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火车你发生过什么最有趣的事情?

1静哥


我坐过最长的火车就是从济南到佳木斯的卧铺,全程30多个小时,其实我很喜欢这种长途火车,既可以看看沿途的风景,又可以看见不同的人,体验不同的生活。



我们是快过年的时候去佳木斯,买的硬卧车票(票很难买啊),车上有很多回家的东北人,大家都知道啊,东北人特别幽默,说话就和讲段子似的,这一路真没消停啊,真的是听了一路的小品和相声哈哈哈。有一次,晚上12点左右上火车,开始就有一位六十多的大叔坐在窗户边那里吃东西,可能是泡面吧,吃的贼香,听的我都饿了。因为刚上火车也睡不着,就听着他一直吃吃吃,伴着他的咀嚼声我睡着了。第二天一大早醒了就听见有两个人在说话,我一看又是昨天那个大叔,而且还和另外一个大叔聊的正嗨,边喝酒边聊天,他俩在那互相开玩笑,他笑话他不能喝酒,他笑话他就会喝酒。喝完了这个大叔,好像有点醉了,去了一趟厕所,回来后不知道从哪认识了个小兄弟,也就三十来岁,他俩一拍即合,去餐厅接着喝去了,再后来他俩分别的时候称兄道弟,还说回家再聚再喝,What?太自来熟了哈哈。

后来火车有卖盒饭的,刚开始叫卖是20一份,大叔说20太贵了,10块的时候我再买,售卖员说不可能的,一会就没了,过了一会,卖盒饭的又来了,真的10元一份,她问大叔买不买,大叔说,你来的太晚了,我都不饿了,我帮你卖卖吧,说着就喊了几嗓子,10一份的盒饭,大家都来买咯,说完就跟我们说,一会5块钱你们信不信,售卖员翻了个白眼的表示,5元怎么可能?一会就能卖完了。真真的,过了一会,盒饭大姐喊着5元一份的盒饭推着餐车过来了, →_→哈哈“真香”!

在这样长途的旅程,我们总能遇到各种有趣的人和事情,给我们的行程增添了很多乐趣,在这里也祝愿大家今后的出行旅途愉快!


美美M生活


我2002年大约6月份,在职时,受领导委派到山东省莱州市参加一位离休干部葬礼后,从烟台下午2点来钟上火车,买的卧铺,夜晚脱鞋上铺睡觉,第二天大约8点,到秦皇岛准备下车看我小学四年级的老师。等下铺时穿鞋,两只黑凉鞋只凉剩一只,另给我留一只黑布鞋。没办法只好一只脚穿凉鞋,另一只脚穿布鞋。我估计是天津下车的旅客,当时车厢灯没全打开,较暗。加之可能也比较匆忙,就穿差鞋了。绝不是有意用布鞋换我的凉鞋。他下了车发觉鞋不对劲时,己来不及了,火车已开走了。我出了火车站,赶紧找商店买了双新布鞋穿上,把我那只凉鞋和另位旅客留下的布鞋,一起扔进拉圾箱。这就是我坐火车,想起的一件有趣的故事。提醒一下坐火车睡卧铺的乘客,下车一定穿对鞋,穿错鞋对谁都尴尬。


范玉顺13644540969


哈哈。趣事很多很多,好多人都讲绿皮车上事。我来讲坐高铁商务座的囧事吧。

跟同事两人出差在山东烟台龙口。由于马上就要小长假了,老板亲自给我们抢了烟台到徐州的高铁票,还是商务座。一早上滴滴打车打到烟台,差点没赶上。

上车后,果然高级。空间大,电动座椅。可以平躺下来,摆弄了半天才安稳下来。到了中午十一半,我肚子就饿了。走到同事跟前,要不我去买盒饭。同事同意了。我来到餐车,想买个便宜点的盒饭,被告知只有60的盒饭了,其他都卖光了。我嫌贵,就问有没有其他的。她向我推荐了45元的方便面式样的海带面条,忍痛买了这俩盒方便面。我跟同事在商务舱就这么泡着45元海带方便面凑合了一顿。

下面是高潮了。在十二点多点的时候,我们刚吃完,还没收拾。动姐,拿着本子,要检查车票。查完一个,就问先生你需要吃午餐嘛?

等问到我同事,我同事一愣。你们免费提供正餐嘛?

