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明節放假上,我輸給了祖先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都在趕路,而我們只能悶著頭上班。每到這時候,就特別想回到古代,過著慢節奏的生活,跟親戚朋友悠然自得的度過每一天。

在清明節放假上,我輸給了祖先

清明節是我國古代比較重大的節日,都能寫進24節氣,可見地位多重。古人過清明,相當於現在大家過中秋。雖然一開始是為了紀念割自己的肉喂晉文公的介子推,但後來成了祭祀祖先的日子。

東漢時期,清明節還沒到全國範圍,也只有山西地區有“寒食”這種說法。重點是,“寒食”不放假,還只能吃冷食。雖然都是不放假,東漢人比現在可苦多了,現在只要有錢,什麼都能吃,而古人要一邊辛勤工作,一邊在心裡默唸“我愛吃冷食”

在清明節放假上,我輸給了祖先

唐朝重視清明節,唐太宗時期放四天,唐代宗李豫時期放假五天,唐德宗李適時期能放七天。這麼久的假期,放到現在也只有春節跟國慶七天樂比得上了,不過國慶也不一定能樂七天,春天更是忙到“欲斷腸”。

在清明節放假上,我輸給了祖先

宋朝對清明節一樣很重視。假期同樣是7天,跟唐朝之間的區別是,宋朝的清明節可以吃很多好吃的,例如:青團、麥糕、饊子等,而且他們還會組織這踏青郊遊。果然是春天來了,萬物復甦,又要了那個的季節。

在清明節放假上,我輸給了祖先

元朝是蒙古族當家。他們不過清明,但中原文化博大精深,像清明節這種在唐宋時代這麼重要的節日,還是要傳承下去的。於是,民間放假開啟自嗨模式,朝廷.....

明清時期可以放在一起,因為它們都不放假。看到這裡,感覺生活還是很美好的。古人也能嚐到過節不放假的樂趣,真的是極好的。

在清明節放假上,我輸給了祖先

民國時期,清明節可以放一天。不過抬頭看看飄過的飛機,外頭看看穿著黃皮的日軍,一天?已經不能滿足我萬馬奔騰般的內心起伏了。

在清明節放假上,我輸給了祖先

2008年,清明節被列入法定節假日,放假一天。然而明天又是艱苦卓絕的一天。什麼法定節日,在私企裡只有無限循環著上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