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潭:第11届中国·贵州国际茶文化节暨茶产业博览会在湄潭开幕

年年岁岁人相似、岁岁年年茶相知。4月19日上午,第11届中国·贵州国际茶文化节暨茶产业博览会在湄潭开幕,数千名国内外嘉宾齐聚湄潭,共观茶海,共论茶道。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省委副书记、省长谌贻琴作出重要批示。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省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长、贵州茶“一节一会”组委会主任慕德贵宣布开幕。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十二届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十届浙江省政协主席周国富,外交部原部长、十一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李肇星,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庆,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龙长春,副省长吴强,省政协副主席蒙启良,市委副书记、市长、贵州茶“一节一会”组委会副主任魏树旺等出席活动。

孙志刚在批示中指出,值此第11届中国·贵州国际茶文化节暨茶产业博览会开幕之际,谨代表贵州省委、省政府向会议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出席会议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贵州是全国茶叶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是全国茶叶质量最好的省份之一。茶博会是我省茶产业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茶产业盛会。希望举办各方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黔茶出山·风行天下”主题,精心策划、周密部署,以茶为媒、以茶会友,交流合作、互利共赢,让更多贵州茶走出大山、走向世界,让更多贫困群众因此摆脱贫困、走向富裕,为全省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预祝第11届中国·贵州国际茶文化节暨茶产业博览会取得圆满成功。

谌贻琴在批示中祝贺第11届中国·贵州国际茶文化节暨茶产业博览会召开!谌贻琴指出,贵州茶历史悠久,茶品质有口皆碑。近年来,我们把茶产业作为重要的脱贫产业、生态产业、乡村振兴产业、特色优势产业来抓,加快建设茶产业强省,贵州茶已成为多彩贵州的一张靓丽名片。茶博会是展示茶产品、交流茶文化、发展茶产业的重要平台,希望各方把茶博会进一步办出特色、办出影响、办成品牌,办成贵州开放合作的重要窗口,并以此为契机,推动贵州做优茶品质,做强茶品牌,弘扬茶文化,拓展茶市场,推动贵州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确保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更大贡献。

龙长春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他说,若非天下人爱茶,何来岁岁发新芽。我们愿与天下茶人共同分享这份自然最美的馈赠,以茶会友、以茶扬文,真诚地希望各位领导和嘉宾一如既往关心支持、宣传推介遵义茶。我们将把茶产业作为遵义的重点产业来打造,进一步提升茶品质、做强茶品牌,以茶兴业、以茶惠民,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和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建设黔川渝结合部中心城市而努力奋斗。

吴强在讲话中指出,下一步,贵州将继续用好茶博会这个平台,以更加开放务实的态度,深化与各方的交流合作,努力把贵州茶产业做大做强,为贵州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在具体工作中,将以品牌建设为抓手,以主体培育为核心,以市场拓展为重点,以利益联结为根本,以质量安全为保障,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关心、关注与支持贵州茶,宣传贵州茶、投资贵州茶,诚挚邀请国内外茶企、茶商在贵州投资兴业、共谋发展,共同分享贵州茶产业发展的红利。

开幕式上,斯里兰卡种植业部秘书长拉吉特·贾图恩·阿拉奇发表了精彩演讲;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立群作了“茶文化核心价值”主题演讲;外交部原部长、十一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李肇星作了“‘一带一路’与贵州茶”主题演讲;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十二届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十届浙江省政协主席周国富,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庆分别为杨林、范乔、刘洋等10名获得2019年全国茶叶(绿茶)加工职业技能竞赛暨“遵义红”杯全国手工绿茶制作技能大赛特等奖获得者进行了颁奖;遵义茶业(集团)有限公司向制茶大师刘建辉、叶文盛颁发了聘书。

本届贵州茶“一节一会”由贵州省人民政府、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主办,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遵义市人民政府、贵州省农业农村厅、贵州省商务厅承办,以“黔茶出山·风行天下”为主题,于4月18日至20日期间陆续开展“春来喜看贵茶绿”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第四届国际茶叶采购商大会暨“黔茶出山·风行天下”高端峰会、2019年“穿越茶海”马拉松赛等多项活动。

开幕式结束后,与会领导和嘉宾还深入中国茶博会展中心各大展馆进行了巡馆活动。

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茶叶协会会长、贵州茶“一节一会”组委会名誉主任禄智明;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茶文化研究会会长、贵州茶“一节一会”组委会名誉主任傅传耀;省政协原副主席王录生;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省茶文化大使陈宗懋,国内外行业组织及知名专家学者,省内外知名茶企和经销商代表,各市(州)政府和贵安新区管委会、省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魏在平、李勰、张志勇、陈佐明等县四家班子领导参加开幕式。(湄潭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