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屋檐下的燕子是如何筑巢的?为何燕子要在房檐下筑巢?

小马话三农


春天到了,随着气温的上升,当天气暖和了,燕子也就从南方飞回来了。之前有巢穴的燕子,会飞到自己之前筑的巢穴中,然后对其进行修补一番。而没有巢穴的燕子,那就会抓紧时间筑巢。它们先会挑选筑巢的地方,经过多方考虑以后,一旦确定了筑巢的地点,就会及时筑巢。那农村屋檐下的燕子是如何筑巢的?为何燕子要在房檐下筑巢?

小时候农村的燕子非常多,村里不少人房檐下面都有燕子窝,有些房子下面甚至还有好几个燕子窝。没事的时候,就常搬着凳子观看燕子筑巢。燕子筑巢,一般是选择在风吹不到、雨淋不到的屋檐下,并且墙壁不能太光滑,像贴了瓷砖的墙壁,就很少有燕子筑巢。而如果墙上有一些铁丝、灯泡等方便它们筑巢的物件,那往往就更容易吸引燕子来筑巢。

选好位置了之后,就要开始衔泥巴了,从不远处的一些河边、水田、水潭附近,用嘴巴去衔泥巴,一次一点点。然后混合着燕子的唾液和泥土,一点点就构筑其属于它们的家。这一点和我们人类用砖块建房子一样,而燕子筑巢的材料非常的普通,主要是泥土,然后还有一些稻草、根须、羽毛等等。为了确保燕子窝的稳固,一般是先啄取湿泥,用嘴巴把它集成丸状,之后就飞回到燕子窝,用嘴巴把它从由里向外挤压泥球,并且还会混合一些稻草,这样就会更加稳固了。稻草相当于我们人类建房子所用到的钢筋。而建好以后了,在铺上一些稻草、羽毛,以及细柔杂屑,这样便构成了燕子们舒适的家。从选址到筑好巢,一般是雌雄燕子一起努力,这样至少要花费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如果建到一般因为一些事故而倾塌了。那它们并不会放弃,会重新施工筑造新巢。燕子门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关于燕子为什么要在人类的屋檐下筑巢,而不像其他的鸟类在树上,或者是野外筑巢,这个也是有原因的。首先,燕子筑巢的材料是泥巴,在农民的屋檐下才牢固。绝大多数的鸟类都是用一些杂草、树枝来筑巢的,这样很方便,也不怕雨水淋湿。可是燕子的窝是泥巴做的,如果风水雨淋,那没几下子就掉下去了,这样做起来不安全。而农民的屋檐下遮风又挡雨,人类又不会破坏,非常安全。

其次,是为了躲避天敌。燕子筑巢一方面是自己晚上休息用,另一方面是为了孵化小鸟,繁殖后代的。而在野外有很多的田地的,像老鹰、毒蛇等等都会对它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这些天敌是不敢到人类活动的地方来的,在这里筑巢就是为了躲避天敌,这也是燕子的聪明之处。

最后,燕子是吃害虫的,人类屋檐下筑巢更方便觅食。燕子是益鸟,它们主要是吃庄稼地里的害虫。而在农民的屋檐下去筑巢,这样离庄稼地比较紧,所以觅食也比较方便。

你还知道哪些原因呢?欢迎补充!


农夫也疯狂


这个问题问的看似简单,实际上,很难回答,因为咱们平时对燕子习性不太了解的朋友,都知道燕子很多情况下都在屋檐底下筑巢,但是却没有细想过,燕子为什么要在屋檐底下筑巢?更没有注意燕子是怎样筑巢的?下边,老张就来简单的说一下这个问题。



燕子不止只在屋檐底下筑巢。实际上燕子在屋檐底下筑巢也属于无奈之举,因为或许年龄偏大的朋友我都知道,原本喜欢在屋檐底下筑巢的是麻雀,但是麻雀比较懒,以前大家都住的草房,麻雀就在屋檐底下的钻一个洞。那会儿燕子主要是在屋里面筑巢,尤其是堂屋里面,燕子特别喜欢筑巢。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家家户户都水泥混凝土的楼房,门窗也变成了铝合金,这样家里面没人的时候,燕子又进不了堂屋,而麻雀则不能在屋檐底下钻洞,所以燕子的我就从屋里面挪到的房檐底下,一般情况下燕子筑巢,还是会优先选择室内。



用嘴巴子搭建起来的卢浮宫。每一个燕子的巢穴,都是一件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品,那是因为燕子的巢穴都是用泥巴做成的。每年燕子回来的时候,到选择好一个地方筑巢,都有非常多的讲究,首先是会选择家里卫生好、环境好、氛围好把家庭作为筑巢对象。二来燕子筑巢也是一点一点累积起来,当巢穴做好之后,燕子也会从别的地方找来一些羽毛之类的,铺在燕子窝里面,然后才会在燕子窝里面产卵,孵化下一代。

以前老张家里有好几个燕子,但是现在燕子越来越少了,一方面是家里有的人不太喜欢燕子,感觉中午睡午觉的时候太吵了。二来是因为现在很多地方都发展工业,已经没有燕子生存的空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