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音师》:电影应当怎样表现莫测的人性呢?

从13分钟到139分钟

《印度暴徒》在中国市场遇冷之后,悬疑电影《调音师》让已经“退烧”的印度电影在中国再一次火了起来。目前,《调音师》国内票房已经过亿,在豆瓣上的评分也已经超过了8分。

《调音师》的灵感,来自于2010年的同名法国短片。这部由奥利维耶·特雷内执导的影片曾获得法国凯撒奖最佳短片奖。

主编专栏 |《调音师》:电影应当怎样表现莫测的人性呢?

法国版短片《调音师》

在法国版中,一名在世界级钢琴大赛上失利的钢琴天才痛定思痛,决定“扮演”盲人,以体验全身心沉浸在音乐中的感觉。未料想,却碰上了一起真正的谋杀案。

法国版中的主要情节:假扮成盲人的钢琴师被邀进入一个家庭演奏,没想到却遇上谋杀案。为了活命,他不得不佯装平静地弹下去。这个桥段在印度版《调音师》中只是故事的一个片段。印度导演斯里兰姆·拉格万将整个故事拓展到了139分钟,堪称史上最成功的“脑补”。

印度版《调音师》里,有爱情、有犯罪、有惊悚,有反转反转再反转,也有世界人民都喜闻乐见的宝莱坞招牌歌舞,可谓“十全大补”。浪漫精致起来,不输欧洲电影。然而,导演最用心的地方,依然是对人性的探索,善与恶的思辨。

影片的开始,银幕上打出了这样一句话:“What is life? It depends on the liver.” 有人将之翻译为“什么是生命,这取决于肝脏。”这一翻译也被认为是对影片中器官买卖情节的影射及调侃。然而,或许,这也可以有另外一种翻译方法:“什么是生命,这取决于活着的人。”

你相信的,就是你看到的

印度版《调音师》情节相当复杂。在139分钟里,观众经历了无数次反转反转再反转。甚至整个故事,都有着几种解读的可能。比如,引起全体影迷热议的:“男主人公到底瞎没瞎?”

按照影片里的叙述,男主人公一开始是装瞎,但后来被反派女一真的搞瞎了。

在影片的结尾,导演给了观众两种可能性,一是如故事所叙述的:男主人公和黑医生一同把反派女一卖给了中东酋长,用所得的报酬更换了眼角膜,来到了伦敦;另外一种可能,是如男主人公对前女友讲述的:反派女一杀了医生,他因为善良被放下了车。随后反派女一反悔,想用车撞死他。这时一只野兔从车前跑过,撞上了挡风玻璃,车翻了,恶人得到了恶报,男主侥幸逃生,在朋友的资助下来到了伦敦。

前一个版本是人间,后一个版本,是人间童话。关键在于,你相信哪一个?

豆瓣上有一个关于这部影片的评论,我非常喜欢:“对于男主到底是不是个善良的人,有没有说谎,全剧到底有没有善良的人,谁在说谎,这种理解,可以折射出每个人看待世界的方式,也就是价值观。”

所以,开始的那一句话,其实也可以这样翻译:“什么是生活,这取决于活着的人。”

《调音师》并不是一部甜美的爆米花电影,事实上这部电影很像一颗怪味豆。当你还沉浸在前30分钟男主角和女主角的甜美爱情中,期待一个美满的浪漫故事时,故事已悄无声息地带你走入了惊悚的黑色氛围。

而当你被影片后半段浓重的黑暗逼得透不过气时,男主角的讲述似乎又给这个氛围投进了一缕人性之光。最绝妙的还是故事的结尾,带着墨镜,刚刚以真盲人身份给前女友讲述了一个充满神迹和救赎的故事后,男主角眼疾手快地用拐杖扫走了前方挡道的易拉罐。

所以,那个纯善的结尾到底真实发生过么?甚至,整个故事真实发生过么?一切都有可能,一切都留待你思考。

《调音师》不是一部负责告诉你真理,告诉你真相的电影。它只负责给观众讲一个故事,甚至这个故事也不一定只有一个结局。至于你相信哪个结局,相信世界是“黑吃黑”的地狱,还是因果不爽,善有善报的清明世界,这取决于你。

电影应当怎样表现“人性恶”

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这是一个自人类文明诞生以来,就不断困扰着人类最聪明头脑的问题。作为一部标准的黑色犯罪电影,《调音师》对人性恶展示得可谓非常充分。某种意义上来讲,电影中没有一个是纯粹的好人。

钢琴家靠装瞎子得到政府提供给残疾人的廉价住房;女主角看似清纯善良,但是遇到事情主观武断,一言不合就分手。某种意义上,正是她的简单,把男主角逼到了更为恶劣的处境中。

更别说影片中绝对的反派:杀夫、毒瞎男主的蛇蝎妇人西米。这个女人是全片中最彻底的恶人,一切行动完全从个人利益出发,没有任何道德底线。当然,她最后的下场也最惨。

主编专栏 |《调音师》:电影应当怎样表现莫测的人性呢?

然而,影片也给出了所有人“作恶”的理由。钢琴家扮演盲人的初衷,是为了追求全然投入的艺术境界;要把钢琴家卖给器官贩子的底层妇女和她的儿子,是因为贫穷;特别是当儿子为了钱铤而走险,赔上了自己的性命时,刚才还一脸贪婪的母亲嚎啕着把钞票塞给护士,喊着我有钱!我有钱!观众的悲悯之情油然而生。

甚至是蛇蝎妇人西米,观众一边痛恨她的毒辣,一边也不得不佩服她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冷静分析利弊,寻找对自己最有利方案的强悍与精明。

事实上,不对“善”与“恶”进行简单的二元对立的价值判断,不将所谓的“恶人”进行脸谱化的描写,正是当下世界电影艺术的主流。

主编专栏 |《调音师》:电影应当怎样表现莫测的人性呢?

那么,这会导致影片的价值观混乱,价值观影响模糊么?事实上,对于一名真正优秀的艺术家来说,并不会。

即使在《调音师》中,观众也可以看到,影片最终还是遵循了“善恶有报”的因果原则。钢琴家的遭遇固然令人同情,但也是他佯装盲人,贪图小惠小利导致的行为后果。

黑市医生靠非法贩卖人体器官谋财,但在钢琴家救了他一命后,也会知恩图报。

至于钢琴家讲述的那个兔子救他一命的结尾,如果你认为这个结尾真实存在,那更加是“至善之人自有天佑”的因果思想表达。

事实上,再恶的人,内心深处也会有人性的一丝微光;再善的人,也免不了偶尔私字一闪念。更多的时候,不同的行为选择,将事件引向了不同的结果。生而为人,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做选择。

因此,或许,影片开始的那句话,还可以这样解释:“什么是生活?这取决于活着的人如何度过他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