动姐热情的回答道:是的,先生。饭点时间,商务座免费提供正餐的。

同事看了我一眼。说到:刚吃过了。

回去后我被同事们笑话了好多次。以后大家有机会坐商务座一定问清楚有没有正餐。



千北弓长


一九八八年大学最后一学期的一天,舍友坐火车去北京看她的男朋友。回来后跟我说她的火车票还在有效期内,原来她拿那张火车票提前两天去了北京,出站的时候,检票员没剪她的票,且当时的火车票有效期是三天的。

我男朋友在天津,在舍友们的支持下,我决定用这张火车票在天津下车。大家都替我高兴,当晚,全体舍友陪我去邮局打长途电话,通知男友接车。第二天,大伙儿又把我送上火车。一路顺利,出站时检票员还剪了我的票。

记得当时的票价是20块钱左右,这是我一个月吃得很好的伙食费了。

过了几星期,我突然心血来潮决定再去天津。这次没买到车票,买了站台票上的车,等车上查票时再补票。当检票员来到我所在的车厢,我起身走到列车员室。列车员是个比我还年轻的小伙儿,我如实跟他说:

“我是个大学生,周末到天津看我男朋友。因为不是回家,学生证不能买半票。只去一两天,就得买来回两张全票,太贵了,所以想逃票。”

“我很羡慕你们大学生的。都不容易,你就待在这里吧!等检票员走了再出去。”他带着笑容对我说。我除了连声道谢受宠若惊地说不出其它话来。

从列车员室出来回到座位,也对同座的几个到天津出差的叔叔老实交代了。他们不愧是老江湖,安慰我说“等出站的时候你走在我们几个中间,没事的。”最后发现出站口没人剪票,长出了一口气。

对我来说,逃票真是需要强大心理素质的,再说不是每次都能这么侥幸,况且南京站剪票最严,回程票从不敢逃。

这是我做的最对不起国家的事,为了节省自己两个月的伙食费,让国家遭受损失。

不知道现在的高铁还能不能逃票?



妮呢128


那几年,因为工作关系经常来往于兰州与嘉峪关之间,我记得大多数乘坐T189或是190次列车,一般晚上8点左右上车,第二天早晨8点左右达到,基本一个对时,上车之后就在卧铺休息,保持精力第二天处理事情。

一次,像往常一样我购买了车票,运气不错是下铺,上车之后不久就睡了,大概11点左右的时候吧,睡的迷迷糊糊记得不是很清楚,列车员叫醒了我说要查票,经历过多次查票的经历,没有多想便从钱包中拿出车票递给了穿着制服的女性列车员,心里想着快点查完继续回被窝睡觉,不成想列车员突然说你的票不对,你睡错位置了,我嘴上一边说不可能,一边拿回车票一看,明明下铺的车票突然变成了上铺,恍惚之间列车员说快回去你的位置,这个下铺的乘客过来了,说着带来一位中年男人动作麻利的把自己的物品放到下铺,突然之间我明白了,真的内心对于这种行为特别愤懑,记得中国刑侦一号案里,白宝山被抓获后,警察问他为什么做案,他说刚从监狱出来他打算做点小生意安稳过日子,坐过牢打工也没人愿意要,可去了十几次派出所,就因为他说话硬气了点,警察硬是没给他上户口,导致他连摆个地摊都办不上执照。


用户2548134460215


我乘坐火车的次数不多,不过有一次经历的确实印象极为深刻。与其说是有趣、搞笑的事,倒不如说是感人吧。

那次坐火车是从哈尔滨到天津,将近20个小时的硬座,有过经历的朋友也知道坐硬座在晚上的时候特别难受,那天晚上突然响起了求助广播,有人晕倒了,是在跟我同一车厢的后面。

晕倒的是一位老人家,看上去大概60~70岁左右,他的家人围在傍边干着急,乘务人员就一直维持秩序,过了一会,传来了一声年轻小姑娘的声音:“请让一让。”

姑娘看起来很年轻,20岁左右,来到老人家面前跪下,然后立刻做心脏按压,大概按了20多下之后,便人工呼吸。动作可谓是一气呵成,完成丝毫不见小姑娘有丁点厌恶,这大概就是白衣天使吧?

