外運動,又或者就是安安靜靜在家看書。時間長短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陪伴的過程中,能夠完成對孩子各方各面的教育,在交流中能增進親子關係。

最後有一部電影《如父如子》想推薦給大家,兩個爸爸之間的對話值得深思:

照顧孩子是花時間的啊,小孩子就是要花時間的。

還有隻有我才能做的工作在等著我呢!

但父親也是無人能替代的工作吧?

在中国当90分爸爸很容易,当60分妈妈却太难

如今我們更多地談論父親參與度(father involvement)對孩子身體、心理發育的重要性,但是放眼望去,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到育兒工作中的爸爸還是鳳毛麟角。所以我強烈呼籲,那些天天想著“拼事業”的爸爸們,也能把培養孩子當成一份事業來做。即使這個世界上有無數種職業,但它們並非缺你不可,而唯有“做個好爸爸”這件事無可替代。

做個好爸爸不應該是一種選擇,而是本能。

在中国当90分爸爸很容易,当60分妈妈却太难

長按二維碼關注,開啟終身學習之旅

回覆 大禮包還可免費領取價值千元資源包

— 猜你愛看 —

再見2018|牛娃養成|紀錄片

STEM資源|英文書單|學習方法

在中国当90分爸爸很容易,当60分妈妈却太难

點這兒,逛原版書!

在中国当90分爸爸很容易,当60分妈妈却太难
在中国当90分爸爸很容易,当60分妈妈却太难

點好看的人會越來越好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