后来听说那小姑娘是学医的学生,那天晚上听到广播之后就飞奔过来。老人的家人要感谢姑娘,小姑娘只说了一句:“学医者不能见死不救。


大学生囧日


火车坐多了,总难免会遇上奇葩的事儿。



那是好多年前的事了,说来好笑。那年与一个同事坐城际列车到另一个城市出差,本来是想开车去,但两个城市间的城际铁路刚刚开通,同事说坐城铁又快又舒适,就极力鼓捣坐城铁过去,也是想尝个新鲜,就答应了。

两个人都是头一次坐城际列火,不过以往绿皮火车坐得多,总认为坐火车的经验丰富,所以上了城铁后对广播提醒也不以为然,觉得城铁也没有多了不起,就是比绿皮火车快一点而已。



同事是个老烟枪,在车上坐了一会,他就憋不住了,起身找抽烟的地方,他从车头转到车尾,再转到卫生间,到处都是禁止吸烟的标志。同事说,城铁与绿皮火车比还有一个不同,就是没地儿抽烟。这应该算是他当天的第二大发现。



大约过了二十多分钟,火车将到两地的中间站,朋友如释重负,在火车滑行的时候就站起身,急急吼吼准备下去过瘾。当时坐城铁的人多,想到上上下下挤挤攘攘麻烦,就劝他道,再过十几分钟就到了终点站,忍一下算了。可他不听,说,下去搞两口就回来。

没有想到的是,他下车后,点火吸了几口,等他转身准备上车时,车门缓缓关上,开始启动了,他边追边喊,可以又有哪个理他呢!隔着玻璃看他那个狼狈样,真是又同情又好笑。原来,这里是个小站,只停几分钟。时间一到,程序启动,关门前行,就是追到车门前也不会像绿皮火车那样,有人搭把手把你拉上去!这大概也要算同事发现的城铁与绿皮火车的第三个不同吧!



后来,同事因落下火车,耽误了工作,受到单位批评。但从此之后,他就把烟戒了。有时候也纳闷,戒烟是好事,而那天错过火车,他难道能怪烟吗?


摩心誉处


去年五一放假到外地,乘火车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儿子瞒着我买了个卧铺。上得车来,一个二十多岁的小姑娘在我的铺位躺着看手机呢。我把手里的票给她看了,她倒是坐起来了,却说:“是列车员让我坐这里的,你找列车员去吧”。我一听心里有点不舒服,索性掀起被子坐到铺上说:“我买票了, 列车员也没权利不经我同意把我的铺位让给别人,要找你去找吧”。那女孩讪讪地退到边上,只有半拉屁股仍坐在铺上。我看着又挺不忍,就自己窝着上身给她让了点位置让她坐舒服点。晚上,脖子疼得要命,想想,一定是火车上姿势不对弄的。唉,花着卧铺的钱,又为了这么一个让人心里矛盾的女孩子,我是何苦呢。


西苑闲淡人


刚结婚的时候陪媳妇儿回秦皇岛的娘家,坐了一趟山东到东北的车,我们车厢里坐了差不多有不到一百个从山东上车的农民工,还有两个东北口音的社会小青年。不一会儿两个小青年就开始喝酒,俩人都喝多了,指着一群农民工数落,谩骂,农民工也不吭气,俩小青年来劲了,开始欺负他们附近的,推推搡搡,沉默了好长时间的农民工兄弟们爆发了!几十个人群殴两个人,有人就报警了,乘警来了,先是悄悄跟无关人员了解情况,让后两头门一锁就撤了,剩下的,大家可以发挥想象了


俺家俩闺女603


是个趣事,也是个笑话。

我有次从北京回西安,随带一个棕色长不足半米的提包,内装技术资料及给儿子買的数本高中复习輔导书籍。車达西安,因事将提包存在車站前左侧的行李房。办完事后用存牌取包,不料与我存包相邻一包与我的棕色提包极为相似,行李房取错了包,而我也因外观一样,想不到会错㧱回了提包。

回百里之外的武功工厂后,才发现错了提包。打开包看主要是女用皮鞋七八双及衣服等。论钱数一定超过了我的资料书籍钱,论用途,资料书籍很难得,这些女鞋对我毫无用处。毫无疑问,理应物归原主,我也期待物归原主。

于是,将情况汇报领导,第二天,我同一青工車赶西安,发现我的棕色提包尚在,交还了弄错的提包。正在这时,那位包主也来取包了,他並不知任何错包的事,大家讲明情况,行李房领导再三道谢,最终,物归原主,各得其所。

我的教训是,办事越细心越好,粗心大意易出差错。


分享到:


相關文章: